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风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3897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0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风窗,针对的问题,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窗框和安装于窗框上能够横向移动的外窗和内窗,外窗为靠近屋外的一侧,内窗为靠近屋内的一侧,窗框的两端设置外滚筒和内滚筒,外滚筒缠绕能够沿窗户移动方向移动遮挡靠近屋外一侧窗框的第一保护层,内滚筒缠绕能够沿窗户移动方向移动遮挡靠近屋内一侧窗框的第二保护层,外滚筒和内滚筒由动力组件驱动转动,外滚筒、内滚筒及窗框设置于一个外壳内。在强对流天气发生时,能够驱动动力组件,驱动外滚筒和内滚筒转动,使滚筒上缠绕的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从滚筒上伸出,并覆盖在窗框区域上,使窗框区域在保护层的保护下与外界环境隔绝。的保护下与外界环境隔绝。的保护下与外界环境隔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风窗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窗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风窗。

技术介绍

[0002]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近些年极端强对流天气频发,超强台风、大型龙卷风等等的极端强风灾害屡见不鲜,发生这种气象灾害时,房屋的窗户容易遭受强风吹袭的侵害,
[0003]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224940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防风窗,它包括本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防风窗,由电源,开关,风力感应定时装置,电动马达带动传动装置,左边窗,右边窗,窗框组成,风力感应定时装置安置在窗的外面,与电动马达带动传动装置相连接。
[0004]这种全自动防风窗虽然在风力达到设定级别时,能够接通电动马达的电源带动传动装置自动关窗,从而避免室内纸张、衣服等被大风吹乱,避免地面、桌面等会淋湿,避免大量财物损失,但强风中裹挟了一些石子、树枝等坚硬物体,当玻璃受到这些坚硬物体砸击,容易发生破裂,破碎的玻璃容易引起屋内人员或物品的损害;且当窗户的玻璃发生破裂后,由于屋外在高速气流的影响下处于一个负压状态,屋内的物品由于负压产生的强大吸力,被吸出屋外,引起更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风窗,具有防止强风中裹挟的坚硬物体杂碎窗户玻璃的优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防风窗,包括窗框和安装于窗框上能够横向移动的外窗和内窗,外窗为靠近屋外的一侧,内窗为靠近屋内的一侧,窗框的两端设置外滚筒和内滚筒,外滚筒缠绕能够沿窗户移动方向移动遮挡靠近屋外一侧窗框的第一保护层,内滚筒缠绕能够沿窗户移动方向移动遮挡靠近屋内一侧窗框的第二保护层,外滚筒和内滚筒由动力组件驱动转动,外滚筒、内滚筒及窗框设置于一个外壳内。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强对流天气发生时,能够驱动动力组件,驱动外滚筒和内滚筒转动,使滚筒上缠绕的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从滚筒上伸出,并覆盖在窗框区域上,使窗框区域在保护层的保护下与外界环境隔绝,当强风中裹挟的坚硬物质砸向窗户时,会击打在第一保护层上,而不会对窗户造成影响,倘若玻璃因为巨大的无法阻挡的巨型坚硬物体砸击而破裂,破碎的玻璃会被第二保护层阻挡,且第二保护层会堵住窗框,使屋内不会产生指向屋外的气流,保护屋内的物品不会因为负压气流被吸至屋外;当天气情况正常时,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能够收卷到外滚筒和内滚筒上,不会影响窗户正常的采光和通风。
[0009]进一步,第一保护层在移动的一端设置第一移动件,第二保护层在移动的一端设置第二移动件,外壳设置供第一移动件移动的第一导轨和供第二移动件移动的第二导轨。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能够准确地覆盖在窗框区域,
防止因为大风影响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无法正常伸出,能够提高本防风窗的运行稳定性。
[0011]进一步,外滚筒的两端设置缠绕外滚筒的第一牵引线,第一牵引线与第二移动件固定连接,内滚筒的两端设置缠绕内滚筒的第二牵引线,第二牵引线与第一移动件固定连接。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伸长的速度保持一致,便于使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能够在相同时间完成覆盖动作,能够通过观察屋内的第二保护层是否覆盖到规定的位置判断是否屋外的第一保护层覆盖到规定的位置,便于近一步提高防风窗的运行稳定性。
