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棘胸蛙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26556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棘胸蛙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棘胸蛙内脏洗净、冷冻24~36h,解冻至常温后,置于浸泡液中浸泡,过滤后磨成蛙浆;向蛙浆加入蛙浆质量2.5~3.5倍的去离子水,加热,保温20~30min;将加热后的蛙浆冷却,加入复合酶酶解8~12h,加热灭酶,过滤,得到棘胸蛙酶解液;将棘胸蛙酶解液,浓缩果蔬汁,酸枣仁,红糖,牛磺酸,γ

A kind of Acanthopanax oral liquid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棘胸蛙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棘胸蛙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棘胸蛙,隶属蛙科、棘蛙属,俗称石蛙、石鸡等,棘胸蛙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丰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以及富含钙、硒等矿物质,有“百蛙之王”的美誉。《本草纲目》中记载“石蛙主治小儿痨瘦、疳疾、病后虚弱、产妇尤佳”。因棘胸蛙兼具食用、药用的双重价值,又被称为“山泉中的活人参”。目前棘胸蛙的食用仅鲜食一项,产品单一。此外,棘胸蛙内脏一直无法得到利用,经常被食用者遗弃,造成营养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棘胸蛙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04]将棘胸蛙内脏洗净、冷冻24~36h,解冻至常温后,置于浸泡液中浸泡8~10h,过滤后磨成蛙浆;向蛙浆加入蛙浆质量2.5~3.5倍的去离子水,加热至90~95℃,保温20~30min;所述浸泡液包括淘米水、薄荷、茶多酚、柠檬汁、茶树油和酒精;
[0005]将加热后的蛙浆冷却至40~60℃,加入质量分数为0.2%~1.5%的复合酶酶解8~12h,加热灭酶,过滤,得到棘胸蛙酶解液;
[0006]按照质量分数计,将15%~30%的棘胸蛙酶解液,1%~5%的浓缩果蔬汁,1%~5%的酸枣仁,1%~5%的红糖,0.5%~3%的牛磺酸,0.2~1%的γ

氨基丁酸,0.1%~1%的柠檬酸,0.1~0.8%的胶原蛋白肽、0.1%~0.5%的透明质酸钠、0.25%的人参、0.01%~0.02%的维生素E、 0.01%~0.02%的维生素B6混合,所有组分之和为100%,搅拌均匀,将配好的料液过滤后灌装,121℃,灭菌15min,即得棘胸蛙口服液。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棘胸蛙口服液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棘胸蛙内脏处理成小分子多肽物,作为口服液的主原料,其易被人体利用吸收,可提高免疫力,从而减少棘胸蛙加工废弃物,实现对棘胸蛙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加工。
[0008]可选地,所述复合酶包括木瓜蛋白酶、胰酶、风味蛋白酶和磷脂酶A1。
[0009]可选地,所述复合酶包括45%的木瓜蛋白酶、25%的胰酶、20%的风味蛋白酶和10%磷脂酶A1。
[0010]可选地,所述浸泡液包括100份的淘米水、2~8份的薄荷、8份的茶多酚、3~5份的柠檬汁、1~2份的茶树油和1~2份的酒精。
[0011]可选地,浸泡时,浸泡液保温在45~55℃。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棘胸蛙口服液。该口服液将棘胸蛙内脏处理成小分子多肽物,作为口服液的主原料,其易被人体利用吸收,可提高免疫力,从而减少棘胸蛙加工废弃物,实现对棘胸蛙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加工。
[0013]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
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4]附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口服液对小鼠脾指数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应理解,本专利技术提到的一个或多个方法步骤并不排斥在所述组合步骤前后还存在其他方法步骤或在这些明确提到的步骤之间还可以插入其他方法步骤;还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且,除非另有说明,各方法步骤的编号仅为鉴别各方法步骤的便利工具,而非为限制各方法步骤的排列次序或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的情况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16]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且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17]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试材皆为普通市售品,皆可于市场购得。
[0018]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木瓜蛋白酶(酶活≥10万U/g)、胰酶(酶活≥4000U/g)、风味蛋白酶(酶活≥3万U/g)由南宁东恒华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磷脂酶A1(酶活≥10万U/g)由四川康百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0019]下面参考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描述性的,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0]实施例1
[0021]预处理:收集棘胸蛙内脏,清洗干净,冷冻24h,解冻至常温后,置于55℃的浸泡液中浸泡12h,过滤后磨成蛙浆;向蛙浆中加入蛙浆质量2.5倍的去离子水,加热至95℃,保温20min。其中,浸泡液中各原料的重量份占比如下:淘米水100份、薄荷2份、茶多酚8份、柠檬汁3份、茶树油1份、酒精2份。
[0022]酶解:将加热后的蛙浆冷却至60℃,加入质量分数为0.1%的复合酶酶解10h,加热灭酶,用80目筛过滤后,去掉滤渣,制得棘胸蛙酶解液。其中,复合酶为45%的木瓜蛋白酶、 25%的胰酶、20%的风味蛋白酶、10%的磷脂酶A1。
[0023]调配:按照质量份数计,将15%的棘胸蛙酶解液,5%的浓缩果蔬汁,3%的酸枣仁,5%的红糖,1%的牛磺酸,0.8%的γ

