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凝胶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3597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0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凝胶制备装置,包括压帽,注射器支架,双联三通及混药部;压帽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注射器支架包括指圈部和卡合部,双联三通为Y型结构,包括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和出口部;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C型卡接部和第一压片部,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二C型卡接部和第二压片部;指圈部包括两个左右对称的固定在卡合部上的指圈,卡合部包括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第一入口与出口部之间设有第一液体通道、第二入口与出口部之间设有第二液体通道;第一液体通道与第二液体通道互不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对针筒进行有效固定,使其推杆同步运动,PRP凝胶混合充分,制备效果好。效果好。效果好。

A gel prepa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凝胶制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将介质输入到人体内或者人体上的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凝胶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PRP(Platelet Rich Plasma,富血小板血浆)是通过抽取一定的静脉血,经过体外离心、分离,获取的一种富含血小板的血浆;PRP的主要成分为血小板、白细胞以及纤粘蛋白,血小板经激活以后,可以释放大量的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白细胞具有抗感染功能,而纤粘蛋白可以提供细胞支架。目前PRP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包括骨科、眼科、整形美容科等,随着PRP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将会在临床上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
[0003]PRP获取后,一般可以通过注射或者涂覆的方式进行使用,为了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通常情况下制成PRP凝胶的方式,PRP凝胶具有极好粘附性,可防止注射后血小板的流失,使用时可较好的黏附在创面上而不流失,避免损失,保证局部较高的生长因子浓度;PRP提取完成后,通常储存在注射器针筒中,制成凝胶时,要加入凝血酶,使其形成半凝固状、有粘性、富含PRP的凝胶。一般情况下,PRP和凝血酶以10:1的体积比进行混合,而且为了混合均匀,最好能够进行同步混合,现有的PRP凝胶制备喷枪都是采用两个体积比10:1的注射器针筒同步推进,例如中国技术专利:用于制备富血小板凝胶的分离枪(申请号:201420522515.3)公开的分离装置,除用于PRP的分离外,还可用于凝胶的制备,分离枪包括螺口注射器外套,位于螺口注射器外套内的拉杆,用于密封螺口注射器外套的螺口锥头的锥头帽,用于灌装凝血物质的凝血注射器外套及其内的凝血拉杆,还包括底座推片、用于插入长拉杆端部的圆形按片的第一插槽和用于插入凝血拉杆端部的圆形按片的第二插槽,另外包括Y字型壳体和枪柄;但是这种结构的分离枪,凝血物质和富血小板血浆在Y字型壳体的外口处混合,两个外口处于平行状态,很难取得较好的混合效果,另外凝血注射器外套一端固定在Y字型壳体上,凝血拉杆的圆形按片固定在底座推片上,凝血拉杆推动凝血注射器外套内的凝血物质时,凝血拉杆与凝血注射器外套很容易产生错位,造成凝血物质泄露,凝血拉杆也容易卡住,造成很多使用上的不便。
[0004]还有一种制备工具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双联混药喷药装置(专利申请号:201911020626.8)所公开的结构,包括:双联架及三通连接器,双联架包括隔板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隔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固定板的中部和第二固定板的中部;第一固定板设有两个第一插孔,两第一插孔位于隔板两侧,第二固定板设有两个第二插孔,两第二插孔位于隔板两侧,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用于供注射器穿设;三通连接器,具有两个进液口以及出液口,进液口用于连接注射器的锥头;还包括支架和喷雾嘴等;这种结构的混药喷药装置可以将两种药液进行充分混合,固定效果也比较好,但是结构相对比较复杂,而且主要适用于两个相同尺寸的注射器进行混药喷药,不适用于PRP凝胶的制备。
[0005]因此,需要对PRP凝胶的制备工具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凝胶制备装置,能够使得凝胶的制备中两种液体的混合更加均匀,凝胶制备效果好。
[0007]为达到上述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凝胶制备装置,包括压帽,注射器支架,双联三通及混药部;
