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6807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5: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其中,该空调器室内机包括贯流风机和送风蜗壳,其中,送风蜗壳包括风机段和风道段。送风蜗壳从贯流风机的外周向室内机的送风口延伸设置,并限定出送风风道。风机段沿贯流风机的外周朝向送风口延伸。风道段的第一侧枢转地设置于风机段的延伸端,其第二侧朝向送风口延伸,配置为在朝向和背向送风风道之间转动,以改变送风风道的宽度。风道段能朝向和背向送风风道转动,以改变送风风道的宽度。贯流风机的转速降低时,风道段朝向送风风道转动,以使送风风道的宽度下降。这能强制的删除送风风道内的回流区,避免空调器室内机产生噪音。避免空调器室内机产生噪音。避免空调器室内机产生噪音。

In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of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贯流风机运行时,随着贯流风机的转速的变化,贯流风机包括稳定的工作区间和不稳定的工作区间。在稳定的工作区间内,送风风道的出风量与贯流风机的转速为线性关系。随着贯流风机的转速降低,贯流风机进入不稳定的工作区间,送风风道的出风量会非线性地急剧下降。这时空调器出现不连续的喘息现象,也可能会发生倒吸风。
[0003]为了满足人们对空调器不同出风量的需求,贯流风机会在低速下运行,这时,空调器的噪音会比较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在某些情况下,比如睡眠或者学习,人们对于空调器的噪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空调器不同的使用场景,这就需要降低空调器在低出风量下的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包括:
[0006]贯流风机;
[0007]送风蜗壳,从贯流风机的外周向室内机的送风口延伸设置,并限定出送风风道,并且送风蜗壳包括:
[0008]风机段,沿贯流风机的外周朝向送风口延伸;
[0009]风道段,其第一侧枢转地设置于风机段的延伸端,其第二侧朝向送风口延伸,配置为在朝向和背向送风风道之间转动,以改变送风风道的宽度。
[0010]可选地,送风蜗壳还包括:
[0011]固定段,设置于送风口处,在风道段背向送风风道转动至使送风风道最宽的第一位置时,与风道段的第二侧相接。
[0012]可选地,固定段与风道段的第二侧相接时,风机段、风道段与固定段形成完整连续的第一风道壁。
[0013]可选地,送风蜗壳还包括:
[0014]行程段,设置于风道段的第二侧,背向送风风道伸出;
[0015]搭接部,设置于行程部,当风道段朝向送风风道转动至送风风道最窄的第二位置时,搭接于固定段上以固定风道段。
[0016]可选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
[0017]第一摆叶,沿送风口的长度方向枢转地设置于送风口处,当风道段转动至第二位置时,配置为至少抵触风道段的第二侧以支撑风道段。
[0018]可选地,当风道段转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摆叶转动至使其叶面与风道段和风机
段形成完整连续的第二风道壁。
[0019]可选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
[0020]多个第二摆叶,分别沿送风口的长度方向枢转地设置于送风口处,配置为受控地独立转动至预设位置以使送风风道的气流均匀。
[0021]可选地,固定段从送风口逐渐朝向风道内倾斜延伸。
[0022]可选地,风道段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时,风道段转过的角度范围是18
°
至25
°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如上任一项的空调器室内机。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其中,该空调器室内机包括贯流风机和送风蜗壳,其中,送风蜗壳包括风机段和风道段。送风蜗壳从贯流风机的外周向室内机的送风口延伸设置,并限定出送风风道。风机段沿贯流风机的外周朝向送风口延伸。风道段的第一侧枢转地设置于风机段的延伸端,其第二侧朝向送风口延伸,配置为在朝向和背向送风风道之间转动,以改变送风风道的宽度。风道段能朝向和背向送风风道转动,以改变送风风道的宽度。贯流风机的转速降低时,风道段朝向送风风道转动,以使送风风道的宽度下降。这能强制的删除送风风道内的回流区,避免空调器室内机产生噪音。
[0025]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26]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0027]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示意图;
[0028]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剖面图;
[0029]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剖面图;
[0030]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中贯流风机高转速下的仿真图;
[0031]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中贯流风机中转速下的仿真图;
[0032]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中贯流风机低转速下的仿真图;
[0033]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中送风风道变窄的仿真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剖面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剖面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中贯流风机高转速下的仿真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中贯流风机中转速下的仿真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中贯流风机低转速下的仿真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中送风风道变窄的仿真图。
[0035]如图4至图6所示,在仿真图中,送风风道310内的浅灰区表示气流比较均匀,送风
风道310内的黑色区域表示喘息区,也即回流区。贯流风机200的转速降低时,送风风道310内会出现回流区,回流区会导致空调器室内机10产生噪音。如图4所示,贯流风机200的转速较高,这时送风风道310内大部分区域的气流比较均匀,回流区较小。如图5所示,贯流风机200的转速中等,送风风道310内的回流区的面积有所增加。如图6所示,贯流风机200低转速运行,送风风道310内的回流区的面积进一步增加。专利技术人发现,随着贯流风机200的转速降低,送风风道310内的回流区的面积逐步增加,这会导致空调器室内机10的噪声越来越大。
[0036]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10,该空调器室内机10包括贯流风机200和送风蜗壳300,其中,送风蜗壳300包括风机段320和风道段330。送风蜗壳300从贯流风机200的外周向室内机的送风口100延伸设置,并限定出送风风道310。风机段320沿贯流风机200的外周朝向送风口100延伸。风道段330的第一侧枢转地设置于风机段320的延伸端321,其第二侧朝向送风口100延伸,配置为在朝向和背向送风风道310之间转动,以改变送风风道310的宽度。
[0037]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的类型不做限定,例如,空调器可以是壁挂式空调器或者立式空调器。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中的空调器为立式空调器。在本实施例中,以立式空调器为例进行说明。
[0038]贯流风机200又叫横流风机,贯流风机200的形状一般为圆筒形。贯流风机200的叶轮为多叶式,具有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贯流风机;送风蜗壳,从所述贯流风机的外周向所述室内机的送风口延伸设置,并限定出送风风道,并且所述送风蜗壳包括:风机段,沿所述贯流风机的外周朝向所述送风口延伸;风道段,其第一侧枢转地设置于所述风机段的延伸端,其第二侧朝向所述送风口延伸,配置为在朝向和背向所述送风风道之间转动,以改变所述送风风道的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中,所述送风蜗壳还包括:固定段,设置于所述送风口处,在所述风道段背向所述送风风道转动至使所述送风风道最宽的第一位置时,与所述风道段的第二侧相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中,所述固定段与所述风道段的第二侧相接时,所述风机段、所述风道段与所述固定段形成完整连续的第一风道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中,所述送风蜗壳还包括:行程段,设置于所述风道段的第二侧,背向所述送风风道伸出;搭接部,设置于所述行程部,当所述风道段朝向所述送风风道转动至所述送风风道最窄的第二位置时,搭接于所述固定段上以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宝王晓刚王永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