[0013]进一步,第一保护层采用硬质卷帘。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硬质卷帘能够提高第一保护层的抗撞击能力,且硬质卷帘能够自由地收卷进行收纳。
[0015]进一步,动力组件包括沿外滚筒和内滚筒的转轴方向设置于外壳的动力部,动力部连接主动齿轮,外滚筒和内滚筒靠近动力部的一侧设置与转轴连接的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通过第一同步带啮合传动。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动力组件的运行稳定性,在同步带的啮合传动作用下,能为外滚筒和内滚筒提供比较大的转动力,当动力部停止转动主动齿轮时,由于同步带的自锁效果,能够防止外滚筒和内滚筒由于强风吹袭作用转动,影响防风窗的防风效果。
[0017]进一步,外滚筒和内滚筒远离动力部的一侧设置与转轴连接的连结齿轮,连接齿轮通过第二同步带啮合传动。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进一步保持外滚筒和内滚筒运行的同步程度,同时也能够防止外滚筒和内滚筒产生晃动影响保护层的正常伸出,同时还能够保持与外滚筒和内滚筒相连的结构不会造成损害。
[0019]进一步,外壳设置与动力部连接通过风力大小控制动力部启动的风力传感器。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风力大小控制动力部的转动,当风力大于等于10级时,风力传感器能够控制动力部转动使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自动伸出,防止因为住户不在而无法在第一时间启动动力部而无法时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伸出,有利于提高防风窗保护作用的稳定产生。
[0021]进一步,第二保护层采用隔音材料。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减少强风中裹挟的坚硬物体撞击第一保护层带来的噪音,同时还能够减少屋外的风噪声,有利于保持屋内的安静,防止因为噪声过大影响住户的正常起居、休息。
[0023]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1.能够保护玻璃,防止玻璃被风中裹挟的坚硬物体砸碎;
[0025]2.能够保护屋内的物品不会被吸出屋内;
[0026]3.能够减少屋外的噪音。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防风窗的立体图;
[0028]图2为本技术中一种防风窗启动状态的正面立体图;
[0029]图3为本技术中一种防风窗启动状态的背面立体图;
[0030]图4为本技术中一种防风窗的侧面剖视图;
[0031]图5为本技术中一种防风窗的内部结构立体图;
[0032]图6为图5中A部的放大图。
[0033]图中:1、窗框;11、外窗;12、内窗;2、外滚筒;21、第一保护层;22、第一移动件;23、第一导轨;24、第一牵引线;3、内滚筒;31、第二保护层;32、第二移动件;33、第二导轨;34、第二牵引线;4、动力组件;41、动力部;42、主动齿轮;43、从动齿轮;44、第一同步带;5、外壳;6、风力传感器;71、连结齿轮;72、第二同步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35]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36]参见图1、图2、图3,一种防风窗,包括窗框1和安装于窗框1能够横向移动的外窗11和内窗12,外窗11为靠近屋外的一侧,内窗12为靠近屋内的一侧,窗框1的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风窗,包括窗框(1)和安装于窗框(1)上能够横向移动的外窗(11)和内窗(12),所述外窗(11)为靠近屋外的一侧,内窗(12)为靠近屋内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的两端设置外滚筒(2)和内滚筒(3),所述外滚筒(2)缠绕能够沿窗户移动方向移动遮挡靠近屋外一侧窗框(1)的第一保护层(21),所述内滚筒(3)缠绕能够沿窗户移动方向移动遮挡靠近屋内一侧窗框(1)的第二保护层(31),所述外滚筒(2)和内滚筒(3)由动力组件(4)驱动转动,所述外滚筒(2)、内滚筒(3)及窗框(1)设置于一个外壳(5)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层(21)在移动的一端设置第一移动件(22),所述第二保护层(31)在移动的一端设置第二移动件(32),所述外壳(5)设置供第一移动件(22)移动的第一导轨(23)和供第二移动件(32)移动的第二导轨(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滚筒(2)的两端设置缠绕外滚筒(2)的第一牵引线(24),所述第一牵引线(24)与第二移动件(32)固定连接,所述内滚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玮彭栩陆小弟薛松池李金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利恒幕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