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烯基苯酞和丁基苯酞在防治作物白绢病上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60599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丁烯基苯酞和丁基苯酞在防治作物白绢病上的应用,混合药剂包括丁烯基苯酞、丁基苯酞和辅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上述内容的丁烯基苯酞和丁基苯酞在防治作物白绢病上的应用,丁烯基苯酞和丁基苯酞对齐整小核菌具有优秀的抑菌活性。秀的抑菌活性。

Application of butylenyl phthalide and butylphthalide in the control of crop white silk dise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丁烯基苯酞和丁基苯酞在防治作物白绢病上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农药
,特别是涉及丁烯基苯酞和丁基苯酞在防治作物白绢病上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关于丁烯基苯酞和丁基苯酞对植物病原真菌生物活性的研究还相对有限。丁基苯酞,又名3

丁基

1(3H)

异苯并呋喃酮、芹菜甲素,其主要负责芹菜的香味和味道。已有研究表明,丁烯基苯酞和丁基苯酞对立枯丝核菌、油菜菌核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棉花枯萎病菌和稻瘟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但还未有人研究丁烯基苯酞、丁基苯酞对齐整小核菌的生物活性和对作物白绢病的控制效果。
[0003]齐整小核菌寄主广泛,可侵染500多种植物,导致受侵染植株变黄、枯萎,根茎部变褐、腐烂。尤其是由齐整小核菌引起的花生、辣椒和魔芋的白绢病已成为当前制约其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该病原菌产生的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5

8年,较难防治。2020年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将花生白绢病列为河南省二类病虫害名录。更严重的是,齐整小核菌寄主范围仍在扩大。在2019

2020 两年间,我国相继首次报道齐整小核菌侵染菊花、绿豆、半夏和艾叶等。
[0004]目前,关于防治由齐整小核菌引起的作物白绢病的措施为使用杀菌剂,但中国农药信息网上登记防治作物白绢病的杀菌剂有限,且大多是化学杀菌剂。化学杀菌剂的长期使用不仅容易使白绢病菌产生抗药性,还会导致农药残留、环境污染以及危害人类健康等问题。而从天然产物中寻找高生物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是新农药创制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型、高效、安全的替代药剂来防治作物白绢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丁烯基苯酞和丁基苯酞在防治作物白绢病上的应用,针对作物白绢病存在防治药剂有限且多为化学杀菌剂的问题,为其合理防治提供新型、高效、安全的植物源杀菌剂。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丁烯基苯酞和丁基苯酞在防治作物白绢病上的应用,混合药剂包括丁烯基苯酞、丁基苯酞和辅料。
[0007]优选的,混合药剂用于防治由齐整小核菌引起的作物白绢病。
[0008]优选的,混合药剂可为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粒剂、水乳剂、微乳剂、水剂、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微胶囊剂或乳油等。
[0009]优选的,丁烯基苯酞和丁基苯酞在防治作物白绢病上的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
[0010]S1、取丁烯基苯酞溶于0.4mL DMSO和吐温

80的混合溶液中,加无菌水定容至20ml,再加无菌水依次梯度稀释至不同浓度;
[0011]S2、取丁基苯酞溶于0.4mL DMSO和吐温

80的混合溶液中,加无菌水定容至20ml,再加无菌水依次梯度稀释至不同浓度;
[0012]S3、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丁烯基苯酞和丁基苯酞对齐整小核菌菌丝生长
的毒力;
[0013]S4、验证丁烯基苯酞和丁基苯酞对齐整小核菌菌核萌发的抑制作用。
[0014]优选的,DMSO和吐温

80的体积比均为1%。
[0015]因此,本专利技术丁烯基苯酞和丁基苯酞在防治作物白绢病上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如下:
[0016]1、丁烯基苯酞对齐整小核菌具有强烈的抗菌活性,丁烯基苯酞对齐整小核菌菌核萌发也具有优秀的抑制作用;
[0017]2、丁基苯酞对齐整小核菌具有优秀的抑菌活性,随着丁基苯酞浓度的提高,其抑菌活性越强;
[0018]3、盆栽防效试验与室内毒力试验结果相一致,表明丁基苯酞和丁烯基苯酞在防治由齐整小核菌引起的作物白绢病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19]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21]除非另外定义,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22]丁烯基苯酞和丁基苯酞在防治作物白绢病上的应用,混合药剂包括丁烯基苯酞、丁基苯酞和辅料。
[0023]混合药剂用于防治由齐整小核菌引起的作物白绢病。
[0024]混合药剂可为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粒剂、水乳剂、微乳剂、水剂、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微胶囊剂或乳油等。
[0025]丁烯基苯酞和丁基苯酞在防治作物白绢病上的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
[0026]S1、取丁烯基苯酞溶于0.4mL DMSO和吐温

80的混合溶液中,加无菌水定容至20ml,再加无菌水依次梯度稀释至不同浓度;
[0027]S2、取丁基苯酞溶于0.4mL DMSO和吐温

80的混合溶液中,加无菌水定容至20ml,再加无菌水依次梯度稀释至不同浓度;
[0028]S3、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丁烯基苯酞和丁基苯酞对齐整小核菌菌丝生长的毒力;
[0029]S4、验证丁烯基苯酞和丁基苯酞对齐整小核菌菌核萌发的抑制作用。
[0030]DMSO和吐温

80的体积比均为1%。
[0031]关于丁烯基苯酞和丁基苯酞在防治作物白绢病上的验证方法:
[0032]1、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丁烯基苯酞和丁基苯酞对齐整小核菌菌丝生长
的毒力:
[0033]S1、分别取丁烯基苯酞(3

正丁烯基苯酞CAS:551

08

6)、丁基苯酞(正丁基苯酞CAS:6066

49

5)0.06g溶于0.4mL的DMSO和吐温

80混合溶液中,加入19.54mL无菌水定容至20mL配置成3000mg/L的母液,其中DMSO 和吐温

80的体积比均为1%;
[0034]S2、用无菌水梯度稀释成1500mg/L、1000mg/L、500mg/L、250mg/L、 125mg/L、62.5mg/L、31.25mg/L这七个系列浓度的药液;
[0035]S3、分别取1mL不同浓度的药液加入到9mL PDA培养基中,制成最终浓度分别为150mg/L、100mg/L、50mg/L、25mg/L、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丁烯基苯酞和丁基苯酞在防治作物白绢病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混合药剂包括丁烯基苯酞、丁基苯酞和辅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丁烯基苯酞和丁基苯酞在防治作物白绢病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混合药剂用于防治由齐整小核菌引起的作物白绢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丁烯基苯酞和丁基苯酞在防治作物白绢病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混合药剂可为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粒剂、水乳剂、微乳剂、水剂、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微胶囊剂或乳油等。4.丁烯基苯酞和丁基苯酞在防治作物白绢病上的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S1、取丁烯基苯酞溶于0.4mL DMSO和吐温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琳汪梅子何亚何磊鸣周璞杜鹏强赵特张静静崔凯娣高飞孙淑君游秀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