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金融类案件智能审判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包括审判后端以及诉讼服务前端,所述审判后端设置在内网,所述诉讼服务前端设置在外网,所述内网与所述外网通过单向光闸批量通信技术进行连接;其中,所述诉讼服务前端,用于供用户提交案件以及证据,且进行案件跟踪和案件的送达确认;所述审判后端,用于根据所述诉讼服务前端传输的案件和证据进行智能审查、审判,以智能生成文书。通过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系统可实现自动传输文件和进行案件的智能审查,效率高,且不易出错,且确保外网诉服端与内外法院端之间物理层面安全通信。通信。通信。
An intelligent trial system for financial ca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融类案件智能审判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金融类案件智能审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金融产业的迅速聚集,金融司法需求巨大,新类型金融纠纷不断涌现,案件数量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但当前司法环境下,基层法院审判资源有限,“案多人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当前法院进行审判业务时,使用集成所有民事、刑事、行政类全量案由进行处理的一套内网审判系统进行案件审理操作,该系统仅针对全量案由设计案件通用的流程化要素,无法针对特殊类案由进行批量化处理,所以法院实际业务操作人员需要对简单的金融类型化案件进行单案特殊化处理,如进行单案的立案、分案、排期、送达、结案,单案的文书制作等,重复性劳动较多,效率相对较低,使得司法审判资源大量耗费在案件处理的事务性操作上,无法满足当前实际业务需要。
[0003]现有金融诉讼案件采用线下纸质文件单个提交的方式,或者是由银行委托律所在通用诉服中心一个个案件提交,该过程低效且极易出错,采用现有的系统进行案件递交时,容易存在资料泄密等,无法确保外网诉服端与内外法院端之间的安全通信。
[000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系统,实现自动传输文件和进行案件的智能审查,效率高,且不易出错,且确保外网诉服端与内外法院端之间物理层面安全通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金融类案件智能审判系统。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金融类案件智能审判系统,包括审判后端以及诉讼服务前端,所述审判后端设置在内网,所述诉讼服务前端设置在外网,所述内网与所述外网通过单向光闸批量通信技术进行连接;
[0007]其中,所述诉讼服务前端,用于供用户提交案件以及证据,且进行案件跟踪和案件的送达确认;
[0008]所述审判后端,用于根据所述诉讼服务前端传输的案件和证据进行智能审查、审判,以智能生成文书。
[0009]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外网采用隔离专有网络的方式部署,通过防火墙后置单一IP交换,只透出指定端口的https服务,屏蔽内部服务集群;所述外网使用不同的集群进行微服务负载均衡。
[0010]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审判后端包括案件审查单元、智能审判单元以及文书智能生成单元;
[0011]所述案件审查单元,用于对所述案件采用OCR识别引擎,基于底层字符定位及识别、旋转校正、版面结构化、图片分类及语义理解,结合具体业务应用场景,进行OCR识别;
[0012]所述智能审判单元,用于通过预设规则,在审理阶段采用随机处理为主、指定处理为辅的方式能识别异常的案件,并进行打标;
[0013]所述文书智能生成单元,用于按照预设的模板生成文书,并加盖电子签章。
[0014]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审判后端还包括一键立案单元;
[0015]所述一键立案单元,用于当所述案件审查单元完成智能审查后,根据所选中的待抽查和检验的审查结果进行一键立案,并同步数据至所述智能审判单元,以获取对应案件的案号。
[0016]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审判后端还包括诉调对接单元;
[0017]所述诉调对接单元,用于将案件各个阶段的调解任务分发至对应的调解工具,并通过调解工具获取调解后的过程信息、调解结果以及相应文书,并对案件对应的处理。
[0018]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审判后端还包括机器学习单元;
[0019]所述机器学习单元,用于基于历史裁判文书、历史判例、法律法规对各类案件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建立机器学习体系,并结合法官的专业判断进行纠正和监督学习,以生成用于生成判决文书的模型。
[0020]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审判后端还包括归档单元;
[0021]所述归档单元,用于对各类案件的文书以及证据进行数据格式化,且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智能生成电子文件,并同步电子卷宗系统。
[0022]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归档单元,用于通过OCR、NLP技术对生成的电子文件中的图像和内容进行图像识别和语义分析,并对所述电子文件进行自动分类,并更新到相应的归档目录和阅览目录里。
[0023]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案件审查单元,用于对所述案件采用OCR识别引擎,基于底层字符定位及识别、旋转校正、版面结构化、图片分类及语义理解,结合具体业务应用场景,进行通用文档类、卡证票据类以及企事业资质证明类的OCR识别。
[0024]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诉讼服务前端包括送达单元以及查询单元;
[0025]所述送达单元,用于支持短信、邮件、EMS、公告送达方式进行文书推送,并根据被送达人的信息选择对应的送达方式进行文书推送,以得到送达结果;
[0026]所述查询单元,用于通过API查询方式查询送达结果,并将查询所得的物流信息、送达状态、失败原因进行记录,并同步至所述审判后端。
[0027]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审判后端以及诉讼服务前端,审判后端设置在内网,诉讼服务前端设置在外网,所述内网与所述外网通过单向光闸批量通信技术进行连接,确保外网诉服端与内外法院端之间物理层面安全通信;且诉讼服务前端可供用户上传相关信息,审判后端对案件进行智能审查,实现自动传输文件和进行案件的智能审查,效率高,且不易出错。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金融类案件智能审判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金融类案件智能审判系统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金融类案件智能审判系统的架构示意性图;
[003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金融类案件智能审判系统的审判后端的示意性框图;
[0034]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金融类案件智能审判系统的诉讼服务前端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6]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0037]还应当理解,在此本专利技术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融类案件智能审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审判后端以及诉讼服务前端,所述审判后端设置在内网,所述诉讼服务前端设置在外网,所述内网与所述外网通过单向光闸批量通信技术进行连接;其中,所述诉讼服务前端,用于供用户提交案件以及证据,且进行案件跟踪和案件的送达确认;所述审判后端,用于根据所述诉讼服务前端传输的案件和证据进行智能审查、审判,以智能生成文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融类案件智能审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网采用隔离专有网络的方式部署,通过防火墙后置单一IP交换,只透出指定端口的https服务,屏蔽内部服务集群;所述外网使用不同的集群进行微服务负载均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融类案件智能审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审判后端包括案件审查单元、智能审判单元以及文书智能生成单元;所述案件审查单元,用于对所述案件采用OCR识别引擎,基于底层字符定位及识别、旋转校正、版面结构化、图片分类及语义理解,结合具体业务应用场景,进行OCR识别;所述智能审判单元,用于通过预设规则,在审理阶段采用随机处理为主、指定处理为辅的方式能识别异常的案件,并进行打标;所述文书智能生成单元,用于按照预设的模板生成文书,并加盖电子签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融类案件智能审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审判后端还包括一键立案单元;所述一键立案单元,用于当所述案件审查单元完成智能审查后,根据所选中的待抽查和检验的审查结果进行一键立案,并同步数据至所述智能审判单元,以获取对应案件的案号。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融类案件智能审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审判后端还包括诉调对接单元;所述诉调对接单元,用于将案件各个阶段的调解任务分发至对应的调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忠靖,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海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