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利用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共培养提高解淀粉芽孢杆菌脂肽产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25495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利用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共培养提高解淀粉芽孢杆菌脂肽产量的方法,该方法步骤为:(1)将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培养,得到解淀粉芽孢杆菌二级种子;将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培养得到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的二级种子;(2)发酵培养:先将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的二级种子发酵4~8h;再接种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二级种子,发酵100~150h。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合成的脯氨酸可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合成脂肽提供前体氨基酸,促进脂肽的合成。两菌株互利共生,促进从厨余垃圾中的淀粉或从蔗糖向脂肽转化。进从厨余垃圾中的淀粉或从蔗糖向脂肽转化。进从厨余垃圾中的淀粉或从蔗糖向脂肽转化。

Method of improving lipopeptide production of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by co culture with recombinant 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共培养提高解淀粉芽孢杆菌脂肽产量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发酵工程
,涉及一种利用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共培养提高解淀粉芽孢杆菌脂肽产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脂肽类是一种优良的生物防治制剂,可替代农药进行生物防治,但其高成本和低产量限制了其在农业上的应用。因此,许多人探究了提高脂肽产量的新策略,例如优化培养基,增加脂肪酸和氨基酸前体的供应,加强相关基因的启动子,调节调控因子,以及利用低劣生物质菜籽饼。厨余垃圾是生物垃圾中比例较大的一种,不合理的处理方法会导致各种问题。应用生物技术将厨余垃圾转化为其他增值产品可进一步提高厨余垃圾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如甲烷、氢、有机酸等生物燃料和生物肥料。厨余垃圾中的大分子成分淀粉、蛋白质和脂类可以被微生物进一步消化为更小的分子化合物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这些小分子化合物正是合成脂肽的前体物质。建立共培养体系是从现有的生物质原料生产所需产品的一种策略。虽然共培养在工业生物技术的应用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共培养体系中的多菌株较难平衡。目前,关于利用厨余垃圾合成脂肽类物质的研究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利用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共培养提高解淀粉芽孢杆菌脂肽产量的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0005]利用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共培养提高解淀粉芽孢杆菌脂肽产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1)种子培养:
[0007]将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在HM618种子培养基中培养后得到一级种子,再将一级种子转接到新鲜的HM618种子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得到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二级种子;将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在BHI种子培养基中培养后得到一级种子,再将一级种子转接到谷氨酸棒状杆菌种子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得到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的二级种子;
[0008](2)发酵培养:先将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的二级种子按OD
562
为0.25~4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在28

35℃、100~200rpm的条件下发酵4~8h;再接种OD
562
为1~2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二级种子,在28

35℃、100~200rpm的条件下发酵100~150h。
[0009]优选地,发酵培养基由下述成分以g/L计组成:蔗糖100或处理后的厨余垃圾110,(NH4)2SO
4 25,谷氨酸钠13,酵母粉5,CaCO
3 6,KH2PO
4 3,MgSO4·
7H2O 1,KCl 0.5,CuSO
4 1.7
×
10
‑4,FeSO4·
7H2O 0.03,MnSO4·
H2O 0.03,原儿茶酸0.04,VB7 5
×
10
‑5,VB1 4
×
10
‑4,pH为6.5,115℃蒸汽灭菌15min。
[0010]本专利技术优点:
[0011]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合成的脯氨酸可以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合成脂肽提供前体氨基酸,从而促进脂肽的合成。在两菌株共培养体系中,两菌互利共生,构建了一个从厨余垃圾中的淀粉向脂肽转化,或从蔗糖向脂肽转化的人工混菌体系,实现了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以及脂肽的生产方法。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实施例6的方法发酵后的脂肽产量(伊枯草菌素58.59mg/L,丰原素37.11mg/L,表面活性素35.51mg/L)。
[0013]图2为实施例7的方法发酵后的脂肽产量(伊枯草菌素67.75mg/L,丰原素39.32mg/L,表面活性素37.25mg/L)。
[0014]图3为实施例8的方法发酵后的脂肽产量(伊枯草菌素52.05mg/L,丰原素29.96mg/L,表面活性素31.18mg/L)。
[0015]图4为含处理后的厨余垃圾的发酵培养基中,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的二级种子发酵6h,再接种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二级种子发酵后的脂肽产量(伊枯草菌素4.40mg/L,丰原素10.01mg/L,表面活性素120.03mg/L)。
[0016]其中,图4中“amy
‑”
表示含处理后的厨余垃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8]干燥厨余垃圾粉末的来源:
[0019]收集天津大学梅园食堂和菊园食堂的厨余垃圾,混合、灭菌、粉碎和干燥,得到均匀的干燥厨余垃圾粉末。
[0020]本专利技术对厨余垃圾的来源不进行限定,其它来源的厨余垃圾也可以用于本专利技术。
[0021]厨余垃圾预处理方法:
[0022]取100g干燥厨余垃圾粉末加水至1L,加淀粉酶(商品)使终含量为(400U
·
L
‑1),酶解pH=7.5、温度45℃和处理36h,得到处理后的厨余垃圾。
[0023]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优选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HM

618,保藏编号CGMCC 7097,于2013年01月0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其它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也可以用于本专利技术。
[0024]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优选由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ATCC13032按照文献[Zhang J,Qian F,Dong F,Wang Q,Yang J,Jiang Y,Yang S.De Novo Engineering of 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for l

Proline Production.ACS Synth Biol.2020,9(7):1897

1906.]构建的,简称ZQJY

2。
[0025]原始的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ATCC13032是于2021.4.28于:http://www.cgmcc.net/购买获得。
[0026]实施例1
[0027]以下各实施例涉及的HM618种子培养基,成分以g/L计:葡萄糖60,蛋白胨10,酵母粉10,牛肉膏10,NaCl 4,115℃蒸汽灭菌15min。
[0028]实施例2
[0029]以下各实施例涉及的BHI种子培养基成分以g/L计:脑心浸液肉汤70,115℃蒸汽灭菌15min。
[0030]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共培养提高解淀粉芽孢杆菌脂肽产量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种子培养:将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在HM618种子培养基中培养后得到一级种子,再将一级种子转接到新鲜的HM618种子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得到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二级种子;将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在BHI种子培养基中培养后得到一级种子,再将一级种子转接到谷氨酸棒状杆菌种子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得到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的二级种子;(2)发酵培养:先将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的二级种子按OD
562
为0.25~4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在28

35℃、100~200rpm的条件下发酵4~8h;再接种OD
562
为1~2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二级种子,在2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景胜陈新月张钰淼元英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