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广漆漆膜干燥时间的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26475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广漆漆膜干燥时间的计算方法,涉及古建筑木结构的涂饰施工技术领域。针对广漆漆膜干燥时间的测定较多地依赖于测定装置,且测定方法也较为繁琐,影响了广漆涂装工程的施工效率的问题。步骤:获得不同成分配比的广漆在不同温湿度环境下的表干时间和实干时间,分别得出表干时间和实干时间与温度、相对湿度之间的拟合公式,选定广漆配比,将实际测得的温度及相对湿度结合相对应的拟合公式计算出广漆漆膜的表干时间和实干时间。式计算出广漆漆膜的表干时间和实干时间。式计算出广漆漆膜的表干时间和实干时间。

A calculation method of drying time of wide lacquer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广漆漆膜干燥时间的计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古建筑木结构的涂饰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广漆漆膜干燥时间的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广漆是利用生漆与聚合桐油(下文简称“桐油”)的共聚性,按照特定比例混合制成的共聚物涂料。广漆不仅能减少生漆的使用量,降低成本,而且干燥后的漆膜较生漆更加丰满、透明、抗水、防腐、附着力强、经久耐用,因而,其广泛应用于仿古典建筑与古典建筑修缮等工程。
[0003]广漆漆膜的干燥性能以干燥时间来表述,干燥时间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厚度的漆膜从液态达到干燥状态的时间,它分为表干时间和实干时间。表干时间是指表层成膜的时间,实干时间是指全部形成固体涂膜的时间。对于古典建筑涂装施工来说,过长的干燥时间易使涂层粘上灰尘、杂质等,影响其外观和性能,并且占用生产场地,延长施工周期,而干燥时间过短则易造成漆膜粗糙,影响流平。
[0004]目前,对于广漆漆膜干燥时间的研究多集中于干燥时间的测定方法与测定装置,干燥时间的测定较多依赖于测定装置,且测定方法也较为繁琐,影响了广漆涂装工程的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目前广漆漆膜干燥时间的测定较多地依赖于测定装置,且测定方法也较为繁琐,影响了广漆涂装工程的施工效率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广漆漆膜干燥时间的计算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广漆漆膜干燥时间的计算方法,步骤如下:
[0007]S1:选用三种不同配比的广漆在不同温度、相对湿度条件下进行漆膜干燥试验,分别记录不同配比、不同温度及相对湿度条件下的试验数据,广漆的生漆与桐油的质量配比分别为4:6、5:5或6:4;
[0008]S2:根据不同温度、相对湿度条件下三种配比的广漆漆膜的表干时间、实干时间数据,分别拟合得出表干时间与温度、相对湿度的公式(1),实干时间与温度、相对湿度的关系式,即公式(2);
[0009][0010][0011]式中:t
表干1
表示生漆与桐油的质量配比为4:6时的表干时间,t
表干2
表示生漆与桐油的质量配比为5:5时的表干时间,t
表干3
表示生漆与桐油的质量配比为6: 4时的表干时间,t
实干1
表示生漆与桐油的质量配比为4:6时的实干时间,t
实干2
表示生漆与桐油的质量配比为5:5时的实干时间,t
实干3
表示生漆与桐油的质量配比为6:4时的实干时间,单位为h;
[0012]T表示温度,单位为℃;
[0013]表示相对湿度,单位为%RH。
