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4114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全热交换器,包括:机壳,其上形成有风口;风门,设于风口处且具有关闭风口的关闭状态和打开风口的打开状态,风门包括:安装框架,连接在机壳上且位于风口处,安装框架具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贯穿安装板且与风口对应的通风口;活动挡风板,设于安装板的一侧;齿条,竖向安装在活动挡风板上且其上方的齿朝向活动挡风板远离安装板的一侧;齿轮,与齿条啮合;驱动机构,连接于安装框架上且与齿轮连接,驱动机构驱动齿轮转动驱使齿条上下移动,齿条带动活动挡风板上下移动以打开通风口使风门处于打开状态或关闭通风口使风门处于关闭状态;风门结构紧凑,在狭小的空间内也能打开与关闭,占用空间小,使得全热交换器的尺寸较小。的尺寸较小。的尺寸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热交换器


[0001]本技术属于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全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0002]为满足新风领域市场需求,强化与竞品的竞争力,全热交换器需要具备旁通功能,开发设计风门机构,实现通风模式转换。
[0003]全热交换器的风门包括旁通风门和内循环风门:(1)通过智能控制器启动旁通交换模式,旁通风门开启,实现外循环,具体的讲,室外温度更舒适时,直接进行通风,回风经过热交换芯体排出室外,此设计可解决冬季气温低,热交换芯体结冻化霜问题,新风未经过热交换芯体直接进入室内或空调回风侧,新风和回风未进行换热,可以降低空调负荷,同时提升室内的健康和舒适度;(2) 通过智能控制器启动内循环交换模式,内循环风门开启,实现内循环。具体的讲,当室外空气质量极差,污染严重时,不建议室内引入新风,全热交换器开启内循环交换模式,内循环风门开启,关闭新、排风口进行内循环,室内空气流经三重过滤网,以净化室内的空气,提升室内的空气品质。
[0004]现有的旁通风门机构和内循环风门机构相同,通过电机运转带动电机转盘旋转,从而带动连杆运动,实现风门的来回摆动从而实现风门的通气和闭合功能,如图1所示。风门机构中电机转盘可做整周转动,风门做往复摆动,此机构在机械机构中称为曲柄摇杆机构。
[0005]风门机构主要作用为改变风流方向,风门的材质为ABS,在旁通时风会直吹到风门上,此时风门受风流的吹力F,在风门远离安装轴的位置,风门的变形量较大,风门的密封性较差,在风门前后压差较大的情况下,风门的变形量更大,密封性更差。
[0006]此外,如图1所示,风门在打开和关闭过程中,需预留风门的旋转空间,在风门开口面积较大时,确保风门的转动空间成为问题,难以满足结构紧凑的布局要求。且电机旋转到极限位置时,限位装置宽而大,即使在风门闭合状态下,在风压作用下,风门的密封性较差。
[0007]因此,提出一种具有占用空间小、密封效果好的风门的全热交换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
[0009]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全热交换器,包括:
[0010]机壳,其上形成有风口;
[0011]风门,设于所述风口处且具有关闭所述风口的关闭状态和打开所述风口的打开状态,所述风门包括:
[0012]安装框架,连接在所述机壳上且位于所述风口处,所述安装框架具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贯穿所述安装板且与所述风口对应的通风口;
[0013]活动挡风板,设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
[0014]齿条,竖向安装在所述活动挡风板上且其上方的齿朝向所述活动挡风板远离所述
安装板的一侧;
[0015]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0016]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安装框架上且与所述齿轮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齿轮转动驱使所述齿条上下移动,所述齿条带动所述活动挡风板上下移动以打开所述通风口使所述风门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或关闭所述通风口使所述风门处于关闭状态。
[0017]该风门机构通过齿轮和齿条实现活动挡风板的上下移动以实现风口的打开与关闭,风门结构较为紧凑,使得风门在狭小的空间内也能打开与关闭,占用空间小,使得全热交换器的尺寸较小,且风门结构制造简单且装配方便。
[0018]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风门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安装框架上的盖板,所述盖板具有位于所述活动挡风板远离所述安装板一侧的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上设有贯穿所述盖板本体且与所述通风口对应的第一开口部,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在所述盖板本体上,通过设置盖板及盖板本体,将驱动机构设置在盖板本体上,结构稳定。
[0019]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齿轮连接,所述风门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盖板本体上的电机固定板,所述电机连接在所述电机固定板上,设置电机使得驱动机构简单,成本较低,设置电机固定板,方便电机的固定。
