一种适用于抽水蓄能上水库库岸防渗排水保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27890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抽水蓄能上水库库岸防渗排水保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结构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在岸坡坡面迎水侧的碎石垫层、整平胶结层、掺砾黏土排水管网层、掺纤维沥青混凝土层、保温层和玛蹄脂封闭层。所述整平胶结层的材料为沥青混合料。所述掺砾黏土排水管网层的材料包括掺砾黏土以及埋设在掺砾黏土内的坡面排水管网,坡面排水管网下端的出水口与坡底排水管连接,坡底排水管贯穿岸坡的背水侧。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库岸防渗排水能力,同时在沥青混凝土面板下设置柔性排水层,结构设置合理,可操作性大,保证了结构整体的施工质量和防渗效果。保证了结构整体的施工质量和防渗效果。保证了结构整体的施工质量和防渗效果。

An anti-seepage, drainage and thermal insulation structure suitable for Pumped Storage upper reservoir bank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抽水蓄能上水库库岸防渗排水保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抽水蓄能水库防渗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抽水蓄能上水库库岸防渗排水保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抽水蓄能电站是利用电力负荷低谷时的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在电力负荷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的水电站。上水库库岸的稳定性及防渗漏是至关重要的。
[0003]目前针对如何进行上水库库岸防渗处理,已有不少研究成果,总体而言,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土工膜、粘土、沥青混凝土面板等几种形式以及其组合形式,但都存在一定问题。
[0004]对于上水库的排水问题却少有研究。上水库一般均采用面板防渗、表层防渗。由于水库频繁水位升降,导致面板开裂问题屡见不鲜。面板渗流到上水库坝体内,使得坝体长期处于浸泡作用下,土体强度降低而导致变形增大,可能产生差异沉降而导致坝体失稳。
[0005]因此,如何解决坝体排水和表层防渗问题,是上水库设计的关键。鉴于此,针对抽水蓄能上水库能够具有更好的防渗排水性能,有必要研发一种能够考虑干湿循环、温度循环的防渗排水岸坡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抽水蓄能上水库库岸防渗排水保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7]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适用于抽水蓄能上水库库岸防渗排水保温结构,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在岸坡坡面迎水侧的碎石垫层、整平胶结层、掺砾黏土排水管网层、掺纤维沥青混凝土层、保温层和玛蹄脂封闭层。
[0008]所述整平胶结层的材料为沥青混合料。
[0009]所述掺砾黏土排水管网层的材料包括掺砾黏土以及埋设在掺砾黏土内的坡面排水管网,坡面排水管网下端的出水口与坡底排水管连接,坡底排水管贯穿岸坡的背水侧。
[0010]进一步,所述坡面排水管网包括主管和若干支管,主管的长度方向与沿岸坡的倾斜方向一致,若干支管连接到主管上形成鱼骨状的坡面排水管网,主管的下端延伸至岸坡的底部并与坡底排水管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坡面排水管网的管件采用软式透水管。
[0012]进一步,制备所述掺纤维沥青混凝土层的材料时,在普通沥青混凝土中掺入钢纤维。
[0013]进一步,所述保温层采用混凝土保温板。
[0014]进一步,所述玛蹄脂封闭层采用玛蹄脂材料制成。
[0015]根据上述的一种适用于抽水蓄能上水库库岸防渗排水保温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0016]1)清理岸坡坡面,并将所述坡底排水管的安装到岸坡底部,坡底排水管的两端分别伸出岸坡的迎水侧和背水侧。
[0017]2)所述整平胶结层的施工:待碎石垫层在岸坡坡面的迎水侧施工完毕后,将沥青混合料摊铺在碎石垫层上并进行碾压。
[0018]3)所述掺砾黏土排水管网层的施工:先按设定比例将黏土料与砾石料混合掺拌得到掺砾黏土,在整平胶结层上平铺一层掺砾黏土并进行碾压,将坡面排水管网安装在这一层掺砾黏土上,坡面排水管网下端的出水口与坡底排水管连接,再平铺上第二层掺砾黏土并进行碾压。
[0019]4)所述掺纤维沥青混凝土层的施工:将所述掺纤维沥青混凝土层的材料摊铺在掺砾黏土排水管网层上并进行碾压。
[0020]5)所述保温层的施工:将水泥基胶凝材料、集料、掺合料、外加剂和水混合制成料浆,向料浆中加入发泡剂后混合搅拌,料浆在掺纤维沥青混凝土层上浇注成型并做好养护。
[0021]6)所述玛蹄脂封闭层的施工:在所述保温层上涂刷玛蹄脂材料。
