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进行多级压力输出的中继阀及轨道车辆制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27033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可进行多级压力输出的中继阀及轨道车辆制动系统,该可进行多级压力输出的中继阀包括阀体、阀芯、第一膜板式活塞和第二膜板式活塞,第一膜板式活塞具有第一板面、第二板面、第三板面和第四板面,第二膜板式活塞具有第五板面和第六板面,各面板与阀体的内壁之间分别形成可输入预控压力的多个腔室;第一膜板式活塞的一端与阀芯抵接,第一膜板式活塞的另一端能与第二膜板式活塞的一端抵接,阀芯与阀体的内壁之间形成能控制通断的总风压力腔和输出腔,输出腔分别与反馈腔和制动缸连接,总风压力腔与车辆的总风压力源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轨道车辆的制动系统无法根据运行速度等级输出不同比例的制动缸压力,导致车辆制动距离延长的技术问题。动距离延长的技术问题。动距离延长的技术问题。

Relay valve and rail vehicle braking system capable of multi-stage pressure outp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进行多级压力输出的中继阀及轨道车辆制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进行多级压力输出的中继阀及轨道车辆制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轨道车辆制动系统中的中继阀根据预控压力输出相应的制动缸压力,并进行流量放大,从而达到使制动系统的执行机构能够快速动作的目的。
[0003]现有技术中多采用三模板四腔室结构(其只有一个预控压力腔)或者双模板四腔室结构(其具有两个预控压力腔)。随着轨道车辆运行速度的提高,仅能输出一种或两种比例制动缸压力的中继阀所输出的压力需要在阀体内膜板之间建立力的平衡关系,由于此时的控制压力未达到最终稳定状态,因此会导致输出压力的稳定时间延长,无法快速建立所需的制动缸压力,从而增加轨道车辆制动系统的响应时间,最终在轨道车辆上体现为制动距离的增加。现有轨道车辆的制动系统以及中继阀已无法满足多级压力输出的需求。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轨道车辆的制动系统无法根据运行速度等级输出不同比例的制动缸压力,导致车辆制动距离延长的问题,目前尚未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0005]由此,本专利技术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可进行多级压力输出的中继阀及轨道车辆制动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进行多级压力输出的中继阀及轨道车辆制动系统,可充分利用轨道车辆的轮轨黏着特性,能够根据轨道车辆运行速度等级的不同按照不同的比例输出对应的制动缸压力,有效提高轨道车辆的制动反应速度,缩短轨道车辆的制动距离,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进行多级压力输出的中继阀,包括阀体、阀芯、通过对所述阀体内的气压控制以调节在所述阀体内位置的第一膜板式活塞和第二膜板式活塞,所述阀芯、所述第一膜板式活塞和所述第二膜板式活塞均能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阀体内,所述第一膜板式活塞具有第一板面、第二板面、第三板面和第四板面,所述第二膜板式活塞具有第五板面和第六板面,所述第一板面、所述第二板面、所述第三板面、所述第四板面、所述第五板面和所述第六板面与所述阀体的内壁之间分别形成可输入预控压力的反馈腔、第一压力腔、第二压力腔、第三压力腔、第四压力腔和第五压力腔,所述第一压力腔与所述第二压力腔连通;
[0009]所述第一膜板式活塞的一端与所述阀芯抵接,所述第一膜板式活塞的另一端能与所述第二膜板式活塞的一端抵接,以推动所述第二膜板式活塞移动,所述阀芯与所述阀体的内壁之间形成能控制通断的总风压力腔和输出腔,所述输出腔与所述反馈腔能通断地连接,且所述输出腔还与制动缸连接,所述总风压力腔与车辆的总风压力源连接。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可进行多级压力输出的中继阀还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阀杆和第二阀杆,所述第一膜板式活塞和所述第二膜板式活塞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阀杆和所述第二阀杆上,所述第一阀杆的一端为与所述阀芯抵接的阀座,所述第一阀杆的另一端能与所述第二阀杆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阀杆上靠近所述输出腔的位置以及所述第二阀杆上靠近所述第三压力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密封圈。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位于所述第二压力腔内的所述第一阀杆上套设有第一回位弹簧,所述第一回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板面和所述阀体的内壁抵接,以推动所述第一膜板式活塞复位。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位于所述第四压力腔内的所述第二阀杆上套设有第二回位弹簧,所述第二回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五板面和所述阀体的内壁抵接,以推动所述第二膜板式活塞复位。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阀芯与所述阀体的内壁之间能形成进气阀口,移动所述阀芯能使所述输出腔与所述总风压力腔连通;所述阀芯与所述第一阀杆之间能形成出气阀口,移动所述阀芯能使所述输出腔与外部连通。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反馈腔与所述第一压力腔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压力腔与所述第三压力腔之间分别通过多个第一弹性密封件进行分隔,各所述第一弹性密封件的两端分别嵌入所述第一膜板式活塞的内部和所述阀体的内部;
[0015]所述第四压力腔与所述第五压力腔之间通过多个第二弹性密封件进行分隔,各所述第二弹性密封件的两端分别嵌入所述第二膜板式活塞的内部和所述阀体的内部。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阀芯上套设有第三回位弹簧,所述第三回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阀芯上形成的凸台和所述阀体的内壁抵接,以推动所述阀芯复位。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阀体上设置有总风进气通道和输出通道,所述总风进气通道和所述输出通道分别与所述总风压力腔和所述输出腔连通。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出腔与所述反馈腔之间设置有反馈通道,所述反馈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输出通道和所述反馈腔连通,且所述反馈通道上设置有缩堵。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可进行多级压力输出的中继阀还包括控制预控压力的第一比例切换控制阀、第二比例切换控制阀和第三比例切换控制阀,所述阀体上设置有预控压力通道、第一压力控制通道、第二压力控制通道和第三压力控制通道,所述预控压力通道与所述第二压力腔连通,所述第一压力控制通道通过所述第一比例切换控制阀与所述第三压力腔连通,所述第二压力控制通道通过所述第二比例切换控制阀与所述第四压力腔连通,所述第三压力控制通道通过所述第三比例切换控制阀与所述第五压力腔连通。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比例切换控制阀包括能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三比例切换控制阀内的调节活塞,所述调节活塞的两端与所述第三比例切换控制阀的内壁之间分别形成第一调压腔和第二调压腔,所述第二调压腔内设置有第四回位弹簧,所述第四回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调节活塞和所述第三比例切换控制阀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一调压腔与所述第三压力控制通道连通,所述调节活塞上设置有调压通道,移动所述第三比例切换控制阀中的所述调节活塞并使所述第四回位弹簧恢复原位,所述调压通道与外
