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长软性模具辅助成型工型梁的端头封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261072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细长软性模具辅助成型工型梁的端头封装方法,取消软性模具与金属工装间橡胶和密封胶条填充,先在工型梁零件左右侧的软性模具间隙填充密封胶条,且该密封胶条延及软性模具端头底部的悬空,形成密封胶支撑;再在软性模具的端头部分的表面均匀铺贴密封胶条,且在密封胶支撑的底部也铺贴密封胶条,将软性模具与工型梁零件及金属成型工装之间完全密封;最后在铺贴的密封胶条表面放置隔离膜、透气毡及真空袋,且真空袋根据密封胶条的位置密封,并进行抽真空压实密封胶条。大大减少密封胶条与橡胶的用量,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消除了爆袋风险,提高零件的生产合格率,方案简单,效果却好,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An end packaging method of I-beam assisted by slender soft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细长软性模具辅助成型工型梁的端头封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细长软性模具辅助成型工型梁的端头封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工型梁又称工字梁,是复合材料制件中较为常见的加强结构件,其分为等截面工字梁和变截面工字梁等结构形式,其结构特点通常为尺寸较大、壁厚较薄、部分工字梁制件还带有双曲面结构。
[0003]目前,业内基于热压罐工艺的成型方法基本为金属芯模成型或软性模具辅助金属模具成型。在软性模具辅助金属模具成型时,原有的端头封装方案是在软性模具和金属成型工装间隙间填充橡胶和密封胶条达到软性模具与金属工装连接,防止软性工装变形作用。然而,该方法填充软性模具与金属工装间的间隙时,会消耗大量的密封胶条和橡胶,而该两种材料的价格高昂,不利于降本增效;而且该方法所用的橡胶块不能有效的与金属工装底板保持齐平,易导致软性模具的变形,增加软性模具和零件报废风险;此外,用于工字梁成型的软性模具是复合材料制成的软性细长筒型制件,在软性模具与金属工装间填充橡胶和密封胶条的方式,若密封胶条未填充实,固化打压时,容易出现受压力影响密封胶条被压力打穿形成通道产生爆袋的情况,导致零件生产不合格。因此,需要一种有效的端头封装方法以解决软性模具变形及降本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细长软性模具辅助成型工型梁的端头封装方法,取消橡胶和密封胶条填充,仅铺贴密封胶条后直接封装,节约成本的同时提高零件的生产合格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细长软性模具辅助成型工型梁的端头封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工装组装:将工型梁零件的各部件及模具按要求组装,软性模具的端头部分长于工型梁零件的上下部分的刚性工装,且软性模具的端头底部悬空,且工型梁零件左右侧的软性模具间存在间隙;2)填充密封胶条:在工型梁零件左右侧的软性模具之间填充密封胶条,且该密封胶条延及软性模具端头底部的悬空,形成密封胶支撑;3)铺贴密封胶条:在软性模具的端头部分的表面均匀铺贴密封胶条,且在密封胶支撑的底部也铺贴密封胶条,将软性模具与工型梁零件及刚性工装之间完全密封;4)封装压实:在铺贴的密封胶条表面放置隔离膜、透气毡及真空袋,且真空袋根据密封胶条的位置密封,并进行抽真空压实密封胶条,即可。
[0005]前述的细长软性模具辅助成型工型梁的端头封装方法,步骤1)中,所述工型梁零件的各部件及模具的组装过程为:先将用于制作工型梁梁底的复合材料料片铺贴在刚性工装底板上,然后将铺贴了工型梁梁身复合材料料片的左、右侧软性模具按要求定位组合在梁底复合材料料片上,软性模具的端头部分长于铺贴的工型梁梁身复合材料料片长度;左、
右侧软性模具定位完成后,将工型梁梁顶板料片定位在左、右侧软性模具的上方,最后将刚性工装组合模。
[0006]前述的细长软性模具辅助成型工型梁的端头封装方法,步骤1)中,所述软性模具的端头部分长于工型梁零件的上下部分刚性工装的长度为20~200mm。
[0007]前述的细长软性模具辅助成型工型梁的端头封装方法,步骤2)中,所述填充密封胶条的顺序为:先自工型梁零件的端部向外填充,然后将软性模具的端部密封胶条与真空袋贴合,最后再进行软性模具下部的密封处理。
[0008]前述的细长软性模具辅助成型工型梁的端头封装方法,步骤3)中,所述软性模具的端头部分的表面铺贴密封胶条的厚度为2~15m。
[0009]前述的细长软性模具辅助成型工型梁的端头封装方法,步骤3)中,所述在密封胶支撑的底部也铺贴密封胶条的厚度2~10mm。
[0010]前述的细长软性模具辅助成型工型梁的端头封装方法,步骤4)中,所述封装压实的具体过程为:先在整个成型工装的表面放置隔离膜,再放置透气毡,最后放置真空袋,真空袋放置完毕后通过密封胶条进行再次密封。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封装方法取消软性模具与金属工装间橡胶和密封胶条填充,大大减少密封胶条与橡胶的用量,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
