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屏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5326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2:0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及电子设备,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能够对显示面板中的晶体管均进行有效的静电防护。显示屏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非显示区设置有静电释放结构,静电释放结构位于非显示区的衬底之上的层的边缘区域,静电释放结构的外边缘与显示面板的衬底的切割边缘齐平,静电释放结构与用于提供固定电压的恒压结构电连接。恒压结构电连接。恒压结构电连接。

Display screen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日常使用中,电子设备的屏幕会经常与手指或者衣物发生摩擦,从而在屏幕表面积累摩擦电荷。当摩擦引起的摩擦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屏幕的表面积累的摩擦电压可能会达到负几百伏甚至负一千伏左右,此时,摩擦电荷会朝向显示面板的基底传导和感应,在显示面板底部形成电场。该电场会造成显示面板中晶体管的特性发生漂移,使得晶体管的漏电流增大,进而导致显示面板出现绿屏、闪屏、灰斑等不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屏及电子设备,能够对显示面板中的晶体管均进行有效的静电防护。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0005]所述非显示区设置有静电释放结构,所述静电释放结构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衬底之上的层的边缘区域,所述静电释放结构的外边缘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衬底的切割边缘齐平,所述静电释放结构与用于提供固定电压的恒压结构电连接。
[000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静电释放结构在非显示区延伸,且静电释放结构的外边缘与衬底的切割边缘齐平,因而静电释放结构可对显示区进行周圈防护,当摩擦引起的摩擦电荷经由显示面板的外边缘进入时,会直接被静电释放结构导走,有效降低了摩擦电荷流入显示面板底部的风险,进而避免摩擦电荷在显示面板的底部形成电场。该静电释放结构的防护范围更广,可对整个屏幕中的晶体管均进行有效的静电防护,因而能有效避免显示面板内的晶体管出现特性漂移,有效解决因摩擦电荷引起的绿屏、闪屏等不良显示问题。
[0007]而且,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衬底的切割边缘为显示面板的外边缘,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静电释放结构的外边缘与衬底的切割边缘齐平,也就是与显示面板的外边缘齐平,一方面,摩擦电荷刚到达显示面板的外边缘时就会沿着静电释放结构导走,更大程度地降低了摩擦电荷进一步向显示面板内部流入的风险。另一方面,结合上述对显示面板膜层的阐述可知,显示面板内包括平坦化层、有机封装层等多个有机层,在显示面板的工艺制程中,对显示面板进行切割时,这部分有机层的边缘可能会被激光碳化而形成具有一定导电能力的碳化层,如若将静电释放结构设置在切割边缘内侧,碳化层与静电释放结构之间会形成高阻抗结构,不利于摩擦电荷朝着静电释放结构流动。而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静电释放结构的外边缘与显示面板的切割边缘齐平,可以使静电释放结构的阻抗较低,由于电荷更趋向于朝着阻抗较低的位置流动,因而能更有效引导摩擦电荷沿着静电释放结构被导走,使静电释放结构的静电屏蔽效果更佳。
[0008]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静电释放结构仅在非显示区围绕显示区设置,无需位于
显示区,因而还可有效降低因静电释放结构脱离、分层而导致的对显示区功能的不良影响,降低模组失效的风险。
[0009]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恒压结构包括埋设于所述显示面板体内的一条或多条固定电位信号线,所述静电释放结构通过第一连接走线与所述一条或多条固定电位信号线电连接。
[0010]基于上述结构,摩擦电荷由切割边缘流入时,首先经由静电释放结构和第一连接走线流入显示区的一条或多条固定电位信号线中,然后再经由固定电位信号线流至与其相连的信号引脚,从显示面板中释放出去。在上述结构中,静电释放结构仅需通过第一连接走线与显示面板内原有的固定电位信号线电连接即可接收固定电压,显示面板中无需再设置额外的信号线或信号引脚为其提供固定电压,简化了面板结构。
[0011]进一步地,所述静电释放结构通过多条所述第一连接走线与所述一条或多条固定电位信号线电连接,多条所述第一连接走线间隔设置。
[0012]令静电释放结构通过多条第一连接走线与固定电位信号线电连接,一方面,提高了静电释放结构与固定电位信号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有效保证静电释放结构上的摩擦电荷能够经由固定电位信号线流至与其相连的信号引脚。另一方面,还增加了静电导出路径,不同位置处的摩擦电荷能够经由与其相距最近的第一连接走线导出,从而加快了摩擦电荷的导走速率。