部大气连通;移动所述第三比例切换控制阀中的所述调节活塞并压缩所述第四回位弹簧,所述预控压力通道通过所述调压通道与所述第五压力腔连通。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比例切换控制阀包括能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比例切换控制阀内的调节活塞,所述调节活塞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比例切换控制阀的内壁之间分别形成第一调压腔和第二调压腔,所述第二调压腔内设置有第四回位弹簧,所述第四回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调节活塞和所述第一比例切换控制阀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一调压腔与所述第一压力控制通道连通,所述调节活塞上设置有调压通道,移动所述第一比例切换控制阀中的所述调节活塞并压缩所述第四回位弹簧,所述调压通道与外部大气连通;移动所述第一比例切换控制阀中的所述调节活塞并使所述第四回位弹簧恢复原位,所述预控压力通道通过所述调压通道与所述第三压力腔连通。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进行多级压力输出的中继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阀芯、通过对所述阀体内的气压控制以调节在所述阀体内位置的第一膜板式活塞和第二膜板式活塞,所述阀芯、所述第一膜板式活塞和所述第二膜板式活塞均能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阀体内,所述第一膜板式活塞具有第一板面、第二板面、第三板面和第四板面,所述第二膜板式活塞具有第五板面和第六板面,所述第一板面、所述第二板面、所述第三板面、所述第四板面、所述第五板面和所述第六板面与所述阀体的内壁之间分别形成可输入预控压力的反馈腔、第一压力腔、第二压力腔、第三压力腔、第四压力腔和第五压力腔,所述第一压力腔与所述第二压力腔连通;所述第一膜板式活塞的一端与所述阀芯抵接,所述第一膜板式活塞的另一端能与所述第二膜板式活塞的一端抵接,以推动所述第二膜板式活塞移动,所述阀芯与所述阀体的内壁之间形成能控制通断的总风压力腔和输出腔,所述输出腔与所述反馈腔能通断地连接,且所述输出腔还与制动缸连接,所述总风压力腔与车辆的总风压力源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进行多级压力输出的中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进行多级压力输出的中继阀还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阀杆和第二阀杆,所述第一膜板式活塞和所述第二膜板式活塞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阀杆和所述第二阀杆上,所述第一阀杆的一端为与所述阀芯抵接的阀座,所述第一阀杆的另一端能与所述第二阀杆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阀杆上靠近所述输出腔的位置以及所述第二阀杆上靠近所述第三压力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密封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进行多级压力输出的中继阀,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二压力腔内的所述第一阀杆上套设有第一回位弹簧,所述第一回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板面和所述阀体的内壁抵接,以推动所述第一膜板式活塞复位。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进行多级压力输出的中继阀,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四压力腔内的所述第二阀杆上套设有第二回位弹簧,所述第二回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五板面和所述阀体的内壁抵接,以推动所述第二膜板式活塞复位。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进行多级压力输出的中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与所述阀体的内壁之间能形成进气阀口,移动所述阀芯能使所述输出腔与所述总风压力腔连通;所述阀芯与所述第一阀杆之间能形成出气阀口,移动所述阀芯能使所述输出腔与外部连通。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进行多级压力输出的中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腔与所述第一压力腔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压力腔与所述第三压力腔之间分别通过多个第一弹性密封件进行分隔,各所述第一弹性密封件的两端分别嵌入所述第一膜板式活塞的内部和所述阀体的内部;所述第四压力腔与所述第五压力腔之间通过多个第二弹性密封件进行分隔,各所述第二弹性密封件的两端分别嵌入所述第二膜板式活塞的内部和所述阀体的内部。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进行多级压力输出的中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上套设有第三回位弹簧,所述第三回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阀芯上形成的凸台和所述阀体的内壁抵接,以推动所述阀芯复位。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进行多级压力输出的中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设置有总风进气通道和输出通道,所述总风进气通道和所述输出通道分别与所述总风压力腔和所述输出腔连通。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进行多级压力输出的中继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凯蔡田金哲王群伟伊松年樊贵新谷友泉韩朝霞满洪海金宇智郑林祺陈笑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纵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铁科纵横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