[0012]2)本专利技术封装方法,消除了因密封胶条未填充实而产生的爆袋风险,提高零件的生产合格率;3)本专利技术封装方法,减少软性模具变形的风险,同时增加零件合格率,减少软性模具重制带来的制造成本;4)本专利技术封装方法,方案简单,效果却出乎预料的好,既解决了填充橡胶和密封胶条导致工件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又提升了零件成型的合格率,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细长软性模具辅助成型工型梁的端头封装方法的成型工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成型工装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成型工装侧视图;图4为原端头封装方案封装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端头封装方法封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亦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等同变化。但是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15]本实施例是一种细长软性模具辅助成型工型梁的端头封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工装组装:将工型梁零件的各部件及模具按要求组装,如图1至图3所示,软性模具的端头部分长于工型梁零件的上下部分工装,且软性模具的端头底部悬空,且工型梁零件左右侧的软性模具间存在间隙;所述工型梁零件的各部件及模具的组装过程为:首先将用于制作工型梁梁底的复合材料料片铺贴在刚性工装底板上,然后将铺贴了工型梁梁身复合材料料片的左、右侧软性模具按要求定位组合在梁底复合材料料片上,软性模具的端头部分长于铺贴的工型梁梁身复合材料料片长度;左、右侧软性模具定位完成后,将工型梁梁顶板料片定位在左、右侧软性模具的上方,最后将刚性工装组合模。
[0016]2)填充密封胶条:在工型梁零件左右侧的软性模具之间填充密封胶条,且该密封胶条延及软性模具端头底部的悬空,形成密封胶支撑;所述填充密封胶条的顺序为先自工型梁零件的端部向外填充,然后将软性模具的端部密封胶条与真空袋贴合,最后再进行软性模具下部的密封处理。
[0017]3)铺贴密封胶条:在软性模具的端头部分的表面均匀铺贴密封胶条,且在密封胶支撑的底部也铺贴密封胶条,将软性模具与工型梁零件及金属成型工装之间完全密封;所述软性模具的端头部分的表面铺贴密封胶条的厚度2~15m;所述在密封胶支撑的底部铺贴的密封胶条的厚度2~10mm。
[0018]4)封装压实:先在整个成型工装的表面放置隔离膜,再放置透气毡,最后放置真空袋,真空袋放置完毕后通过密封胶条进行再次密封,即可。
[0019]本专利技术封装方法直接取消软性模具与金属工装间橡胶和密封胶条填充,大大减少密封胶条与橡胶的用量,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且消除了密封胶条未填充实而产生的爆袋风险,提高零件的生产合格率,并减少软性模具变形的风险,同时增加零件合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长软性模具辅助成型工型梁的端头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工装组装:将工型梁零件的各部件及模具按要求组装,软性模具的端头部分长于工型梁零件的上下部分的刚性工装,且软性模具的端头底部悬空,且工型梁零件左右侧的软性模具间存在间隙;2)填充密封胶条:在工型梁零件左右侧的软性模具之间填充密封胶条,且该密封胶条延及软性模具端头底部的悬空,形成密封胶支撑;3)铺贴密封胶条:在软性模具的端头部分的表面均匀铺贴密封胶条,且在密封胶支撑的底部也铺贴密封胶条,将软性模具与工型梁零件及刚性工装之间完全密封;4)封装压实:在铺贴的密封胶条表面放置隔离膜、透气毡及真空袋,且真空袋根据密封胶条的位置密封,并进行抽真空压实密封胶条,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长软性模具辅助成型工型梁的端头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工型梁零件的各部件及模具的组装过程为:先将用于制作工型梁梁底的复合材料料片铺贴在刚性工装底板上,然后将铺贴了工型梁梁身复合材料料片的左、右侧软性模具按要求定位组合在梁底复合材料料片上,软性模具的端头部分长于铺贴的工型梁梁身复合材料料片长度;左、右侧软性模具定位完成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丽萍马秀菊孙成仲睿姚博卿吴青青王涛姚海涛邵雷华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海鹰镇江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