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有机发光材料及其在OLED器件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
,具体公开了一种金属有机发光材料,同时还公开了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自1987年,C.W.Tang和S.A.VanSlyke实现首个薄层OLED,以及J.Kido等在1993 年制备了首个白光OLED以来,OLED被认为是未来固态显示与照明最有潜力的替代者,无论是电致发光材料还是器件结构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与有机电致荧光材料相比,磷光过渡金属配合物可以同时利用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有效增加器件的电致发光效率,其理论内量子效率可达100%,而荧光OLEDs只能达到25%。所以,磷光OLEDs是一种重要的商用OLED显示器技术。
[0003]OLED通常由多个数纳米至数十纳米有机功能层有序构成,主要有透明金属氧化物阳极,如氧化铟锡(ITO)、空穴传输层(HTL)、发光层(EML)、电子传输层(ETL)以及金属阴极等。其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过程,在外加直流电源驱动下,空穴和电子分别同时经过阳极和阴极注入,然后通过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材料的可逆氧化还原过程实现载流子的持续稳定传输,最终空穴和电子同时注入到发光层,进一步通过发光材料的辐射退激实现器件的电致发光。对于磷光有机发光二极管来说,为了抑制磷光发光材料自身的三线态
‑
三线态湮灭效应(TTA),通常磷光发射材料都是作为客体掺杂材料,并分散在合适的主体材料中,此外,主体材料还承担着载流子传输和磷光发射体的能量给体作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有机发光材料,具有如通式(Ⅰ)所示的结构:式(Ⅰ)中,n为1、2或3;m为0、1、2、3或4;p为0或1;q为1或2;式(Ⅰ)中,Y选自O、S或Se;式(Ⅰ)中,A选自下述式(A)所示的结构:式(A)中,k为1或2,R
a
代表单取代基至最大允许个数的取代基团,R
a
选自氢、氘、氟原子、三氟甲基、甲基、硅甲基、三甲基硅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异丁基、叔丁基、氘代甲基、氘代乙基、氘代丙基、氘代异丁基、氘代叔丁基、苯基、萘基、蒽基、氘代苯基、氘代萘基、氘代蒽基中的一种;式(Ⅰ)中,X1、X2、X3、X4、X5、X6、X7和X8各自独立地选自C、CR或N;R1、R分别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C1~C20链状烷基、C3~C20环烷基、C1~C20烷氧基、C6~C60芳氧基、C1~C20烷硅基、C6~C60芳基、C3~C60杂芳基、C1~C20氘代链状烷基、C3~C20氘代环烷基、C1~C20氘代烷氧基、C6~C60氘代芳氧基、C1~C20氘代烷硅基、C6~C60氘代芳基、C3~C60氘代杂芳基、氟代C1~C20链状烷基、氟代C3~C20环烷基、氟代C1~C20烷氧基、氟代C6~C60芳氧基、氟代C1~C20烷硅基、氟代C6~C60芳基、氟代C3~C60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当R1为多个时,相邻的两个R1之间连接成环或不连接成环;当R1为C6~C60芳基或C3~C60杂芳基时,R1与母核单键连接或稠合连接;相邻的两个R之间连接成环或不连接成环;式(Ⅰ)中,L为一价二配位阴离子,其中键接原子M、N分别独立地选自氮原子或碳原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有机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式(Ⅰ)中,X1、X2、X3和X4中的至少一个为C,和/或,X5、X6、X7和X8中的至少一个为C;或者,式(Ⅰ)中,X1、X2、X3、X4、X5、X6、X7和X8各自独立地选自C或CR。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有机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具有如通式(
Ⅰ‑
1)所示的结构:
式(
Ⅰ‑
1)中,Y为O、S或Se;n为1或2;m、p、q的定义与在式(Ⅰ)中的定义相同;A、R1、X3、X4、X5、X6、X7和X8的定义与在式(Ⅰ)中的定义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所述的金属有机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R1、R分别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叔丁基、环戊基、环己基、4
‑
异丙基环戊基、氘代甲基、氘代乙基、氘代丙基、苯基、联苯基、苯并基、苯并呋喃基、萘基、蒽基、氘代苯基、氘代萘基、氘代蒽基中的一种;所述L为一价双齿阴离子配体;优选L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吡啶基,当L具有取代基团时,该取代基团选自氘、卤素、氰基、硝基、羟基、氨基、醛基、酯基、C1~C30的链状烷基、C1~C30的烷氧基、C3~C20的环烷基、C3~C20的杂环烷基、C6~C60的芳基、C3~C60的杂芳基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所述的金属有机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式(A)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下式A1、A2、A3、A4或A5中的任一种:式A1、A2、A3和A5中的—*代表与式(Ⅰ)单键连接的位点,式A4中的—*—*—代表与式(Ⅰ)稠合连接的位置:当式A1、A2、A3、A4、A5中有取代基时,所述取代基选自氘、氟原子、三氟甲基、甲基、硅甲基、三甲基硅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异丁基、叔丁基、氘代甲基、氘代乙基、氘代丙基、氘代异丁基、氘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洁,石志亮,段陆萌,张小玲,呼建军,曹占广,杭德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燕化集联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