[0013]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绑定区,所述绑定区包括固定电位引脚;所述恒压结构包括所述固定电位引脚,所述静电释放结构与所述固定电位引脚电连接。
[0014]基于上述结构,静电释放结构中的摩擦电荷直接经由绑定区的固定电位引脚导走,导出路径更短,因而导走速率更快。而且,该种结构中静电释放结构无需通过连接走线引到显示区与显示区内的恒压结构电连接,尤其是对于侧面弯曲的曲面屏,如若静电释放结构通过连接走线引到显示区,侧面弯曲位置处的连接走线容易在弯折力的作用下发生断线,因此,上述设置方式可以避免因连接走线断线而导致的静电传输路径断开的风险,静电释放结构的防护能力更加稳定。
[0015]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静电释放结构通过过孔与第二连接走线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走线还与所述固定电位引脚电连接。
[0016]也就是说,静电释放结构通过第二连接走线引到固定电位引脚上以实现与固定电位引脚的电连接,第二连接走线可以作为静电释放结构与固定电位引脚之间的辅助连接层,进而提高静电释放结构与固定电位引脚的连接可靠性。而且,在该种设置方式中,仅需在静电释放结构与第二连接走线之间的绝缘层中刻蚀出过孔,使静电释放结构通过过孔与第二连接走线电连接,连接方式也较为简单。
[0017]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固定电位信号线,所述第二连接走线电连接在所述固定电位信号线与所述固定电位引脚之间。
[0018]在上述设置方式中,固定电位引脚和第二连接走线均为显示面板中原有的用于向固定电位信号线传输固定电压的结构,显示面板中无需为静电释放结构单独增设固定电位引脚和第二连接走线,简化了面板结构,且节省了引脚在绑定区所需占用的空间。
[0019]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导电层,所述静电释放结构与所
述第一导电层的材料相同。
[0020]需要说明的是,静电释放结构与第一导电层的材料相同时,也就意味着静电释放结构与第一导电层可采用同一构图工艺形成,即,在沉积用于形成第一导电层的金属膜层后,仅需改变用于形成第一导电层的掩膜板的图案,即可在对该金属膜层进行光刻时,同时在显示区形成第一导电层以及在非显示区形成静电释放结构。该种设置方式无需增加形成静电释放结构的额外的工艺流程,显示面板的工艺流程与原有流程保持一致,不会增加工艺复杂度。
[0021]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电路功能层,所述电路功能层包括晶体管,所述晶体管包括有源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所述有源层,所述静电释放结构与所述有源层的材料相同。
[0022]在该种设置方式中,无需改变显示面板原有的工艺流程,仅需调整用于形成有源层的掩膜板的图案即可。而且,该种结构下静电释放结构与基底相距较近,可以更大程度的将基底附近的摩擦电荷导走,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设置有静电释放结构,所述静电释放结构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衬底之上的层的边缘区域,所述静电释放结构的外边缘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衬底的切割边缘齐平,所述静电释放结构与用于提供固定电压的恒压结构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结构包括埋设于所述显示面板体内的一条或多条固定电位信号线,所述静电释放结构通过第一连接走线与所述一条或多条固定电位信号线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释放结构通过多条所述第一连接走线与所述一条或多条固定电位信号线电连接,多条所述第一连接走线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绑定区,所述绑定区包括固定电位引脚;所述恒压结构包括所述固定电位引脚,所述静电释放结构与所述固定电位引脚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释放结构通过过孔与第二连接走线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走线还与所述固定电位引脚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固定电位信号线,所述第二连接走线电连接在所述固定电位信号线与所述固定电位引脚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导电层,所述静电释放结构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材料相同。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屏,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唐涛劳浔龙浩晖石江波王佳仁韩海素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