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控唧嘴的余气再利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7191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提供了一种温控唧嘴的余气再利用结构,包括温控唧嘴,温控唧嘴中开设有调温气道;供气机构,与调温气道连通;余气回收机构,与调温气道连通;余气做功机构,与余气回收机构连通。通过在温控唧嘴上开设调温气道,进而可通入热交换介质,对温控唧嘴直接进行调温,实现直接对唧嘴进行便捷高效的加热或冷却,通过设置余气回收机构,将已经与温控唧嘴完成热交换的高压余气引导至余气做功机构做功,或者回收存储由调温气道中流出的,已经与温控唧嘴完成热交换的高压余气,为适时再利用高压余气提供了保障;通过设置余气做功机构,实现再次利用高压余气进行做功,避免高压余气中能量的浪费,有效的节约能源。有效的节约能源。有效的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控唧嘴的余气再利用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温控唧嘴的余气再利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唧嘴是注塑模具工作时的主流道的必要部件之一,熔融的注塑胶注入到模具型腔中必经部件之一;在注塑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温度控制直接影响注塑质量,因此注塑模具中都配置有调温部件,在射胶时进行同步加热,保持注塑胶的流动性和注塑质量,在保压结束后,又要快速降温,冷却定产品,以保障注塑效率;但是,从本质上来讲,温度控制还是为了控制注塑胶的温度,塑胶原料在料筒处受热熔融之后,要经过唧嘴才能进入注塑模具内部。
[0003]但是,现有注塑模具的调温部件并不对唧嘴进行调温,而唧嘴本身并不具备调温功能,进而导致注塑胶在流经唧嘴的过程中温度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产品注塑质量;但是,目前的调温结构为了保障对唧嘴的调温效果,往往是将热介质配置为高压状态,在高压热介质完成与唧嘴的热交换之后,只会直接高压排放,造成高压能量的白白浪费。
[0004]因此,如何现有技术存在缺陷与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与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控唧嘴的余气再利用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注塑时对温控唧嘴调温的同时,浪费能源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温控唧嘴的余气再利用结构,其包括:
[0007]温控唧嘴,所述温控唧嘴中开设有调温气道;
[0008]供气机构,所述供气机构与所述调温气道连通;r/>[0009]余气回收机构,所述余气回收机构与所述调温气道连通;
[0010]余气做功机构,所述余气做功机构与所述余气回收机构连通。
[0011]进一步的,所述温控唧嘴还包括:
[0012]唧嘴座,所述唧嘴座上设置有唧嘴固定腔;
[0013]唧嘴,所述唧嘴设置于所述唧嘴固定腔中,所述调温气道开设于所述唧嘴座中,且与所述唧嘴固定腔连通;
[0014]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套设于所述唧嘴上,且位于所述调温气道与所述唧嘴固定腔的连接处。
[0015]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套包括依次一体成型的第一密封部、通气换热部和第二密封部;
[0016]所述第一密封部位于所述唧嘴与所述唧嘴固定腔之间;
[0017]所述第二密封部位于所述唧嘴与所述唧嘴固定腔之间;
[0018]所述通气换热部位于所述唧嘴与所述调温气道之间;
[0019]其中,所述调温气道部与所述调温气道连接的面上设置有弧形环槽,所述弧形环
槽朝向所述唧嘴的轴心方向凹陷,所述弧形环槽的槽底与所述调温气道的管壁间隙配合。
[002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设置为弹性部件,且均与所述唧嘴固定腔过盈配合。
[0021]进一步的,所述唧嘴包括一体成型的进液段、调温段和出液段,所述第一密封部设置于所述进液段上,所述通气换热部设置于所述调温段上,所述第二密封部设置于所述出液段上,其中,所述进液段与所述唧嘴座可拆卸连接;
[0022]所述温控唧嘴还包括: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于所述进液段上,且位于所述进液段沿所述第一密封部背离所述第二密封部方向上的一端;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出液段上,且位于所述出液段沿所述第二密封部背离所述第一密封部方向上的一端。
[0023]进一步的,所述调温气道依次连通的进气段、唧嘴换热段和出气段;
[0024]其中,所述唧嘴换热段的一端与所述唧嘴座的一端面之间设置有辅道,且所述辅道设置有密封堵头。
[0025]进一步的,所述供气机构包括:
[0026]三通电磁阀,所述三通电磁阀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其中,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调温气道的一端连通;
[0027]高压热气供气装置,所述高压热气供气装置与所述第一接口连通;
[0028]高压冷气供气装置,所述高压冷气供气装置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
[0029]进一步的,所述余气回收机构包括:
[0030]高压储罐,所述高压储罐的一端与所述调温气道的另一端连通。