氨基丁酸,1%的柠檬酸,0.4%的胶原蛋白肽、0.3%的透明质酸钠、0.25%的人参(人工种植)、0.01%的维生素E、0.01%的维生素B6(盐酸吡哆醇),余量为水,混合,搅拌均匀,将配好的料液经160目不锈钢滤网过滤后灌装,121℃,灭菌 15min,即得棘胸蛙口服液。
[0024]实施例2
[0025]预处理:收集棘胸蛙内脏,清洗干净,冷冻24h,解冻至常温后,置于45℃的浸泡液中浸泡10h,过滤后磨成蛙浆;向蛙浆中加入蛙浆质量3倍的去离子水,加热至90℃,保温30min。其中,浸泡液中各原料的重量份占比如下:淘米水100份、薄荷8份、茶多酚 8份、柠檬
汁5份、茶树油2份、酒精1份。
[0026]酶解:将加热后的蛙浆冷却至55℃,加入质量分数为0.08%的复合酶酶解8h,加热灭酶,用100目筛过滤后,去掉滤渣,制得棘胸蛙酶解液。其中,复合酶为45%的木瓜蛋白酶、25%的胰酶、20%的风味蛋白酶、10%的磷脂酶A1。
[0027]调配:按照质量份数计,将25%的棘胸蛙酶解液,4%的浓缩果蔬汁,3%的酸枣仁,3%的红糖,0.8%的γ

氨基丁酸,0.8%的柠檬酸,0.4%的胶原蛋白肽、0.3%的透明质酸钠、0. 15%的人参(人工种植)、0.03%的牛磺酸、0.01%的维生素E、0.01%的维生素B6(盐酸吡哆醇),余量为水,混合,搅拌均匀,将配好的料液经160目不锈钢滤网过滤后灌装,121℃,灭菌15min,即得棘胸蛙口服液。
[0028]试验例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棘胸蛙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棘胸蛙内脏洗净、冷冻24~36h,解冻至常温后,置于浸泡液中浸泡8~10h,过滤后磨成蛙浆;向蛙浆加入蛙浆质量2.5~3.5倍的去离子水,加热至90~95℃,保温20~30min;所述浸泡液包括淘米水、薄荷、茶多酚、柠檬汁、茶树油和酒精;将加热后的蛙浆冷却至40~60℃,加入质量分数为0.2%~1.5%的复合酶酶解8~12h,加热灭酶,过滤,得到棘胸蛙酶解液;按照质量分数计,将15%~30%的棘胸蛙酶解液,1%~5%的浓缩果蔬汁,1%~5%的酸枣仁,1%~5%的红糖,0.5%~3%的牛磺酸,0.2~1%的γ

氨基丁酸,0.1%~1%的柠檬酸,0.1~0.8%的胶原蛋白肽、0.1%~0.5%的透明质酸钠、0.25%的人参、0.01%~0.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张铃玉李钰琦林丽婷苏德锦邓凝刘文亮吴达仁周永波苏进全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泉州锦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健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