[0008]所述压帽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注射器支架包括指圈部和卡合部,所述双联三通为Y型结构,包括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和出口部。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C型卡接部和第一压片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二C型卡接部和第二压片部,所述第一压片部和所述第二压片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C型卡接部和第二C型卡接部固定连接,开口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于连接外部第一注射器,例如凝血物质注射器的推杆头,所述第二固定部用于连接外部第二注射器,例如PRP注射器的推杆头。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尺寸。
[0011]进一步的,所述指圈部包括两个左右对称的固定在所述卡合部上的指圈,所述卡合部包括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卡合部的尺寸,所述第一卡合部用于固定外部第一注射器针筒,其上设有第一托板,用于固定外部第一注射器针筒的翼板;所述第二卡合部用于固定外部第二注射器针筒,其上设有第二托板,用于固定外部第二注射器针筒的翼板;所述第一卡合部及所述第二卡合部内部设有若干凸起,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卡合部上设置有开口,可以使外部第一注射器针筒及外部第二注射器针筒放置到所述卡合部内。。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结构相同,左右对称设置,均设有与外部第一注射器针筒及外部第二注射器针筒相匹配的卡口,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出口部之间设有第一液体通道、所述第二入口与所述出口部之间设有第二液体通道;所述第一液体通道在所述第一入口上设有第一进液孔,所述第二液体通道在所述第二入口上设有第二进液孔;所述第一液体通道在出口部上设有第一出液孔,所述第二液体通道在出口部上设有第二出液孔;所述第一液体通道与所述第二液体通道互不连通。
[0013]进一步的,所述混药部为一个锥形喷嘴,所述锥形喷嘴为中空的圆锥形结构,较大的底面处设有与所述双联三通的出口部相匹配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径不小于所述出口部的外径。
[0014]进一步的,所述混药部为雾化喷头体及雾状喷头嘴,所述雾化喷头体为圆筒形,其内径不小于所述出口部的外径,一端套接在出口部上,另一端安装有雾状喷头嘴。
[0015]本技术的凝胶制备装置在使用时,例如按照10:1的比例分别抽取PRP和凝血物质,将装有凝血物质注射器针筒和装有PRP的注射器针筒分别与双联三通卡接或者螺纹固定好,然后两个外部的注射器推杆的圆形推杆头卡到压帽内,使得两个推杆可以同步运动;再把两个注射器针筒安装到注射器支架上,先将装有凝血物质注射器针筒卡合到第一卡合部内,其翼板卡在第一托板上,然后将装有PRP的注射器针筒卡到第二卡合部内,翼板卡在第二托板上,这样,两个注射器针筒固定在卡合部内,由于卡合部内凸起的夹持作用,不会产生转动,同时两个注射器阵痛的翼板都固定在托板上,也不会产生前后位移;安装完成后,将混药部的锥形喷嘴或雾化喷头体及雾状喷头嘴安装到出口部上;将两个手指伸入
左右对称的两个指圈内,用拇指推动压帽,即可使两个针筒内的凝血物质和PRP同步按比例向外喷出,经混药部充分混合形成PRP凝胶,进行治疗使用。
[0016]本技术一种凝胶制备装置跟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7](1)注射器支架上设有两个卡合部,能够对外部的两个注射器针筒进行有效夹持,通过两个托板对注射器针筒的翼板进行固定,使注射器针筒既不会转动,也不会产生横向位移;
[0018](2)通过Y型的双联三通中两个互不连通的液体通道对两种液体进行喷射,既能够使两种液体不提前产生混合凝固,不会堵塞液体通道,又能够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凝胶制备装置,包括压帽,注射器支架,双联三通及混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帽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注射器支架包括指圈部和卡合部,所述双联三通为Y型结构,包括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和出口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凝胶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C型卡接部和第一压片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二C型卡接部和第二压片部,所述第一压片部和所述第二压片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C型卡接部和第二C型卡接部固定连接,开口方向一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凝胶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尺寸。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凝胶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圈部包括两个左右对称的固定在所述卡合部上的指圈,所述卡合部包括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卡合部的尺寸,所述第一卡合部用于固定外部第一注射器针筒,其上设有第一托板,用于固定外部第一注射器针筒的翼板;所述第二卡合部用于固定外部第二注射器针筒,其上设有第二托板,用于固定外部第二注射器针筒的翼板;所述第一卡合部及所述第二卡合部内部设有若干凸起,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霖
申请(专利权)人:菲尔德森江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