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流量信息拉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25859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流量信息拉通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信息拉通技术领域;该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流量信息拉通方法,S1、登记公告;S2、数据信息整理:在信息收集工作后,梳理出没有进行信息登录的小区用户,之后通过社区人员进行登门,对小区用户进行信息收集;S3、数据信息收集:在登门进行信息收集后,将其数据信息进行补充;S4、数据信息整理:人员信息通过多方收集,对其进行整理合并;S5、数据信息拉通:对整理后数据信息,通过打破数据壁垒,消除数据隔阂,将原本分散的数据基于数字化的逻辑进行汇聚与拼接,与原数据库数据信息进行匹配,匹配后进行数据拉通,通过对数据整合进行一个算法的更新,提高数据整合的准确度。提高数据整合的准确度。提高数据整合的准确度。

A method of traffic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based on digital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流量信息拉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拉通
,具体为一种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流量信息拉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数字化技术是运用“0”和“1”两个数字编码,通过计算机、光缆、通信卫星等设备来表达、传输和处理信息的技术。一般指数字编码等技术,流量信息是指一个数据的流动状态,流量信息拉通就是指对指按照一定的线索或口径,采取相应的方法,打破数据壁垒、消除数据隔阂,将原本分散的数据基于一定业务逻辑统一汇聚和拼接起来。
[0003]现有的流量信息拉通方法在小区内部使用过程中,一般在人工进行数据整理过后,在数据与原先的数据拼接过程中,梳理信息不够准确,数据拉通错误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流量信息拉通方法,解决了现有小区内部在数据整合的过程中,一般在人工进行数据整理过后,数据与原先的数据拼接完成后,梳理信息不够准确,数据拉通错误率较高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流量信息拉通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登记公告:通过公告栏张贴登记报告,小区用户观看后进行主动登记数据信息,之后社区工作人员对信息进行收集,从而完成拉通工作的信息收集;
[0009]S2、数据信息整理:在拉通工作的信息收集工作完成后,梳理出没有进行信息登录的小区用户,并将梳理后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存储,之后通过社区人员进行登门,对小区用户进行信息收集;
[0010]S3、数据信息收集:在登门进行信息收集后,将其数据信息进行补充;
[0011]S4、数据信息整理:人员信息通过多方收集,对其进行整理合并;
[0012]S5、数据信息拉通:对整理后数据信息通过空间数据整合公式进行数据整合,并通过拉通算法打破数据壁垒,消除数据隔阂,将原本分散的数据基于数字化的逻辑进行汇聚与拼接,通过算法流程对原数据库数据信息进行匹配,匹配后进行数据拉通。
[0013]优选的,所述S1步骤内部登记报告的收集信息为人数、户号、手机信息和身份信息等。
[0014]优选的,所述S2步骤中梳理后的数据信息存储为通过电脑将登记好的用户信息存储,梳理后的数据信息整理为将总户数减去登记好的得出剩余留下的户数,通过打印机打印出纸质文件,进行登门收集。
[0015]优选的,所述S4步骤中人员整理合并为通过人员将数据输入进电脑系统,将其与
S1的数据整理合并。
[0016]优选的,所述S5步骤中的空间数据整合公式为了实现数据整合,并建立空间数据整合模型,通过对收集数据和数据库信息进行匹配,通过相似度和间隔描述样本之间的相似程度,两个数据样本A
Z
和A
X
之间相似度(Sim)和数据样本间隔(Inte)公式分别为
[0017][0018]J
ZX
=N*Inte(A
Z
,A
X
)+M*Sim(A
Z
,A
X
),上述公式中K
ZW
、K
XW
分别表示数据样本K
Z
、K
X
的第W个特征项权值,P
ZW
、P
XW
分别表示第W个特征项数值,D
W
表示第W个特征项的权,F
W
表示第W个特征项的最大误差,1≤K≤Q,样本间权重相似度值通过J
ZX
计算得出,其中N,M表示权重系数。
[0019]优选的,所述S5步骤中的拉通算法为将收集信息数据设为X,原数据库数据信息设为Y,将数据信息行向量表示第b个元素对应的d维特征项,并将原本分散的数据基于数字化的逻辑进行汇聚与拼接。
[0020]优选的,所述S5步骤中的算法流程为对原数据库数据信息进行匹配,并将匹配后的信息进行数据拉通。
