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生物医学工程的微型机器人及其操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27491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医学工程的微型机器人及其操作系统,底座的顶端安装有加热组件,底座的顶端一侧安装有清洁组件,底座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的顶端安装有加温桶,加温桶的内侧开设有卡接槽,卡接槽的内侧嵌入安装有电阻加热丝,加温桶的外侧套接有橡胶套,加温桶的内侧嵌入有防撞内橡胶套;通过电阻加热丝会对探测机器人机体进行加热,将探测机器人机体插入到人们的耳朵内部,防止探测机器人机体过凉会使人们发生应急反应,防止探测机器人机体会戳伤人们的耳道,并且在使用结束后插回到加温桶内部时,会首先触碰到橡胶套和防撞内橡胶套,然后在通过导向锥缓慢的插入到固定套的内侧防止摄像头损坏。到固定套的内侧防止摄像头损坏。到固定套的内侧防止摄像头损坏。

A micro robot based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its operat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生物医学工程的微型机器人及其操作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基于生物医学工程的微型机器人及其操作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生物工程中对于人体的肌肉康复与身体的部分器官进行再培养或者移植,从而将人们的身体可以得到更好的恢复,其次对于身体的研究,通过生物医学工程进行先一步的采集,后期进行排斥反应进行试验即可,如在身体外部培养了部分器官,后期在检测与培育中,需要进一步的检测和观察;
[0003]但是现有的探测微型机器人在使用中,器官不适应会发生应激反应,从而会导致探测机器人会损伤耳道,导致探测机器人具有很大的使用局限性,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生物医学工程的微型机器人及其操作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生物医学工程的微型机器人及其操作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探测微型机器人在使用中,器官不适应会发生应激反应,从而会导致探测机器人会损伤耳道,导致探测机器人具有很大的使用局限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生物医学工程的微型机器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加热组件,所述底座的顶端一侧安装有清洁组件;
[0006]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支撑架加温桶、卡接槽、电阻加热丝、橡胶套、防撞内橡胶套、导向锥、固定套、探测机器人机体、摄像头和支撑杆;
[0007]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安装有加温桶,所述加温桶的内侧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内侧嵌入安装有电阻加热丝,所述加温桶的外侧套接有橡胶套,所述加温桶的内侧嵌入有防撞内橡胶套;
[0008]所述加温桶的内侧嵌入有导向锥,所述加温桶的内侧底端安装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侧嵌入有探测机器人机体,所述探测机器人机体的一端安装有摄像头,所述底座的顶端中部位置处安装有支撑杆。
[0009]优选的,所述电阻加热丝设置有若干根,若干根电阻加热丝等角度嵌入在卡接槽的内侧位置处,所述电阻加热丝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相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清洁组件包括酒精桶、浮板、导流孔、海绵、固定座、按压块、顶盖、清洁孔、干燥筒和吸湿棉;
[0011]所述底座的顶端一侧安装有酒精桶,所述酒精桶的内侧滑动安装有浮板,所述浮板的内侧贯穿开设有导流孔,所述浮板的顶端放置有海绵,所述酒精桶的外侧端面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按压块,所述按压块的一侧端面连接有顶盖,所述海绵的顶端内侧开设有清洁孔,所述底座的顶端位于酒精桶一侧位置处安装有干燥筒,所述
干燥筒的内侧嵌入有吸湿棉。
[0012]优选的,所述导流孔开设有若干个,若干个导流孔均匀分布在浮板的内侧。
[0013]优选的,所述探测机器人机体的外侧安装有手持组件;
[0014]所述手持组件包括固定套筒、滑动孔、限位螺纹孔、限位螺杆、滑动弹簧和手持硅胶套;
[0015]所述探测机器人机体的外侧套接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内侧与探测机器人机体对应位置处开设有滑动孔,所述固定套筒的外侧开设有限位螺纹孔,所述限位螺纹孔的内侧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杆,所述固定套筒的一侧端面点焊有滑动弹簧,所述滑动弹簧的另一侧端面点焊有手持硅胶套。
[0016]优选的,所述手持硅胶套的内侧开设有活动孔,所述手持硅胶套通过活动孔与探测机器人机体滑动套接。
[0017]优选的,一种基于生物医学工程的微型机器人的操作系统,所述探测机器人机体包括数据传输模块、自动启停模块、自动检测模块、压力控制模块与处理模块;
[0018]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将探测机器人机体采集的图像信息进行传输;
[0019]所述自动启停模块控制探测机器人机体的自动启动与停止;
[0020]所述自动检测模块对于探测机器人机体对于本体自身的状态进行自动控制;
[0021]所述处理模块对于上述模块进行操作数据管理,同时对于数据进行保存。
