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现龙专利>正文

一种钢锭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7298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锭模,特别涉及一种钢锭模结构,解决了钢锭模结构问题。包括内衬组件与固定组件,所述内衬组件包括沿同一中心依次环绕抵接设置的前衬板、左衬板、后衬板与右衬板,所述内衬组件外围又紧贴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前活动板、后固定板、左固定板与右固定板,所述左固定板与左衬板之间、右固定板与右衬板之间、前活动板与前衬板之间、后衬板与后固定板之间相抵接,所述后固定板又分别抵接左衬板与右衬板,所述前活动板又分别抵接左衬板和右衬板,所述前活动板以后固定板为静止参考系相对往复移动,可再利用此前报废的模具,降低模具报废率,延长模具使用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同时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同时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锭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钢锭模,特别涉及一种钢锭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国内目前都一致采用传统的方锭和梅花锭铸造,这种传统的刚锭模存在几个缺陷:1、尺寸固定,一个锭型只能浇一种产品(重量);2、寿命短,一个钢锭模的寿命有限,寿命在30

60次;3、铸钢的钢水是非常危险的,模具破裂时,如果有一条裂缝就会导致危险产生;4、只能使整个模具报废,这样模具报废率较高,使整个产品生产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钢锭模结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锭模结构,包括内衬组件与固定组件,所述内衬组件包括沿同一中心依次环绕抵接设置的前衬板、左衬板、后衬板与右衬板,所述内衬组件外围又紧贴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前活动板、后固定板、左固定板与右固定板,所述左固定板与左衬板之间、右固定板与右衬板之间、前活动板与前衬板之间、后衬板与后固定板之间相抵接,所述后固定板又分别抵接左衬板与右衬板,所述前活动板又分别抵接左衬板和右衬板,所述前活动板以后固定板为静止参考系相对往复移动,所述左固定板与右固定板一端设有限位部,所述前活动板在移动路径上与限位部挡接限位。
[0005]所述左衬板与左固定板的限位部之间、右衬板与右固定板的限位部之间相抵接。
[0006]所述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呈L字形结构。
[0007]所述左固定板与右固定板上均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对称延伸设置,且连接杆上设有连接孔。
[0008]所述固定组件上设有若干安装孔。
[0009]所述前衬板与后衬板之间、左衬板与后衬板之间相平行。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钢锭模结构可再利用此前报废的模具,降低模具报废率,延长模具使用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

图2所示,一种钢锭模结构,包括内衬组件与固定组件,所述内衬组件包括沿同一中心依次环绕抵接设置的前衬板1、左衬板2、后衬板3与右衬板4,所述内衬组件外围又紧贴固定组件,相互紧贴形成相对外围内里的双层结构。对于原有报废的模具,将模具有
裂缝处用机床切割掉,然后在废旧模具中寻找可填补大小部分填补好,利用切割的废模块拼装起来焊好。焊后的模具因为被切割和焊接过,在使用过程中反而有空隙供钢水热胀冷缩。由于固定组件的存在,大大提高了传统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也间接提高了熔铸的产品质量。
[0014]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前活动板5、后固定板6、左固定板7与右固定板8,所述左固定板7与左衬板2之间、右固定板8与右衬板4之间、前活动板5与前衬板1之间、后衬板3与后固定板6之间相抵接,所述后固定板6又分别抵接左衬板2与右衬板4,所述前活动板5又分别抵接左衬板2和右衬板4,所述前活动板5以后固定板6为静止参考系相对往复移动,所述左固定板7与右固定板8一端设有限位部9,所述前活动板5在移动路径上与限位部9挡接限位。在布局上各板之间相互牵扯限制,其中后固定板6固定安装在底板上作为静参考系,依托后固定板6安装左衬板2、右衬板4与后衬板3,配合相对活动调整的前衬板1与前活动板5,使得中央围出的空间在生产中相对稳定可靠。
[0015]所述左衬板2与左固定板7的限位部9之间、右衬板4与右固定板8的限位部9之间相抵接。进一步的,限位部9的挡阻限制了左衬板2与右衬板4的移动,加强结构强度。
[0016]所述左固定板7和右固定板8呈L字形结构,此为实施例的一种并非对其唯一限制,结构简单、生产方便、使用可靠。
[0017]所述左固定板7与右固定板8上均设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对称延伸设置,且连接杆10上设有连接孔11。所述固定组件上设有若干安装孔12,方便连接装配。
[0018]所述前衬板1与后衬板3之间、左衬板2与后衬板3之间相平行,此处限定布局基本沿着长方形框架布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稳定可靠性。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同时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锭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衬组件与固定组件,所述内衬组件包括沿同一中心依次环绕抵接设置的前衬板、左衬板、后衬板与右衬板,所述内衬组件外围又紧贴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前活动板、后固定板、左固定板与右固定板,所述左固定板与左衬板之间、右固定板与右衬板之间、前活动板与前衬板之间、后衬板与后固定板之间相抵接,所述后固定板又分别抵接左衬板与右衬板,所述前活动板又分别抵接左衬板和右衬板,所述前活动板以后固定板为静止参考系相对往复移动,所述左固定板与右固定板一端设有限位部,所述前活动板在移动路径上与限位部挡接限位。2.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现龙
申请(专利权)人:张现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