[0031]进一步的,所述余气做功机构包括:
[0032]真空发生器,所述真空发生器与所述余气回收机构连通;
[0033]真空罐,所述真空罐与所述真空发生器连通。
[0034]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如上所述的温控唧嘴的余气再利用结构统实现的注塑方法,其包括:
[0035]注塑机控制料筒溶胶;
[0036]注塑机控制注塑模具合模,并控制供气机构输出高压热气,对温控唧嘴进行加热,所述余气回收机构将高压余气同步传输至所述余气做功机构做功;
[0037]当所述控制供气机构输出高压热气到达预设时间,开始注塑射胶;
[0038]当完成注塑射胶并开始保压,控制所述供气机构输出高压冷气,对温控唧嘴进行冷却,所述余气回收机构将高压余气同步传输至所述余气做功机构做功;
[0039]完成保压,并控制注塑模具开模,取出注塑产品,并控制注塑机控制供气机构输出高压热气,对温控唧嘴进行加热,所述余气回收机构将高压余气同步传输至所述余气做功机构做功。
[0040]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了一种温控唧嘴的余气再利用结构,温控唧嘴的余气再利用结构,包括:温控唧嘴,所述温控唧嘴中开设有调温气道;供气机构,所述供气机构与所述调温气道连通;余气回收机构,所述余气回收机构与所述调温气道连通;余气做功机构,所述余气做功机构与所述余气回收机构连通。可以理解,通过在所述温控唧嘴上开设调温气道,进而可以通入热交换介质,如高压热气和高压冷气,对所述温控唧嘴直接进行调温,实现直接对
唧嘴进行便捷高效的加热或冷却,同时,通过设置所述余气回收机构,有效的将已经与温控唧嘴完成热交换的高压余气引导至余气做功机构做功,或者回收存储由所述调温气道中流出的,已经与温控唧嘴完成热交换的高压余气,为适时再利用高压余气提供了保障;通过设置所述余气做功机构,进而可以再次利用高压余气进行做功,有效避免高压余气中能量的浪费,有效的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0041]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温控唧嘴的余气再利用结构的功能原理示意图;
[0042]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温控唧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3]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温控唧嘴的剖视示意图;
[0044]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温控唧嘴的立体剖视示意图;
[0045]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3中A部放大示意图;
[0046]附图标记说明:
[0047]1、温控唧嘴的余气再利用结构;10、温控唧嘴;20、供气机构; 30、余气回收机构;40、余气做功机构;11、唧嘴座;12、唧嘴;13、调温气道;14、密封套;15、第一密封圈;16、第二密封圈;111、唧嘴固定腔;121、进液段;122、调温段;123、出液段;124、塑胶流道; 125、第一密封槽;126、第二密封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控唧嘴的余气再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温控唧嘴,所述温控唧嘴中开设有调温气道;供气机构,所述供气机构与所述调温气道连通;余气回收机构,所述余气回收机构与所述调温气道连通;余气做功机构,所述余气做功机构与所述余气回收机构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唧嘴的余气再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唧嘴还包括:唧嘴座,所述唧嘴座上设置有唧嘴固定腔;唧嘴,所述唧嘴设置于所述唧嘴固定腔中,所述调温气道开设于所述唧嘴座中,且与所述唧嘴固定腔连通;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套设于所述唧嘴上,且位于所述调温气道与所述唧嘴固定腔的连接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控唧嘴的余气再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包括依次一体成型的第一密封部、通气换热部和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位于所述唧嘴与所述唧嘴固定腔之间;所述第二密封部位于所述唧嘴与所述唧嘴固定腔之间;所述通气换热部位于所述唧嘴与所述调温气道之间;其中,所述调温气道部与所述调温气道连接的面上设置有弧形环槽,所述弧形环槽朝向所述唧嘴的轴心方向凹陷,所述弧形环槽的槽底与所述调温气道的管壁间隙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控唧嘴的余气再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设置为弹性部件,且均与所述唧嘴固定腔过盈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控唧嘴的余气再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唧嘴包括一体成型的进液段、调温段和出液段,所述第一密封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永生潘连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南极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