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泵管固定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5821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泵管固定的装置,包括彼此呈相对布置的支架,相邻的两个支架之间通过连接杆连为一整体,构成泵管固定支撑架,泵管固定支撑架的两侧对称可拆卸安装有安装杆,在两根安装杆之间对称安装有泵管固定机构,泵管固定机构的两端端部两侧对称设有缓冲减震构件,缓冲减震构件穿套于连接杆上且缓冲减震构件一端连接支架,另一端连接泵管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证在尽可能不破坏混凝土工作性能、能让泵送混凝土浇筑作业正常进行、混凝土结构实体结构质量不被泵送影响的前提下实现结构简单、便于安拆、强度高、可重复利用,且能够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调整泵送管道固定支架的位置来满足现场的要求。固定支架的位置来满足现场的要求。固定支架的位置来满足现场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泵管固定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装置,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用于泵管固定的装置,主要是用于对水平输送的泵管进行支撑和固定,属于建筑施工用品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建筑施工现场都可以看到泵管支架,现有的混凝土泵管支架分为支撑底座、支撑架和固定件三个部分,支撑底座采用5mm厚的钢板(200mm*200mm);钢板四角部位距边开孔80mm*14mm,底座采用14膨胀螺丝固定;支撑架用10#(46mm宽)槽钢做支撑,支撑架中心距离地面300mm,与支撑底座连接处采用焊接;U型卡规格为宽50mm厚5mm,U型卡内径考虑为125mm(适用于125的泵管);固定件采用上下两个U型卡相连,采用φ14的螺栓固定,U型卡内部采用平垫、弹垫使用,U型卡内部采用50*5mm橡胶垫,以此作为泵管受力的缓冲。在混凝土泵送施工前进行定位、开孔、安装固定支架,每隔4~5米安装一个,以此来固定泵管。
[0003]以上常用的泵管支架,存在的不足是:
[0004]1、支撑底座只有四个膨胀螺栓固定,在混凝土连续浇筑过程中,泵管扰动较大,在安装过程中,若未能四个膨胀螺栓均能有效的固定,对泵送作业有较大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2、支撑架距地面的高度为300mm,重心相对较高且只有一个垂直支撑,无任何斜撑以及其它支撑措施,不满足支架的固定体系,从而影响泵管固定、泵送作业;3、相邻两个泵管固定支架间隔距离较大,且接头处未能得到有效固定,混凝土连续浇筑过程中,泵管扰动较大,当其中有一个未能有效固定泵管时,泵管会产生较大的形变,进而导致周边固定支架被扰动,影响浇筑过程;当上述情况出现在泵送距离较长或者楼层较高、泵送的能量较大、能量损失要求更严格的工程中时,就会对混凝土的泵送工作有极大的影响;一方面在遇到工作性能不太好的混凝土时,可能会导致浇筑作业的不顺畅,长期以往会对工期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如果遇到要求必须连续浇筑时,会对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影响,从而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存在较大的隐患,严重的话还有可能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在国家建筑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建筑结构的高度越来越高,混凝土实体结构的浇筑也愈发重要。
[0005]因此,需研制一种强度较高以及实用性较强的一种用于泵管固定的装置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诸多缺陷与不足,本技术对此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证在尽可能不破坏混凝土工作性能、能让泵送混凝土浇筑作业正常进行、混凝土结构实体结构质量不被泵送影响的前提下实现结构简单、构造新颖、制作简单、便于安拆、强度高、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泵送管道固定支架,且能够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调整泵送管道固定支架的位置来满足现场的要求。
[0007]本技术的另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对混凝土泵送作业过程中泵管的固定,首先是加强了支撑底座,然后对具体的泵管固定采用了两个U型卡,最后还在泵管的作用力方向
设置了缓冲减震构件,有效的固定了泵管,大大的提高了混凝土泵送作业的效率。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一种用于泵管固定的装置是通过采用下列的设计结构以及采用下列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9]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另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包括彼此呈相对布置的支架(1),相邻的两个支架(1)之间通过连接杆(2)连为一整体,构成泵管固定支撑架,所述泵管固定支撑架的两侧对称可拆卸安装有安装杆(3),在两根安装杆(3)之间对称安装有泵管固定机构(4),泵管固定机构(4)的两端端部两侧对称设有缓冲减震构件(5),缓冲减震构件(5)穿套于连接杆(2)上且缓冲减震构件(5)一端连接支架(1),另一端连接泵管固定机构(4)。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上述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1)整体为底端开口的U 形支架,在U形支架的开口端处对称设有支撑底座(11),在支撑底座(11)四角处均开设有螺栓孔;在U形支架的内部连接有倒T形的加强梁(12)。