[0021](三)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流量信息拉通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流量信息拉通方法,通过在S5步骤通过空间数据整合方式进行数据整合,进行空间数据整合模型的建立,通过对收集数据和数据库信息进行匹配,通过相似度和间隔描述样本之间的相似程度,通过此步骤对数据进行拉通,在数据与原先的数据拼接过程中,提高梳理信息的准确度,降低数据拉通的错误率,提高该方法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拉通算法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算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流量信息拉通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7]S1、登记公告:通过公告栏张贴登记报告,小区用户观看后进行主动登记数据信
息,之后社区工作人员对信息进行收集,从而完成拉通工作的信息收集;
[0028]S2、数据信息整理:在拉通工作的信息收集工作完成后,梳理出没有进行信息登录的小区用户,并将梳理后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存储,之后通过社区人员进行登门,对小区用户进行信息收集;
[0029]S3、数据信息收集:在登门进行信息收集后,将其数据信息进行补充;
[0030]S4、数据信息整理:人员信息通过多方收集,对其进行整理合并;
[0031]S5、数据信息拉通:对整理后数据信息通过空间数据整合公式进行数据整合,并通过拉通算法打破数据壁垒,消除数据隔阂,将原本分散的数据基于数字化的逻辑进行汇聚与拼接,通过算法流程对原数据库数据信息进行匹配,匹配后进行数据拉通。
[0032]本专利技术中,S1步骤内部登记报告的收集信息为人数、户号、手机信息和身份信息等,通过此步骤对详细的人员信息进行记录,提高后续的信息拉通工作。
[0033]本专利技术中,S2步骤中梳理后的数据信息存储为通过电脑将登记好的用户信息存储,梳理后的数据信息整理为将总户数减去登记好的得出剩余留下的户数,通过打印机打印出纸质文件,进行登门收集,通过打印机打印出纸质文件,进行登门收集,通过人工将剩余的户数进行收集,可以对小区的流动人员和更户人员记录,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0034]本专利技术中,S4步骤中人员整理合并为通过人员将数据输入进电脑系统,将其与S1的数据整理合并,通过合并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提高数据的全面性。
[0035]本专利技术中,S5步骤中的空间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流量信息拉通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登记公告:通过公告栏张贴登记报告,小区用户观看后进行主动登记数据信息,之后社区工作人员对信息进行收集,从而完成拉通工作的信息收集;S2、数据信息整理:在拉通工作的信息收集工作完成后,梳理出没有进行信息登录的小区用户,并将梳理后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存储,之后通过社区人员进行登门,对小区用户进行信息收集;S3、数据信息收集:在登门进行信息收集后,将其数据信息进行补充;S4、数据信息整理:人员信息通过多方收集,对其进行整理合并;S5、数据信息拉通:对整理后数据信息通过空间数据整合公式进行数据整合,并通过拉通算法打破数据壁垒,消除数据隔阂,将原本分散的数据基于数字化的逻辑进行汇聚与拼接,通过算法流程对原数据库数据信息进行匹配,匹配后进行数据拉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流量信息拉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内部登记报告的收集信息为人数、户号、手机信息和身份信息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流量信息拉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梳理后的数据信息存储为通过电脑将登记好的用户信息存储,梳理后的数据信息整理为将总户数减去登记好的得出剩余留下的户数,通过打印机打印出纸质文件,进行登门收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流量信息拉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骤中人员整理合并为通过人员将数据输入进电脑系统,将其与S1的数据整理合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流量信息拉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步骤中的空间数据整合公式为了实现数据整合,并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星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