[0022]优选的,所述自动启停模块根据探测机器人机体外接的传感器与处理器在人为操作过程中,进行操作,同时在遇到急停、操作不善的时候,测量数据超出系统设定值后自动停止,同时探测机器人机体会暂停所有的操作,等待复位信号,在处理模块处理中,探测机器人机体可以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对于数据进行传输,同时对于超范围的数据进行提出。
[0023]优选的,所述自动检测模块根据探测机器人机体的运行状态,进行数据的稳定与判断,同时对于系统中的数据进行下一步的预定,在探测机器人机体运行与操作不符合系统设定的步骤的时候,进行处理模块的判断,两者均不同意的操作状态下,停止探测机器人机体的命令接收,且配合自动启停模块进行停止。
[0024]优选的,所述压力控制模块对于自动启停模块和自动检测模块的所需的传感器进行数据传输,同时对于型号、类别与数据的稳定性进行监控。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0026]1、设置有加热组件、支撑架、加温桶、卡接槽、电阻加热丝、橡胶套、防撞内橡胶套、导向锥、固定套、探测机器人机体、摄像头和支撑杆,通过电阻加热丝会对探测机器人机体进行加热,将探测机器人机体插入到人们的耳朵内部,防止探测机器人机体过凉会使人们发生应急反应,防止探测机器人机体会戳伤人们的耳道,并且在使用结束后插回到加温桶内部时,会首先触碰到橡胶套和防撞内橡胶套,然后在通过导向锥缓慢的插入到固定套的内侧防止摄像头损坏。
[0027]2、设置有酒精桶、浮板、导流孔、海绵、固定座、按压块、顶盖、清洁孔、干燥筒和吸湿棉,下压探测机器人机体,此时会压动浮板向下移动,然后底部酒精通过导流孔穿过浮板被海绵吸收,紧接着再对探测机器人机体和摄像头进行消毒,从而保证探测机器人机体和摄像头的干净卫生,防止病菌残留,并且通过按压的方式可以方便医生单手操作,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
[0028]3、设置有固定套筒、滑动孔、限位螺纹孔、限位螺杆、滑动弹簧和手持硅胶套,移动探测机器人机体时当触碰到物体时,会压缩滑动弹簧,从而防止探测机器人机体与物体发生硬性碰撞,从而防止摄像头硬性摩擦损坏,并且不同医生使用探测机器人机体时可以拧松限位螺杆从而调整手持硅胶套的位置,方便医生使用提高工作效率。
[0029]4、通过系统自动的启停与数据判断,将模拟量数据进行数字量的转化,从而将数据可以更加的具体化,然后将其进行正常的转换,然后在通过系统判断,且分为上下级的判断,这样对于操作的安全性与迅速的恢复性可以更好的改进,降低数据传输判断的问题,而同时多个模块分开操作,将其可以更好的进行维护,防止其出现错误。
附图说明
[003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3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本专利技术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生物医学工程的微型机器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安装有加热组件(2),所述底座(1)的顶端一侧安装有清洁组件(3);所述加热组件(2)包括支撑架(201)加温桶(202)、卡接槽(203)、电阻加热丝(204)、橡胶套(205)、防撞内橡胶套(206)、导向锥(207)、固定套(208)、探测机器人机体(209)、摄像头(210)和支撑杆(211);所述底座(1)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架(201),所述支撑架(201)的顶端安装有加温桶(202),所述加温桶(202)的内侧开设有卡接槽(203),所述卡接槽(203)的内侧嵌入安装有电阻加热丝(204),所述加温桶(202)的外侧套接有橡胶套(205),所述加温桶(202)的内侧嵌入有防撞内橡胶套(206);所述加温桶(202)的内侧嵌入有导向锥(207),所述加温桶(202)的内侧底端安装有固定套(208),所述固定套(208)的内侧嵌入有探测机器人机体(209),所述探测机器人机体(209)的一端安装有摄像头(210),所述底座(1)的顶端中部位置处安装有支撑杆(2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医学工程的微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加热丝(204)设置有若干根,若干根电阻加热丝(204)等角度嵌入在卡接槽(203)的内侧位置处,所述电阻加热丝(204)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医学工程的微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3)包括酒精桶(301)、浮板(302)、导流孔(303)、海绵(304)、固定座(305)、按压块(306)、顶盖(307)、清洁孔(308)、干燥筒(309)和吸湿棉(310);所述底座(1)的顶端一侧安装有酒精桶(301),所述酒精桶(301)的内侧滑动安装有浮板(302),所述浮板(302)的内侧贯穿开设有导流孔(303),所述浮板(302)的顶端放置有海绵(304),所述酒精桶(301)的外侧端面安装有固定座(305),所述固定座(305)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按压块(306),所述按压块(306)的一侧端面连接有顶盖(307),所述海绵(304)的顶端内侧开设有清洁孔(308),所述底座(1)的顶端位于酒精桶(301)一侧位置处安装有干燥筒(309),所述干燥筒(309)的内侧嵌入有吸湿棉(3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医学工程的微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303)开设有若干个,若干个导流孔(303)均匀分布在浮板(302)的内侧。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先发简璞杨承昊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