[0011]作为本技术上述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架(1)上贯通开设有多个呈同轴线排列的安装孔,安装杆(3)依序穿过多个安装孔后端部通过紧固螺母紧固,使其与支架(1)连为一整体。
[0012]作为本技术上述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2)为圆形棒状体构件或是方钢。
[0013]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再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杆(3)为外壁设有外螺纹的螺杆或是丝杆。
[0014]作为本技术上述的还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泵管固定机构(4) 包括从下至上依序安装的下卡合件(41)和上卡合件(42),上卡合件(42)通过螺栓组件与下卡合件(41)可拆卸连为一整体,下卡合件(41)与安装杆(3) 穿套连为一整体。
[0015]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再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卡合件(41) 和所述上卡合件(42)整体均为“拱桥状”或是“Ω字形”或者是“几字形”结构;其中,在下卡合件(41)的两端对称延伸设有安装块,安装块上开设有贯通的穿套孔,安装杆(3)穿过该穿套孔将下卡合件(41)与安装杆(3)连为一整体;在下卡合件(41)和上卡合件(42)的两端均对称开设有固定孔,螺栓从上至下依序穿过该固定孔后将下卡合件(41)和上卡合件(42)连为一体,构成泵管固定机构(4)。
[0016]作为本技术上述的还又再更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泵管固定机构 (4)内还套设有与之相吻配的防滑护圈(43),防滑护圈(43)为环状橡胶圈。
[0017]作为本技术上述的还又再更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缓冲减震构件(5)为减震弹簧。
[0018]作为本技术上述的还又再更加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支架(1)、连接杆(2)、安装杆(3)和泵管固定机构(4)以及缓冲减震构件(5)的外表面上均从内至外依序设置有注塑层、防锈层和防水层以及警示层,警示层上涂有荧光粉。
[0019]工作原理是:上述设计结构的一种用于泵管固定的装置在进行使用之前,需要将已经制作完成的该一种装置加以安装作为备用。
[0020]安装之前,施工人员通过人工或是相应的搬运设备将本技术搬运至指定的施工位置进行摆放待为安装,安装时,操作人员根据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泵送施工的范围,以及浇筑泵送管道的走向,确定本技术的摆放位置,确定好位置后在地面进行开孔,开孔
完成后安装十六颗颗M10膨胀螺栓,安装完成后将固定支撑底座固定在地面,随后进行工作。
[0021]工作时,在混凝土泵送管道安装时,将泵管固定机构(4)上部的上卡合件 (42)取下,把防滑护圈(43)在泵管(6)上,安放泵管(6),随后固定稳固可靠后,安装上部上卡合件(42),拧紧下卡合件(41)和上卡合件(42)两端螺栓组件,螺栓拧紧后确定泵管支架与泵管走向是否一样,若发现有偏差,应当及时进行调整本技术的位置,相邻两个装置的间距6m,安装完成后,即可进行混凝土的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泵管固定的装置,包括彼此呈相对布置的支架(1),相邻的两个支架(1)之间通过连接杆(2)连为一整体,构成泵管固定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管固定支撑架的两侧对称可拆卸安装有安装杆(3),在两根安装杆(3)之间对称安装有泵管固定机构(4),泵管固定机构(4)的两端端部两侧对称设有缓冲减震构件(5),缓冲减震构件(5)穿套于连接杆(2)上且缓冲减震构件(5)一端连接支架(1),另一端连接泵管固定机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泵管固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整体为底端开口的U形支架,在U形支架的开口端处对称设有支撑底座(11),在支撑底座(11)四角处均开设有螺栓孔;在U形支架的内部连接有倒T形的加强梁(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泵管固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贯通开设有多个呈同轴线排列的安装孔,安装杆(3)依序穿过多个安装孔后端部通过紧固螺母紧固,使其与支架(1)连为一整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泵管固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为圆形棒状体构件或是方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泵管固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3)为外壁设有外螺纹的螺杆或是丝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泵管固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管固定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杨波荣凯张定啟杨红昌孙小磊王洁段继清代荣城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建投第十六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