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进行防撞警示的智能登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4766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登高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公开了一种可进行防撞警示的智能登高车,包括固定底座组件,所述固定底座组件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底座扩大组件,所述方形壳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的内侧活动连接有防护门组件,所述底座扩大组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警报组件;所述固定底座组件包括方形壳,所述方形壳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有固定底座组件、底座扩大组件和升降组件,有利于在设备升高时通过增加底部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接增强设备整体的稳定性,避免设备出现抖动影响工人的正常工作,且保证了工人的人身安全。身安全。身安全。

An intelligent climbing vehicle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war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进行防撞警示的智能登高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登高车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进行防撞警示的智能登高车。

技术介绍

[0002]登高车是一种可调整工作平台高度的设备,多用于高出施工或者物流物件高出堆放等,登高车主要包括:设备移动组件,升降组件与工作平台;设备移动组件可控制登高车进行移动与转向,能够使登高车移动到指定工作位置,多是通过控制面板进行操控设备进行移动;升降组件是工作平台的高度进行控制,便于施工人员针对不同的施工高度进行施工;工作平台是施工人员进行站立工作用的平台,需要具备护栏等防坠措施用于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0003]现有登高车在正常施工使用时会出下一些问题,具体如下:其一、现有登高车在工作时需要对工作平台的高度进行调节,通过液压机构对升降结构进行挤压带动工作平台升高,但是登高车的底部不会因平台的升高发生变化,随着平台的升高会导致登高车的整体重心升高,伴随着登高车的重心升高,会导致设备整体的稳定性下降,工人在工作平台上移动时会导致升降架与工作平台的抖动。
[0004]其二、登高车在使用时由于其所处环境多为多种特种车辆混合工作的场所,若登高车被移动或与其他特种车辆发生碰撞,由于设备整体的重心偏高,会导致设备移动,使在工作平台的工作人员重心不稳,会出现摔倒甚至坠落的现象,且现有设备不具备警报系统,不能够对周围特种车辆进行警示。
[0005]其三、现有登高车的工作平台的开关门是通过插销式进行固定,但是工人在实际操作时往往会出现忘记将门板进行关闭的现象,使工人工作时的安全系数增高,不便于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进行防撞警示的智能登高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进行防撞警示的智能登高车,包括固定底座组件,所述固定底座组件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底座扩大组件,所述固定底座组件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的内侧活动连接有防护门组件,所述底座扩大组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警报组件;所述固定底座组件包括方形壳,所述方形壳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组件,所述方形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封板,所述方形壳内侧的正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板,所述底座扩大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型固定板,所述U型固定板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移动轮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
板的背面活动套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外侧的正背面均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旋转轴的外侧位于两个第一齿轮之间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固定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三齿轮传动连接。
[0008]进一步,所述工作平台包括工作平台主体,所述工作平台主体底部的正背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槽板,所述工作平台主体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方管,所述工作平台主体顶部正面两个固定方管之间与一侧两个固定方管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护栏,所述工作平台主体顶部背面两个固定方管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管,所述防护门组件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工作平台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测距组件,所述液压杆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门主体,所述第一齿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测距组件。
[0009]进一步,所述警报组件包括电磁开关,所述电磁开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声音警报组件,所述电磁开关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警示灯,所述方形壳正背面的两侧与底座扩大组件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物体检测雷达。
[0010]进一步,所述封板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方形槽且宽度与第二固定板互相适配,所述第一齿板之间的距离与第一齿轮之间的距离互相配合,所述第二齿板顶部的齿牙尺寸与第一齿板顶部的齿牙尺寸互相适配,所述第二固定板与升降机构之间通过固定销活动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板与升降机构之间通过固定销活动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第四固定板的厚度与限位槽板互相适配,两侧所述旋转轴外侧第二齿轮关于旋转轴的中心对称,所述第二齿轮外侧的齿牙与第二齿板顶部的齿牙互相适配。
[0012]进一步,两个所述限位槽板的内侧均开设有方型槽,所述固定方管的高度为一百六十厘米,所述护栏最高处与工作平台主体顶部的高度差为一百五十厘米,所述伸缩管为可调节长度的套管,所述限位板的尺寸与工作平台主体内部的尺寸互相适配,所述伸缩板的尺寸与工作平台主体另一侧开口的尺寸互相适配,所述防护门主体的顶部与固定方管的顶部在同一平面上。
[0013]进一步,所述警示灯在进行工作时会发出红色闪烁的灯光,所述物体检测雷达与电磁开关电信连接。
[001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固定底座组件、底座扩大组件和升降组件,有利于在设备升高时通过增加底部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接增强设备整体的稳定性,避免设备出现抖动影响工人的正常工作,且保证了工人的人身安全。
[0015]2.本专利技术通过工作平台、防护门组件与第二测距组件,有利于保证工作平台在低处时自动打开防护门组件,在高空时自动封闭防护门组件,避免了工人遗忘关闭安全门而出现危险的现象。
[0016]3.本专利技术通过警报组件与物体检测雷达,有利于检测设备周围的特种车辆,在车辆靠近时可发出警示,避免发成碰撞影响工人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底座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底座扩大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升降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平台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护门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警报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警报组件电路图。
[0025]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测距组件工作流程图。
[0026]附图标记为:1、固定底座组件;101、方形壳;102、移动组件;103、封板;104、第一齿板;2、底座扩大组件;201、第一固定板;202、第二齿板;203、U型固定板;204、移动轮组件;3、升降组件;301、第二固定板;302、升降机构;303、第三固定板;304、第四固定板;305、旋转轴;306、第一齿轮;307、第二齿轮;308、伺服电机;309、第三齿轮;4、工作平台;401、工作平台主体;402、限位槽板;403、固定方管;404、护栏;405、伸缩管;5、防护门组件;501、液压缸;502、液压杆;503、第一测距组件;504、限位板;505、伸缩板;506、防护门主体;6、警报组件;601、电磁开关;6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进行防撞警示的智能登高车,包括固定底座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组件(1)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底座扩大组件(2),所述固定底座组件(1)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升降组件(3),所述升降组件(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工作平台(4),所述工作平台(4)的内侧活动连接有防护门组件(5),所述底座扩大组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警报组件(6),所述固定底座组件(1)包括方形壳(101),所述方形壳(10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组件(102),所述方形壳(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封板(103),所述方形壳(101)内侧的正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板(104),所述底座扩大组件(2)包括第一固定板(201),所述第一固定板(2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板(202),所述第一固定板(2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型固定板(203),所述U型固定板(203)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移动轮组件(204),所述升降组件(3)包括第二固定板(301),所述第二固定板(3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302),所述升降机构(30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三固定板(303)所述第三固定板(3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板(304),所述第二固定板(301)的背面活动套接有旋转轴(305),所述旋转轴(305)外侧的正背面均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306),所述旋转轴(305)的外侧位于两个第一齿轮(306)之间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307),所述第二固定板(30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308),所述伺服电机(308)的输出轴与第三齿轮(309)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进行防撞警示的智能登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4)包括工作平台主体(401),所述工作平台主体(401)底部的正背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槽板(402),所述工作平台主体(401)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方管(403),所述工作平台主体(401)顶部正面两个固定方管(403)之间与一侧两个固定方管(403)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护栏(404),所述工作平台主体(401)顶部背面两个固定方管(403)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管(405),所述防护门组件(5)包括液压缸(501),所述液压缸(50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液压杆(502),所述工作平台主体(4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测距组件(503),所述液压杆(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云亮刘文君刘响田晶李龙海孙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