[0014]本专利技术的广漆漆膜干燥时间的计算方法,首先,获得三种常用配比的广漆在不同温湿度环境下的表干时间和实干时间,建立广漆漆膜在不同温湿度环境下表干时间和实干时间的拟合函数;在实际工程中选定广漆配比,通过广漆在干燥过程中实际测得的温度及相对湿度,由拟合函数计算得出广漆漆膜对应的表干时间和实干时间,从而科学、精确、高效、低成本地确定广漆在不同干燥环境下的干燥时间,无需试验设备介入,便于施工人员预判漆膜在各种干燥条件下的干燥时间,并能够根据干燥时间更有效率地安排后续的施工工序,提高古典建筑广漆涂装工程的施工质量及整体的施工效率,另外,由于上述拟合函数是根据古建筑木结构涂饰施工中广漆常用的三种配比的试验数据计算得出,适用性强,对涂饰施工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0015]进一步,它还包括步骤S3,确定广漆中生漆和桐油的质量配比,选用公式 (1)和公式(2)中与生漆和桐油的质量配比相对应的计算公式,在所述计算公式中代入测得的温度、相对湿度的实际数值,分别计算得出广漆的表干时间和实干时间。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广漆表干时间与温度、相对湿度的试验数据拟合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广漆实干时间与温度、相对湿度的试验数据拟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19]本实施例以广漆为研究对象,由于在古典建筑涂饰施工过程中,广漆漆膜的表干时间、实干时间与广漆的成分配比、干燥过程的温湿度条件密切相关,广漆干燥时间的确定对后续施工工序有重要影响,已有文献分别记载了漆膜表干时间和实干时间的测定方法,并未建立广漆漆膜表干时间和实干时间关于漆膜干燥时的温湿度环境与漆膜成分配比之间的联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核心思想在于:分别建立不同配比广漆的表干时间和实干时间与温度、相对湿度之间的拟合公式,将实际干燥过程中的温湿度数据结合相应的拟合公式推导计算出广漆的表干时间和实干时间。
[0020]实施例1
[0021]下面结合图1至图2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广漆漆膜干燥时间的计算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22]S1:选用实际涂饰工程中广漆常用的三种配比,即生漆与桐油的质量配比分别为4:6、5:5或6:4,在不同温度、相对湿度条件下进行漆膜干燥试验,分别记录不同配比、不同温度及相对湿度条件下的试验数据;
[0023]S2:如图1所示,根据不同温度、相对湿度条件下三种配比的广漆漆膜的表干时间、实干时间数据,以温度、相对湿度为x轴和y轴,以表干时间为z 轴,绘制表干时间与温度、相对湿度的试验数据拟合图,并得出表干时间与温度、相对湿度的关系式,即公式(1),如图2所示,以温度、相对湿度为x轴和y轴,以实干时间为z轴,绘制实干时间与温度、相对湿度的试验数据拟合图,并得出实干时间与温度、相对湿度的关系式,即公式(2);
[0024][0025][0026]式中:t
表干1
表示生漆与桐油的质量配比为4:6时的表干时间,t
表干2
表示生漆与桐油的质量配比为5:5时的表干时间,t
表干3
表示生漆与桐油的质量配比为6: 4时的表干时间,t
实干1
表示生漆与桐油的质量配比为4:6时的实干时间,t
实干2
表示生漆与桐油的质量配比为5:5时的实干时间,t
实干3
表示生漆与桐油的质量配比为6:4时的实干时间,单位为h;
[0027]T表示温度,单位为℃;
[0028]表示相对湿度,单位为%RH。
[0029]本专利技术的广漆漆膜干燥时间的计算方法,首先,获得三种常用配比的广漆在不同温湿度环境下的表干时间和实干时间,建立广漆漆膜在不同温湿度环境下表干时间和实干时间的拟合函数;在实际工程中选定广漆配比,通过广漆在干燥过程中实际测得的温度及相对湿度,由拟合函数计算得出广漆漆膜对应的表干时间和实干时间,从而科学、精确、高效、低成本地确定广漆在不同干燥环境下的干燥时间,无需试验设备介入,便于施工人员预判漆膜在各种干燥条件下的干燥时间,并能够根据干燥时间更有效率地安排后续的施工工序,提高古典建筑广漆涂装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广漆漆膜干燥时间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S1:选用三种不同配比的广漆在不同温度、相对湿度条件下进行漆膜干燥试验,分别记录不同配比、不同温度及相对湿度条件下的试验数据,广漆的生漆与桐油的质量配比分别为4:6、5:5或6:4;S2:根据不同温度、相对湿度条件下三种配比的广漆漆膜的表干时间、实干时间数据,分别拟合得出表干时间与温度、相对湿度的公式(1),实干时间与温度、相对湿度的关系式,即公式(2);即公式(2);式中:t
表干1
表示生漆与桐油的质量配比为4:6时的表干时间,t
表干2
表示生漆与桐油的质量配比为5:5时的表干时间,t
表干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振华许鹏尹婷婷苏冠男刘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