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7764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有:一绝缘本体,绝缘本体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开设有一通口;复数端子,复数端子排列设于绝缘本体中;复数接地端子,排列设于绝缘本体中。复数接地端子设于复数端子的两侧;至少一屏蔽件,屏蔽件设于绝缘本体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屏蔽件具有两经过通口并与接地端子连接的接触部。藉由在屏蔽件所设的接触部与接地端子相连接,以改善电连接器谐振的影响,进而提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高频稳定性。接器的高频稳定性。接器的高频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0001]本技术为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能稳定高频传输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现今物联网装置及串流平台的普及,装置对于高速传输及低干扰的需求增加,为避免传统连接系统的机构装置造成连接系统的讯号丢失或降素,USB

IF(USBImplementers Forum,USB开发者论坛)发表了最新的USB4的规格,沿用USB Type

C接口搭载双信道模式,传输速度最高可达40Gbps。然而,在高频的频段中,会产生谐振点,该谐振点会影响端子进行传输时的稳定性。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能在达成足够的讯号传输速度同时达到低讯号干扰的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能稳定高频传输的电连接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有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开设有一通口;复数端子,复数所述端子排列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中;复数接地端子,排列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中。复数所述接地端子设于复数所述端子的两侧;至少一屏蔽件,所述屏蔽件设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所述屏蔽件具有两经过所述通口并与所述接地端子连接的接触部。
[0006]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每一所述接触部皆由所述屏蔽件的后端向后并斜向朝所述接地端子凸伸所形成。每一所述接触部皆与每一所述接地端子的上表面相接触。
[0007]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每一所述屏蔽件的后端先向后延伸形成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外侧再向下凸伸形成接触部,每一所述接触部皆与每一所述接地端子的外侧表面相接触。
[0008]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绝缘本体的上表面及下表面皆开设有一通口,设有两排复数所述端子,即设有四个所述接地端子分别位于两排所述复数端子的两侧,设有两所述屏蔽件,两所述屏蔽件分别设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并分别位于两排复数所述端子及所述接地端子的上方及下方。
[0009]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每一所述接触部皆由所述屏蔽件的后端向后并斜向朝所述接地端子凸伸所形成。每一所述接触部皆与每一所述接地端子的上表面相接触。
[0010]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屏蔽件与所述接触部之间还设有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由所述屏蔽件的后端向后延伸形成,所述延伸部的外侧再向下凸伸形成所述接触部,每一所述接触部皆与每一所述接地端子的外侧表面相接触。
[0011]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还设有一接地件,所述接地件设于两排复数所述端子之间。
[0012]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还设有至少一绝缘件设于复数所述端子的上表面或下表面。
[0013]如上所述,本技术电连接器藉由屏蔽件的接触部与接地端子连接。以改善电连接器谐振的影响,进而提高本技术电连接器的高频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电连接器之立体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电连接器之立体分解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部份组装之立体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部份组装之立体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部份组装之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的目的和功效,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0020]请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公开一种电连接器100,包括有一绝缘本体1、复数端子2、复数接地端子3、两屏蔽件4、一接地件5、两绝缘件6及一外壳7。
[0021]请参阅图3,绝缘本体1的上表面及下表面皆开设有一通口11。
[0022]请参阅图2,复数端子2及复数接地端子3皆排列设于绝缘本体1中。复数接地端子3设于复数端子2的两侧。本实施例中,设有两排复数端子2及复数接地端子3。即设有四个接地端子3分别位于两排复数端子2的两侧。
[0023]请参阅图3至图5,两屏蔽件4分别设于绝缘本体1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并分别位于两排复数端子2及接地端子3的上方及下方。每一屏蔽件4皆具有两经过通口11并与接地端子3连接的接触部41。由于在高频的频段中,电连接器100会产生谐振点,该谐振点会影响端子2进行传输时的稳定性,而屏蔽件4与接地端子3相接触能以改善该谐振影响,以提高本技术电连接器100的高频稳定性。
[0024]请参阅图3及图4,在第一实施例中,屏蔽件4与接触部41之间还设有一延伸部42,延伸部42由屏蔽件4的后端先向后延伸形成,延伸部42的外侧再向下凸伸形成接触部41。每一接触部41皆与每一接地端子3的外侧表面相接触。
[0025]请参阅图5,在第二实施例中,两接触部43皆由屏蔽件4的后端向后并斜向朝接地端子3凸伸所形成。每一接触部43皆与每一接地端子3的上表面相接触。
[0026]请参阅图2,接地件5设于两排复数端子2之间。当本技术电连接器100与另一电连接器对接时,接地件5能使本技术电连接器100与另一电连接器保持接地的状态,以稳定电流的传输。
[0027]两绝缘件6分别设于复数端子2的上、下表面。绝缘件6的材质为麦拉(Mylar)。能以在本技术连接器100进行插拔时,防止复数端子2因接触铁壳而造成短路。以维持本技术连接器100进行插拔的正常使用。
[0028]外壳7包覆绝缘本体1、复数端子2、复数接地端子3、两屏蔽件4、一接地件5及两绝缘件6。
[0029]承上所述,本技术电连接器100藉由屏蔽件4的接触部41与接地端子3相连接。以改善电连接器100谐振的影响,进而提高本技术电连接器100的高频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开设有一通口;复数端子,复数所述端子排列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中;复数接地端子,排列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中,复数所述接地端子设于复数所述端子的两侧;至少一屏蔽件,所述屏蔽件设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所述屏蔽件具有两经过所述通口并与所述接地端子连接的接触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接触部皆由所述屏蔽件的后端向后并斜向朝所述接地端子凸伸所形成,每一所述接触部皆与每一所述接地端子的上表面相接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屏蔽件的后端先向后延伸形成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外侧再向下凸伸形成接触部,每一所述接触部皆与每一所述接地端子的外侧表面相接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上表面及下表面皆开设有一通口,设有两排复数所述端子,即设有四个所述接地端子分别位于两排所述复数端子的两侧,设有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佩谊林全宏游胜男黄圣原林俊甫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富强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