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3D打印装饰造型的可拆装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7432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3D打印装饰造型的可拆装模板,包括前侧外层模板、外六角螺母、外六角螺栓、U形外包围式模板、侧边翼子板以及合金把手,U形外包围式模板前侧装配有前侧外层模板,U形外包围式模板左右两侧焊接固定有侧边翼子板,前侧外层模板内侧设置有前侧内层模板,前侧外层模板前端面安装有合金把手,前侧外层模板与侧边翼子板连接处内部贯穿安装有外六角螺栓,U形外包围式模板内部左右两侧设置有限位滑板,前侧内层模板左右两端面内部开设有限位滑槽,该设计解决了原有建筑模板安装速度慢,制作复杂,拆装不够便捷,影响施工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抗拉强度高,拆装方便,可实现早拆模。可实现早拆模。可实现早拆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3D打印装饰造型的可拆装模板


[0001]本技术是一种基于3D打印装饰造型的可拆装模板,属于建筑模板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
[0003]目前在建筑施工中,由于传统的建筑模板系统普遍结构简单,存在诸多缺点,如安装速度慢、组成零件多、制作复杂等缺点,从而不仅造成配件生产加工工艺繁琐,提高整体施工成本,此外还因配件通用化低、拆装麻烦等情况,严重的影响了建筑施工的效率,给行业的推广应用带来极大的制约,现在急需一种基于3D打印装饰造型的可拆装模板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3D打印装饰造型的可拆装模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抗拉强度高,拆装方便,可实现早拆模。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3D打印装饰造型的可拆装模板,包括前侧外层模板、外六角螺母、外六角螺栓、U形外包围式模板、侧边翼子板以及合金把手,所述U形外包围式模板前侧装配有前侧外层模板,所述U形外包围式模板左右两侧焊接固定有侧边翼子板,所述前侧外层模板内侧设置有前侧内层模板,所述前侧外层模板前端面安装有合金把手,所述前侧外层模板前端面等距间隔设置有多组第一横向加强筋板,所述前侧外层模板前端面等距间隔设置有多组第一竖向加强筋板,所述U形外包围式模板外环形侧面等距设置有多组第二横向加强筋板,所述U形外包围式模板外环形侧面等距设置有多组第二竖向加强筋板,所述前侧外层模板与侧边翼子板连接处内部贯穿安装有外六角螺栓,所述外六角螺栓环形侧面通过螺纹旋合安装有外六角螺母,所述U形外包围式模板内部左右两侧设置有限位滑板,所述前侧内层模板左右两端面内部开设有限位滑槽。
[0006]进一步地,所述前侧外层模板、前侧内层模板以及U形外包围式模板均采用聚氨酯橡胶通过3D打印制成,所述前侧外层模板、前侧内层模板以及U 形外包围式模板可重复使用50

100次。
[0007]进一步地,所述前侧内层模板内表面以及U形外包围式模板内表面均刻设有装饰图案和装饰线条。
[0008]进一步地,所述合金把手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合金把手规格相同,两组所述合金把手对称设置于前侧外层模板前表面左右两侧。
[0009]进一步地,所述合金把手表面套设有橡胶防滑套,且所述橡胶防滑套表面刻设有
防滑纹路。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向加强筋板以及第一竖向加强筋板均通过焊接方式与前侧外层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向加强筋板以及第二竖向加强筋板均通过焊接方式与U形外包围式模板固定连接。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基于3D打印装饰造型的可拆装模板,因本技术添加了前侧外层模板、外六角螺母、外六角螺栓、合金把手、U形外包围式模板、侧边翼子板、前侧内层模板、限位滑槽以及限位滑板,该设计抗拉强度高,拆装方便,可实现早拆模,解决了原有建筑模板安装速度慢,制作复杂,拆装不够便捷,影响施工效率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基于3D打印装饰造型的可拆装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基于3D打印装饰造型的可拆装模板的左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基于3D打印装饰造型的可拆装模板的俯视图;
[0016]图中:1

