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带状长条形集成智能传感器连接装置及其传感器装置,用于潜艇等的密集形管道(11)和不规则几何结构中狭小空间的在线无损检测装置,包括长条形基体(2)和安装于长条形基体上的若干个无损检测传感器单元(3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传感器装置上的检测传感器单元(31)为可选择性安装于长条形基体(2)上,每个检测传感器单元(31)电连接于安装在长条形基体(2)上的控制装置(4)。控制装置上还包括无线装置(41)和电源装置(42),用于给传输由检测传感器单元(31)的检测数据到数据处理中心,以及提供检测传感器单元(31)所需要的电源。实现无损检测探头适用于如潜艇内部空间狭小各类管道检测的同时,满足同时检测气、电、温度等各类所需求的参数。温度等各类所需求的参数。温度等各类所需求的参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状长条形集成智能传感器连接装置及其传感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无损检测
,具体涉及涡流无损检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带状长条形集成智能传感器连接装置及其传感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损检测指在检查机械材料内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测对象使用性能,不伤害被检测对象内部组织的前提下,利用材料内部结构异常或缺陷存在引起的热、声、光、电、磁等反应的变化,以物理或化学方法为手段,借助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器材,对试件内部及表面的结构、状态及缺陷的类型、数量、形状、性质、位置、尺寸、分布及其变化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方法。
[0003]无损检测是工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有效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无损检测的重要性已得到公认。主要有射线检验(RT)、超声检测(UT)、磁粉检测(MT)和液体渗透检测(PT)四种。其他无损检测方法有涡流检测(ECT)、声发射检测(AE)、热像/红外(TIR)、泄漏试验(LT)、交流场测量技术(ACFMT)、漏磁检验(MFL)、远场测试检测方法(RFT)、超声波衍射时差法(TOFD)等。
[0004]如潜艇这种需要在深海水下作业,空间有限,内部构造相当的精密复杂,气、水、电等各种管道线路和安全阀门密布,各类安全隐患都可能是危险,进行现场安全检测监测非常有必要。然而空间狭小普通的检测装置不方便伸入密集的管道和阀门等设备的狭缝中进行安全检测,而且各类功能性设备聚集,因此需要将检测装置设计得更加灵便以及集合各类型检测功能。
[0005]针对以上缺点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带状长条形集成智能传感器连接装置及其传感器装置,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带状长条形集成智能传感器连接装置及其传感器装置,用于潜艇等的密集形管道(11)和不规则几何结构中狭小空间的在线无损检测装置,包括长条形基体(2)和安装于长条形基体上的若干个无损检测传感器单元(3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传感器装置上的检测传感器单元(31)为可选择性安装于长条形基体(2)上,每个检测传感器单元(31)电连接于安装在长条形基体(2)上的控制装置(4)。控制装置上还包括无线装置(41)和电源装置(42),用于给传输由检测传感器单元(31)的检测数据到数据处理中心,以及提供检测传感器单元(31)所需要的电源。
[0008]其中,所述的检测传感器单元(31)可选择性为电磁传感器、声检测传感器、光检测传感器、电特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的其中一个或多个。所有传感器通过导线装置(21)电连接于控制装置(4),导线装置可以设置为电路PCB板结构粘贴于长条形基体(2),或者长条形基体(2)为PCB板电路结构,薄形平面状的各类检测传感器单元(31),粘贴附着于PCB板。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带状长条形集成智能传感器装置上的多个检测传感器单元(31)设置为一字形排列于长条形基体(2)上。可以根据现场不同检测需求,选择不同的检测传感器单元(31)。
[0010]本技术还公开一种带状长条形集成智能传感器连接装置及其传感器装置的连接装置,用于以上所述的传感器装置(3)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装置(3)通过卡槽插接结构(32),将多个传感器装置(3)拼接成大面积检测装置。
[0011]其中,一种带状长条形集成智能传感器连接装置及其传感器装置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卡槽插接结构(32)还包括插销(321)和用于所述插销(321)固定连接两个传感器装置(3)的通孔(322),卡槽插接结构(32)还包括凹槽一侧边上的挡板(323)与凸块同侧边的缺口(324)配合,形成固定连接两个传感器装置(3)之间可旋转的角度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正常为90度之内,以便于拼接固定的长条形检测装置的卷起收纳,节省空间范围,或者依据现场要求设定打开和弯曲的角度来实现检测装置在不同几何形状的检测面上的转角。
[0012]进一步的,卡槽插接结构(32)还包括了电信号连接的插接结构(325),将拼接的传感器单元之间进行电连接。
[0013]以及,所述的多个传感器装置(3)纵向卡槽连接成细长带状检测装置。每个传感器装置(3)为相同的若干个检测传感器单元组成,如系列排列为涡流检测传感器、超声检测传感器、光检测传感器、电特性检测传感器、温度检测传感器;或者每个传感器装置(3)为单个检测传感器单元的基体,任意的选择不同传感器单元,方向性的排列为带状长条形检测装置。
[0014]或者另一种实施方式,多个传感器装置(3)横向卡槽连接成细长带状检测装置。长条形传感器装置(3),如系列排列为涡流检测传感器、超声检测传感器、光检测传感器、电特性检测传感器、温度检测传感器,横向的排列为较宽的长条形检测装置,或者多个单个检测传感器单元的基体组成的传感器装置(3)选择多个拼接成长条形后,再横向拼接成为较宽的长条形检测装置。
[0015]据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一、本技术将检测探头装置设计成薄的长条形,每一检测装置集成各种检测传感器单元,实现无损检测探头适用于如潜艇内部空间狭小各类管道检测的同时,满足同时检测气、电、温度等各类所需求的参数;
[0017]二、本技术通过拼接的检测装置不但可选择检测传感器装置基体的形状结构,还可以任意的选择不同传感器单元,以及使用横向纵向都方便连接固定,实现非常灵活的适应各种不同现场环境的检测,配合不同几何形状检测面的要求,达到各种检测参数需求的随意选择;在多管道的空间间隙插入进行感应检测,如人体脉搏探测,对潜艇等的集成管束的通电管、通气管等进行全面的监控检测;
[0018]三、本技术通过拼接的检测装置还设置电连接装置,实现共用一个控制装置,更方便于检测信息的传输和节省电源;
[0019]四、本技术的连接结构传感器装置之间的固定结构使用卡槽插接结构旋转结构,挡板和凸块限定可旋转的角度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实现长条形检测带更方便固定的同时,还方便卷起收纳。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检测传感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检测传感器装置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检测传感器装置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检测传感器装置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检测传感器装置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检测传感器装置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另一种检测传感器装置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另一种检测传感器装置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另一种检测传感器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状长条形集成智能传感器装置,包括长条形基体(2)和安装于长条形基体上的若干个无损检测传感器单元(3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传感器装置上的检测传感器单元(31)为可选择性安装于长条形基体(2)上,每个检测传感器单元(31)电连接于安装在长条形基体(2)上的控制装置(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状长条形集成智能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传感器单元(31)可选择性为电磁传感器、声检测传感器、光检测传感器、电特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其中一个或多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状长条形集成智能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状长条形集成智能传感器装置上的多个检测传感器单元(31)设置为一字形排列于长条形基体(2)上。4.一种带状长条形集成智能传感器装置的连接装置,用于以上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传感器装置(3)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装置(3)通过卡槽插接结构(32),将多个传感器装置(3)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俊明,沈功田,董世运,黄松岭,宋凯,
申请(专利权)人: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