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真恐龙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3345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1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仿真模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真恐龙支架,包括翼龙模型和防滑底座,翼龙模型头尾两侧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铰接座,防滑底座安装有姿态调节机构,姿态调节机构包括有固定杆、滑杆以及方形套筒,固定杆上端固定设有第一铰接头,第一铰接头与翼龙模型尾侧的第一铰接座相铰接,固定杆下端与防滑底座连接,滑杆滑动套设于方形套筒内部,滑杆上端固定设有第二铰接头,第二铰接头与翼龙模型头侧的第一铰接座相铰接,滑杆与方形套筒之间设置有锁紧机构,方形套筒底部固定设置有滑块,防滑底座固定设有横向滑轨,所滑块与横向滑轨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方便的调节翼龙模型的飞行姿态,使人们观看翼龙模型时更加具有趣味性。有趣味性。有趣味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真恐龙支架


[0001]本技术属于仿真模型
,具体涉及一种仿真恐龙支架。

技术介绍

[0002]恐龙是远古时期地球上曾经生存的一种体型巨大的生物,由于恐龙生存的年代距今过于久远并且灭绝殆尽,因此,现在的人们只能通过参观化石、阅读书籍、观看影响资料以及参观仿真恐龙模型的方式来了解恐龙,翼龙,作为恐龙的一种,具有飞行的能力,让人赞叹不已,因此翼龙仿真模型是最受人喜爱的模型之一,翼龙仿真模型通常是通过支架架起固定,而现有的支架通常不具有调节功能,翼龙模型架起后无法调节姿态,降低了人们在参观时的趣味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仿真恐龙支架,以解决现有的支架通常不具有调节功能,翼龙模型架起后无法调节姿态,降低了人们在参观时的趣味性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仿真恐龙支架,包括翼龙模型和防滑底座,所述翼龙模型头尾两侧底部均设置有第一铰接座,所述防滑底座安装有姿态调节机构;
[0006]所述姿态调节机构包括有固定杆、滑杆以及方形套筒,所述固定杆上端固定设有第一铰接头,所述第一铰接头与所述翼龙模型尾侧的所述第一铰接座相铰接,所述固定杆下端与所述防滑底座连接,所述滑杆滑动套设于所述方形套筒内部,所述滑杆上端固定设有第二铰接头,所述第二铰接头与所述翼龙模型头侧的所述第一铰接座相铰接,所述滑杆与所述方形套筒之间设置有锁紧机构;
[0007]所述方形套筒底部固定设置有滑块,所述防滑底座固定设有与所述滑块相匹配的横向滑轨,所所述滑块与所述横向滑轨滑动连接。
[0008]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有两个分别开设于方形套筒相对两侧的条形槽、一个锁紧螺栓和以及一个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栓安装于所述滑杆下端,所述锁紧螺栓依次贯穿两个所述条形槽后与所述锁紧螺母螺纹连接。
[0009]所述翼龙模型还包括有两个活动翅膀,所述翼龙模型身体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活动翅膀转动连接,所述翼龙模型还设置有翅膀调节机构。
[0010]所述翅膀调节机构包括有两个第二铰接座、两个铰接杆、一个升降套筒以及升降组件,两个所述第二铰接座分别与两个所述活动翅膀上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套筒与所述翼龙模型身体上侧之间通过升降组件相连接,所述升降套筒两侧均加工有第三铰接座,所述铰接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铰接座以及第三铰接座相铰接。
[0011]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有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翼龙模型身体上侧转动连接,所述升降套筒加工有与所述螺杆相匹配的螺纹,所述螺杆与所述升降套筒螺纹连接且向上延伸。
[0012]所述螺杆上端还固定连接有Z形把手。
[0013]在调节姿态时,先将锁紧机构松开,使得滑杆与方形套筒之间松开,此时,人们即可上下滑动滑杆,由于滑杆上端通过第二铰接头与翼龙模型头侧的第一铰接座铰接,固定杆上端通过第一铰接头与翼龙模型尾侧的第一铰接座铰接,因此,滑杆往上滑动时,翼龙模型头侧会绕着尾侧往上翻转,此时,固定杆与方形套筒之间的距离改变,方形套筒通过滑块在横向滑轨中自适应滑动,从而将翼龙模型的姿态调节为向上飞翔的姿态,此时人们即可通过锁紧机构将滑杆与方形套筒之间锁紧固定,翼龙模型的姿态即可固定,同理的,滑杆往下滑动时,翼龙模型头侧会绕着尾侧往下翻转,从而将翼龙模型的姿态调节为向下俯冲的姿态,通过锁紧机构将滑杆与方形套筒之间锁紧固定即可。
附图说明
[0014]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仿真恐龙支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6]图2为图1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种仿真恐龙支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9]图5为图4的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0]图6为图4的D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22]翼龙模型1、第一铰接座11、活动翅膀12、第二铰接座13、铰接杆14、升降套筒15、第三铰接座151、螺杆16、Z形把手161、防滑底座2、固定杆21、第一铰接头211、滑杆22、第二铰接头221、方形套筒23、滑块231、横向滑轨24、条形槽31、锁紧螺栓32、锁紧螺母33。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4]如图1