[0020]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安装框架具有框架底板,所述活动挡风板的底部连接有下缓冲件,所述活动挡风板向下运动到下极限位置时,所述下缓冲件夹持在所述框架底板和所述活动挡风板之间,设置下缓冲件,能够在活动挡风板运动到下极限位置时进行缓冲,避免活动挡风板与框架底板产生较大撞击。
[0021]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框架底板上设有密封橡胶条,所述活动挡风板向下运动到下极限位置时,所述密封橡胶条夹持在所述下缓冲件与所述框架底板之间,在框架底板上设置密封橡胶条能够使得在下极限位置封闭风口时起到密封作用,提高风门的密封性。
[0022]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盖板还包括盖板顶板,所述活动挡风板的上侧连接有上缓冲件,所述活动挡风板向上运动到上极限位置时,所述上缓冲件与盖板顶板的下侧壁相抵,设置上缓冲件,能够在活动挡风板运动到上极限位置时进行缓冲,避免活动挡风板与盖板顶板产生较大撞击。
[0023]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盖板本体上还设有贯穿所述盖板本体且用于监测所述齿条的第二开口部,所述第二开口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部的上侧或下侧,方便监测齿条状态,并进行故障诊断。
[0024]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活动挡风板的侧部向靠近所述盖板本体的一侧弯折形成引导板,所述盖板还包括所述盖板本体两侧向所述安装板侧弯折形成的盖板侧板,所述引导板位于所述盖板侧板的内侧,设置引导板,能够保证活动挡风板上下运动时的稳定性,避免活动挡风板上下运动时发生左右晃动。
[0025]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开口部的侧部向所述活动挡风板一侧弯折形成限位板,所述引导板位于所述盖板侧板和所述限位板之间,能够使得引导板在盖板侧板和限位板之间运动,避免活动挡风板上下移动时产生较大的晃动,提高活动挡风板的稳定性且对活动挡风板具有一定的导向功能。
[0026]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电机固定板连接在所述盖板本体的一侧,所述盖板本
体上设有避让所述电机和所述齿轮的电机避让部和齿轮避让部,方便电机和齿轮的安装,能够减小风门的厚度尺寸,进而减小全热交换器的尺寸。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是现有技术中风门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全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风门的立体图;
[0031]图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风门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32]图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风门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33]图6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风门去除盖板的立体图;
[0034]图7是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5]图8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其上形成有风口;风门,设于所述风口处且具有关闭所述风口的关闭状态和打开所述风口的打开状态,所述风门包括:安装框架,连接在所述机壳上且位于所述风口处,所述安装框架具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贯穿所述安装板且与所述风口对应的通风口;活动挡风板,设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齿条,竖向安装在所述活动挡风板上且其上方的齿朝向所述活动挡风板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侧;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安装框架上且与所述齿轮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齿轮转动驱使所述齿条上下移动,所述齿条带动所述活动挡风板上下移动以打开所述通风口使所述风门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或关闭所述通风口使所述风门处于关闭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安装框架上的盖板,所述盖板具有位于所述活动挡风板远离所述安装板一侧的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上设有贯穿所述盖板本体且与所述通风口对应的第一开口部,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在所述盖板本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齿轮连接,所述风门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盖板本体上的电机固定板,所述电机连接在所述电机固定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具有框架底板,所述活动挡风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玉垒张恒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