前侧外层模板、2

外六角螺母、3

外六角螺栓、4

第一横向加强筋板、5

第一竖向加强筋板、6

合金把手、7

U形外包围式模板、8

侧边翼子板、9

第二横向加强筋板、10

第二竖向加强筋板、11

前侧内层模板、12
‑ꢀ
限位滑槽、13

限位滑板、61

橡胶防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8]请参阅图1

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3D打印装饰造型的可拆装模板,包括前侧外层模板1、外六角螺母2、外六角螺栓3、U 形外包围式模板7、侧边翼子板8以及合金把手6,U形外包围式模板7前侧装配有前侧外层模板1,U形外包围式模板7左右两侧焊接固定有侧边翼子板 8,前侧外层模板1内侧设置有前侧内层模板11,前侧外层模板1前端面安装有合金把手6,前侧外层模板1前端面等距间隔设置有多组第一横向加强筋板 4,前侧外层模板1前端面等距间隔设置有多组第一竖向加强筋板5,U形外包围式模板7外环形侧面等距设置有多组第二横向加强筋板9,U形外包围式模板7外环形侧面等距设置有多组第二竖向加强筋板10,前侧外层模板1与侧边翼子板8连接处内部贯穿安装有外六角螺栓3,外六角螺栓3环形侧面通过螺纹旋合安装有外六角螺母2,U形外包围式模板7内部左右两侧设置有限位滑板13,前侧内层模板11左右两端面内部开设有限位滑槽12,该设计解决了原有建筑模板安装速度慢,制作复杂,拆装不够便捷,影响施工效率的问题。
[0019]前侧外层模板1、前侧内层模板11以及U形外包围式模板7均采用聚氨酯橡胶通过3D打印制成,前侧外层模板1、前侧内层模板11以及U形外包围式模板7可重复使用50

100次,该设计使得前侧外层模板1、前侧内层模板 11以及U形外包围式模板7具有较好的抗拉强度、抗撕裂强度和粘结强度,且耐碱、耐油。
[0020]前侧内层模板11内表面以及U形外包围式模板7内表面均刻设有装饰图案和装饰
线条,该设计通过设置装饰图案和装饰线条能够在混凝土表面作出不同的纹理和肌理,可形成多种多样的装饰图案和线条,利用不同的肌理显示颜色的深浅不同,实现材料的真实质感,具有很好的仿真效果。
[0021]合金把手6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合金把手6规格相同,两组合金把手6 对称设置于前侧外层模板1前表面左右两侧,该设计便于通过两组合金把手6 对前侧外层模板1进行安装拆卸,方便工作人员施力,橡胶防滑套61套设于合金把手6表面,且橡胶防滑套61表面刻设有防滑纹路,该设计通过设置的橡胶防滑套61提高了合金把手6的表面的防滑形,同时提升了合金把手6的握持舒适性。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3D打印装饰造型的可拆装模板,包括前侧外层模板、外六角螺母、外六角螺栓、U形外包围式模板、侧边翼子板以及合金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外包围式模板前侧装配有前侧外层模板,所述U形外包围式模板左右两侧焊接固定有侧边翼子板,所述前侧外层模板内侧设置有前侧内层模板,所述前侧外层模板前端面安装有合金把手,所述前侧外层模板前端面等距间隔设置有多组第一横向加强筋板,所述前侧外层模板前端面等距间隔设置有多组第一竖向加强筋板,所述U形外包围式模板外环形侧面等距设置有多组第二横向加强筋板,所述U形外包围式模板外环形侧面等距设置有多组第二竖向加强筋板,所述前侧外层模板与侧边翼子板连接处内部贯穿安装有外六角螺栓,所述外六角螺栓环形侧面通过螺纹旋合安装有外六角螺母,所述U形外包围式模板内部左右两侧设置有限位滑板,所述前侧内层模板左右两端面内部开设有限位滑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装饰造型的可拆装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外层模板、前侧内层模板以及U形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正青吴浚汤玉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扬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