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架线用紧线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3707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0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的架线用紧线架,包括紧线架主体,还设置有主动旋转齿轮、一号从动旋转齿轮、二号从动旋转齿轮、旋转绳筒架、旋转臂、握把、便携机构、放置机构、钢丝绳与挂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架线用紧线架,通过设置的便携块上开设在的一号便携握槽与二号便携握槽方便用手将紧线架主体提起,再通过设置的软化橡胶块避免手长时间握在便携块上,导致勒手不能长时间握在便携块上,再通过设置的固定放置圆锥与固定圆柱方便将紧线架主体放到平面上,设置的固定放置圆锥可以刺穿泥土,并且通过防滑套与双圆头连接板方便将紧线架主体放在有长杆的地方,为架线用紧线架技术领域带来了更好的使用前景。技术领域带来了更好的使用前景。技术领域带来了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架线用紧线架


[0001]本技术涉及架线用紧线架
,具体为一种高效的架线用紧线架。

技术介绍

[0002]紧线器,又叫棘轮收紧器,是在架空线路敷设施工中作为拉紧导线用的,使用时先把紧线器上的钢丝绳或镀锌铁线松开,并固定在横担上,用夹线钳夹住导线,然后扳动专用板手,由于棘爪的防逆转作用,逐渐把钢丝绳或镀锌铁线绕在棘轮滚筒上,使导线收紧,把收紧的导线固定在绝缘子上,然后先松开棘爪,使钢丝绳或镀锌铁线松开,再松开夹线钳,最后把钢丝绳或镀锌铁线绕在棘轮的滚筒上。
[0003]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号为CN201520538563.6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中,记载了一种新型多功能配电线路紧线架,其中对紧线架进行了公开,其不足之处在于,现有的紧线架在安装使用时,存在以下两点问题:
[0004]1、现有的紧线架不方便携带。
[0005]2、现有的紧线架因为旋转绳筒架和外壁缠绕的钢丝绳容易导致放置在地面上的紧线架倾斜。
[0006]针对以上缺点,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效的架线用紧线架,从而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架线用紧线架,具备方便携带与方便固定在平面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9]技术方案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的架线用紧线架,包括紧线架主体,所述紧线架主体后端前表面的一端活动连接主动旋转齿轮,所述主动旋转齿轮的一端外表面活动连接一号从动旋转齿轮,所述一号从动旋转齿轮的一端外表面活动连接二号从动旋转齿轮,所述二号从动旋转齿轮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旋转绳筒架,所述主动旋转齿轮的内壁固定连接旋转臂。
[0011]优选的,所述旋转臂的后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握把,所述紧线架主体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便携机构,所述紧线架主体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放置机构,所述旋转绳筒架的外壁缠绕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挂钩。
[0012]优选的,所述便携机构包括有便携块、一号便携握槽、二号便携握槽与软化橡胶块,所述一号便携握槽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位于便携块上端外表面的两端,所述二号便携握槽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位于便携块前端外表面的两端,所述软化橡胶块设置有四组,且分别位于两组二号便携握槽的上下端。
[0013]优选的,所述一号便携握槽开设在便携块的上端外表面,所述二号便携握槽开设
在便携块的前端外表面,所述便携块与软化橡胶块之间设置有固定胶,所述便携块的前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胶与软化橡胶块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放置机构包括有连接板、固定圆柱、限位环、固定放置圆锥、安装筒、防滑套与双圆头连接板,所述固定圆柱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位于连接板下端外表面的两端,所述限位环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位于两组固定圆柱的外壁,所述固定放置圆锥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位于两组固定圆柱的下端外表面,所述安装筒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位于两组固定圆柱外壁的下端,所述防滑套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位于两组安装筒外壁的中端,所述双圆头连接板位于两组防滑套的下端外表面。
[0015]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与固定圆柱之间设置有固定胶,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胶与固定圆柱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圆柱与限位环之间设置有固定胶,所述固定圆柱的外壁通过固定胶与限位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圆柱与固定放置圆锥一体成型,所述固定圆柱与安装筒之间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固定圆柱的外壁通过安装槽与安装筒的上端内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筒与防滑套之间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安装筒的外壁通过固定槽与防滑套的内壁可拆卸连接,所述防滑套与双圆头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固定胶,所述防滑套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胶与双圆头连接板的上端内表面固定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便携块上开设在的一号便携握槽与二号便携握槽方便用手将紧线架主体提起,再通过设置的软化橡胶块避免手长时间握在便携块上,导致勒手不能长时间握在便携块上,再通过设置的固定放置圆锥与固定圆柱方便将紧线架主体放到平面上,设置的固定放置圆锥可以刺穿泥土,并且通过防滑套与双圆头连接板方便将紧线架主体放在有长杆的地方。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效的架线用紧线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种高效的架线用紧线架中便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一种高效的架线用紧线架中放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一种高效的架线用紧线架中放置机构的爆炸图。
[0022]图中:1、紧线架主体;2、主动旋转齿轮;3、一号从动旋转齿轮;4、二号从动旋转齿轮;5、旋转绳筒架;6、旋转臂;7、握把;8、便携机构;9、放置机构;10、钢丝绳;11、挂钩;801、便携块;802、一号便携握槽;803、二号便携握槽;804、软化橡胶块;901、连接板;902、固定圆柱;903、限位环;904、固定放置圆锥;905、安装筒;906、防滑套;907、双圆头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具体实施例一
[0027]本实施例是一种高效的架线用紧线架的实施例。
[0028]如图1

4所示,一种高效的架线用紧线架,包括紧线架主体1,通过引用中国专利号CN201520538563.6的一种新型多功能配电线路紧线架的紧线架为现有技术,紧线架主体1后端前表面的一端活动连接主动旋转齿轮2,主动旋转齿轮2的一端外表面活动连接一号从动旋转齿轮3,一号从动旋转齿轮3的一端外表面活动连接二号从动旋转齿轮4,二号从动旋转齿轮4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旋转绳筒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架线用紧线架,包括紧线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紧线架主体(1)后端前表面的一端活动连接主动旋转齿轮(2),所述主动旋转齿轮(2)的一端外表面活动连接一号从动旋转齿轮(3),所述一号从动旋转齿轮(3)的一端外表面活动连接二号从动旋转齿轮(4),所述二号从动旋转齿轮(4)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旋转绳筒架(5),所述主动旋转齿轮(2)的内壁固定连接旋转臂(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架线用紧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臂(6)的后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握把(7),所述紧线架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便携机构(8),所述紧线架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放置机构(9),所述旋转绳筒架(5)的外壁缠绕钢丝绳(10),所述钢丝绳(10)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挂钩(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架线用紧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机构(8)包括有便携块(801)、一号便携握槽(802)、二号便携握槽(803)与软化橡胶块(804),所述一号便携握槽(802)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位于便携块(801)上端外表面的两端,所述二号便携握槽(803)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位于便携块(801)前端外表面的两端,所述软化橡胶块(804)设置有四组,且分别位于两组二号便携握槽(803)的上下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架线用紧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便携握槽(802)开设在便携块(801)的上端外表面,所述二号便携握槽(803)开设在便携块(801)的前端外表面,所述便携块(801)与软化橡胶块(804)之间设置有固定胶,所述便携块(801)的前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胶与软化橡胶块(804)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海鹰陈志国李国峰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豫金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