图6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仿真恐龙支架,包括翼龙模型1和防滑底座2,翼龙模型1头尾两侧底部均设置有第一铰接座11,防滑底座2安装有姿态调节机构;
[0025]姿态调节机构包括有固定杆21、滑杆22以及方形套筒23,固定杆21上端固定设有第一铰接头211,第一铰接头211与翼龙模型1尾侧的第一铰接座11相铰接,固定杆21下端与防滑底座2连接,滑杆22滑动套设于方形套筒23内部,滑杆22上端固定设有第二铰接头221,第二铰接头221与翼龙模型1头侧的第一铰接座11相铰接,滑杆22与方形套筒23之间设置有锁紧机构;
[0026]方形套筒23底部固定设置有滑块231,防滑底座2固定设有与滑块231相匹配的横向滑轨24,所滑块231与横向滑轨24滑动连接。
[0027]防滑底座2可采用防滑橡胶制作,用于安放翼龙模型1,同时具有防滑功能,使翼龙模型1在安放时更加稳定;
[0028]姿态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翼龙模型1的姿态,在调节姿态时,先将锁紧机构松开,使得滑杆22与方形套筒23之间松开,此时,人们即可上下滑动滑杆22,由于滑杆22上端通过第二铰接头221与翼龙模型1头侧的第一铰接座11铰接,固定杆21上端通过第一铰接头211与
翼龙模型1尾侧的第一铰接座11铰接,因此,滑杆22往上滑动时,翼龙模型1头侧会绕着尾侧往上翻转,此时,固定杆21与方形套筒23之间的距离改变,方形套筒23通过滑块231在横向滑轨24中自适应滑动,从而将翼龙模型1的姿态调节为向上飞翔的姿态,此时人们即可通过锁紧机构将滑杆22与方形套筒23之间锁紧固定,翼龙模型1的姿态即可固定,同理的,滑杆22往下滑动时,翼龙模型1头侧会绕着尾侧往下翻转,从而将翼龙模型1的姿态调节为向下俯冲的姿态,此时人们即可通过锁紧机构将滑杆22与方形套筒23之间锁紧固定即可;
[0029]本技术能够方便的调节翼龙模型1的飞行姿态,使人们观看翼龙模型1时更加具有趣味性。
[0030]请参阅图2和图4,锁紧机构包括有两个分别开设于方形套筒23相对两侧的条形槽31、一个锁紧螺栓32和以及一个锁紧螺母33,锁紧螺栓32安装于滑杆22下端,锁紧螺栓32依次贯穿两个条形槽31后与锁紧螺母33螺纹连接。
[0031]当需要将滑杆22与方形套筒23之间固定时,即可旋紧锁紧螺母33,使得锁紧螺栓32以及锁紧螺母33将方形套筒23两侧压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真恐龙支架,包括翼龙模型和防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翼龙模型头尾两侧底部均设置有第一铰接座,所述防滑底座安装有姿态调节机构;所述姿态调节机构包括有固定杆、滑杆以及方形套筒,所述固定杆上端固定设有第一铰接头,所述第一铰接头与所述翼龙模型尾侧的所述第一铰接座相铰接,所述固定杆下端与所述防滑底座连接,所述滑杆滑动套设于所述方形套筒内部,所述滑杆上端固定设有第二铰接头,所述第二铰接头与所述翼龙模型头侧的所述第一铰接座相铰接,所述滑杆与所述方形套筒之间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方形套筒底部固定设置有滑块,所述防滑底座固定设有与所述滑块相匹配的横向滑轨,所所述滑块与所述横向滑轨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真恐龙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有两个分别开设于方形套筒相对两侧的条形槽、一个锁紧螺栓和以及一个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栓安装于所述滑杆下端,所述锁紧螺栓依次贯穿两个所述条形槽后与所述锁紧螺母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刚曾玉霞李睿琪
申请(专利权)人:自贡市大洋艺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