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体设备舱底板侧移开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4848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体设备舱底板侧移开闭装置,包括:升降臂一端固定在底板长度方向的两角,设备舱底梁上固定有L型轨道,升降臂的另一端与L型轨道滑动连接;移动臂有两个,一端与设备舱底梁三等分点位置转动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导轮,导轮限制在滑道中;锁紧机构包括主动锁和碰锁,主动锁位于底板的四角,碰锁相对设置在底板长度方向的两侧;通过在底板上设置升降臂和移动臂,通过升降臂在L型导轨上移动,底板从锁紧位置下移,再通过滑槽和导轮的相对移动,并在两侧L型导轨的作用下,底板沿着宽度方向打开,仅仅需要打开锁紧机构即能够驱动底板打开,整体开门过程易操作,提高了底板开闭过程的效率,实用性高。实用性高。实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体设备舱底板侧移开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尤其涉及一种车体设备舱底板侧移开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轨道车辆目前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之一,具有安全舒适、快速环保、运能大和能源消耗少能优点,成为公共交通和运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轨道交通车辆的下部通常设有设备舱,为了保护设备舱内设备免受雨雪、风沙等异物的碰撞和干扰,通常在下部安装底板进行保护。
[0003]在列车进行组装、调试以及运营维护等阶段,需要对设备舱的底板需要进行多次的打开和关闭,工作过程繁琐复杂,效率低,另外由于设备舱自身重量等因素,开闭过程需要多名操作人员配合工作,导致操作困难且人工成本高。
[0004]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体设备舱底板侧移开闭装置,从而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体设备舱底板侧移开闭装置,包括:升降臂、移动臂和锁紧机构,
[0007]所述升降臂一端固定在底板长度方向的两角,平行于所述底板宽度方向上的设备舱底梁上固定有L型轨道,所述升降臂的另一端与所述L型轨道滑动连接;
[0008]所述移动臂有两个,每个所述移动臂的一端沿着底板远离所述升降臂的另一侧,与设备舱底梁三等分点位置转动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导轮,所述底板上预埋有滑道,所述导轮限制在所述滑道中,与所述滑道滑动连接;
[0009]所述锁紧机构与设备舱底梁活动式连接,包括主动锁和碰锁,所述主动锁分别位于所述底板的四角,所述碰锁相对设置在底板长度方向的两侧。
[0010]进一步的,所述L型轨道的折角位于所述底板开门的一侧,包括长边和短边,所述长边平行固定在设备舱底梁上,所述短边与所述长边通过圆弧段过渡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臂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自端部延伸形成三角状加强块,所述加强块与所述底板通过加强板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导轮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移动臂端部两侧位置。
[0013]进一步的,所述滑道为复材一体拉挤成型。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主动锁包括第一锁座、第一安装座和转臂,所述第一锁座为圆柱状,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安装座通过紧固件固定在设备舱底梁上,开口朝向底板设置,所述转臂通过扭簧与所述第一安装座转动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转臂的自由端设有钩状开口,所述钩状开口朝向所述第一锁座设置,所述转臂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锁座的下端面贴合,所述第一锁座的下端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与所述转臂的上端面形成锥度配合。
[0016]进一步的,所述碰锁包括第二锁座、第二安装座和锁片,所述第二锁座为把手状,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安装座通过紧固件固定在设备舱底梁上,开口背离所述底板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座内设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通过扭簧与所述第二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块的侧边伸出,形成长臂,所述长臂与所述锁片通过钢丝绳连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设备舱底梁上设有T型座,所述T型座自由端朝向所述第二锁座设置,所述T型座上固定有卡口块,所述锁片与所述卡口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锁座位于所述卡口块的空缺处,转动所述锁片将所述第二锁座限制在所述卡口块中。
[0018]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解锁口,所述解锁口位于设备舱底板梁下侧,分别与所述主动锁和所述碰锁连接。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在底板上设置升降臂和移动臂,通过升降臂在L型导轨上移动,底板依靠其自重从锁紧位置下移,移动臂在下移过程中,对底板起到支撑作用,再通过滑槽和导轮的相对移动,并在两侧L型导轨的作用下,底板能够沿着宽度方向打开,当需要打开底板时,仅仅需要打开锁紧机构即能够驱动底板打开,当底板关闭时,锁紧机构能够连接和封闭底板与设备舱,整体开门过程简单易操作,提高了底板开闭过程的效率,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车体设备舱底板侧移开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升降臂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移动臂的位置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主动锁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碰锁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01、底板;02、设备舱底梁;10、升降臂;10a、加强块;10b、加强板;11、L型轨道;11a、长边;11b、短边;11c、圆弧段;20、移动臂;21、导轮;22、滑道;30、锁紧机构;31、主动锁;31a、第一锁座;31b、第一安装座;31c、转臂;32、碰锁;32a、第二锁座;32b、第二安装座;32c、锁片;32d、转动块;32e、长臂;32f、钢丝绳;32g、T型座;32h、卡口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
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0]如图1至图5所示的车体设备舱底板01侧移开闭装置,包括:升降臂10、移动臂20和锁紧机构30,
[0031]升降臂10一端固定在底板01长度方向的两角,平行于底板01宽度方向上的设备舱底梁02上固定有L型轨道11,升降臂10的另一端与L型轨道11滑动连接;
[0032]移动臂20有两个,每个移动臂20的一端沿着底板01远离升降臂10的另一侧,与设备舱底梁02三等分点位置转动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导轮21,底板01上预埋有滑道22,导轮21限制在滑道22中,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体设备舱底板侧移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臂、移动臂和锁紧机构,所述升降臂一端固定在底板长度方向的两角,平行于所述底板宽度方向上的设备舱底梁上固定有L型轨道,所述升降臂的另一端与所述L型轨道滑动连接;所述移动臂有两个,每个所述移动臂的一端沿着底板远离所述升降臂的另一侧,与设备舱底梁三等分点位置转动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导轮,所述底板上预埋有滑道,所述导轮限制在所述滑道中,与所述滑道滑动连接;所述锁紧机构与设备舱底梁活动式连接,包括主动锁和碰锁,所述主动锁分别位于所述底板的四角,所述碰锁相对设置在底板长度方向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设备舱底板侧移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轨道的折角位于所述底板开门的一侧,包括长边和短边,所述长边平行固定在设备舱底梁上,所述短边与所述长边通过圆弧段过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体设备舱底板侧移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臂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自端部延伸形成三角状加强块,所述加强块与所述底板通过加强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设备舱底板侧移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移动臂端部两侧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体设备舱底板侧移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为复材一体拉挤成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设备舱底板侧移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锁包括第一锁座、第一安装座和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源解恩泽周敏杰王师佑王瑞汤娟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