[002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库岸防渗排水能力,同时在沥青混凝土面板下设置柔性排水层,结构设置合理,可操作性大,保证了结构整体的施工质量和防渗效果;在沥青混凝土中掺入钢纤维,采用该种材料的库岸在与建筑物接头位置的黏结力更强;设置排水层和保温层能够很好解决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干湿循环和温度循环带来的对岸坡结构的不利影响,其结构就不容易产生裂隙和较大的变形,解决上水库库岸泄露问题。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上水库库岸防渗结构总体示意图;
[0024]图2为坡面排水管网布设图;
[0025]图3为坡底排水管布设图。
[0026]图中:整平胶结层1、掺砾黏土排水管网层2、掺纤维沥青混凝土层3、保温层4、玛蹄脂封闭层5、坡面排水管网6和坡底排水管7。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28]实施例1:
[0029]参见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抽水蓄能上水库库岸防渗排水保温结构,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在岸坡坡面迎水侧的碎石垫层、整平胶结层1、掺砾黏土排水管网层2、掺纤维沥青混凝土层3、保温层4和玛蹄脂封闭层5。
[0030]所述整平胶结层1作为排水层提供坚实的基础,采用沥青混合料,铺筑于基础碎石垫层之上,用作其上排水层的整平胶结作用。
[0031]所述掺砾黏土排水管网层2可保护上层的防渗层,采用柔性设计的排水层。所述掺
砾黏土排水管网层2的材料包括掺砾黏土以及埋设在掺砾黏土内的坡面排水管网6。在制作所述掺砾黏土时,按设定比例混合掺拌黏土料与砾石料,砾石粒径最大不超过120mm。掺入砾石之后的黏土,弹性模量增大,抗压和抗剪强度增高,对坡面排水管网6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受不均匀沉降等的影响。所述坡面排水管网6的管件采用软式透水管,由外覆的聚酯纤维过滤透水层与内涂PVC的弹簧钢丝复合体构成,具有排水与过滤及较高的耐压能力双重功能,并且不会如PVC管那样破裂,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适应土体的变形。
[0032]所述坡面排水管网6包括主管和若干支管,主管的长度方向与沿岸坡的倾斜方向一致,参见图2,若干支管连接到主管上形成鱼骨状的坡面排水管网6,参见图3,主管的下端延伸至岸坡的底部并与坡底排水管7连接。坡底排水管7按一定倾斜度设置并贯穿岸坡的背水侧。
[0033]制备所述掺纤维沥青混凝土层3的材料时,在普通沥青混凝土中掺入3%的超细超短的高强平直型钢纤维,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同时提升与普通混凝土的黏结能力,以解决沥青混凝土面板与周边混凝土建筑物的连接处理难问题。
[0034]所述保温层4采用混凝土保温板,可应对上水库水位涨落频繁带来的温度影响。
[0035]所述玛蹄脂封闭层5采用玛蹄脂材料制成,可提高面板的防渗性,延缓面板老化。该层具有气密性、防水性、防冻性、不易开裂老化、常温下可以冷施工、干燥后具有阻燃防水等特点。
[0036]本实施例针对抽水蓄能上水库能够具有更好的防渗排水性能,考虑干湿循环、温度循环,解决坝体排水和表层防渗问题,设置了掺砾黏土排水管网层,鱼骨型排列,明显增强库岸排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抽水蓄能上水库库岸防渗排水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在岸坡坡面迎水侧的所述碎石垫层、整平胶结层(1)、掺砾黏土排水管网层(2)、掺纤维沥青混凝土层(3)、保温层(4)和玛蹄脂封闭层(5);所述整平胶结层(1)的材料为沥青混合料;所述掺砾黏土排水管网层(2)的材料包括掺砾黏土以及埋设在掺砾黏土内的坡面排水管网(6),坡面排水管网(6)下端的出水口与坡底排水管(7)连接,坡底排水管(7)贯穿岸坡的背水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抽水蓄能上水库库岸防渗排水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排水管网(6)包括主管和若干支管,主管的长度方向与沿岸坡的倾斜方向一致,若干支管连接到主管上形成鱼骨状的坡面排水管网(6),主管的下端延伸至岸坡的底部并与坡底排水管(7)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抽水蓄能上水库库岸防渗排水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排水管网(6)的管件采用软式透水管。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抽水蓄能上水库库岸防渗排水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掺纤维沥青混凝土层(3)的材料时,在普通沥青混凝土中掺入钢纤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抽水蓄能上水库库岸防渗排水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4)采用混凝土保温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珍锋唐盛林彭昊李玉桥唐怡邓文杰杨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