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部结构可变的幕墙内置百叶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2587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内部结构可变的幕墙内置百叶玻璃,包括:密封组框、拼接百叶系统内框和内置百叶系统,针对低层和中高层幕墙开发的外遮阳产品,本产品的推出将有助于快速改善幕墙行业中置遮阳发展缓慢的局面,将明显地改善公共建筑的节能效果,通过改善了玻璃气密性能,解决玻璃吸片问题,采用扣接和相互咬合的连接方式,让百叶系统接缝更美观,活动边框灵活拼接后填补了磁控装置移动后百叶系统边框与铝隔条之间的空白,大大节约了用胶成本,拒绝无效填充,三面牢固粘接,产品安全性能显著提高。提高。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部结构可变的幕墙内置百叶玻璃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中置遮阳
,具体为一种内部结构可变的幕墙内置百叶玻璃。

技术介绍

[0002]玻璃幕墙的遮阳方式一般为两类:建筑外遮阳和室内遮阳;建筑外遮阳就是在玻璃幕墙的外面安装相应的遮阳设施,横向或竖向铝合金遮阳百叶片,可以起到非常好的遮阳隔热效果,可以有效的降低空调能耗,节约能耗;中置遮阳是设置在建筑中空玻璃中间,既起到了隔热遮阳的作用,又不影响外立面,也不用维修保养,是建筑节能最主流的遮阳产品;室内遮阳是在玻璃幕墙的内侧做窗饰遮阳产品,以起到调节光线,保护隐私,装饰室内等效果。
[0003]本专利涉及到的中空内置百叶玻璃属于中置遮阳领域,该领域在近十年间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公布的中空内置百叶相关专利如:《结构改良的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授权公告号:CN100535378C;《单手柄线控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窗》,授权公告号:CN211692232U等转换的产品主要应用在门窗行业,在所有的内置百叶玻璃技术体系中并未有相关技术根据幕墙特性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和开发。现有的中空内置百叶玻璃用在幕墙领域中,主要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0004]1、结构密封胶不固化带来的安全问题:幕墙隐框和悬窗的型材与玻璃固定时接触面积会比明框的大,用常规的内置百叶玻璃时需要将百叶玻璃内侧的结构和玻璃外侧的手柄和轨道同时向玻璃中心移动,以防止手柄和轨道被型材遮挡,百叶系统移动之后玻璃四边打胶的位置会多出30mm~70mm深度的空间,而此空间只能用硅酮结构胶填充,但是填充的硅酮结构胶因为胶缝过深,无法吸收足够的水分子而长期无法得到固化,因此玻璃有较大的脱落风险。
[0005]2、气密性问题易产生“吸片”现象:幕墙玻璃的板幅一般较大,当室内室外的温差较大时,内腔气压较低,使得玻璃容易凹陷变形,产生“吸片”现象,进而卡住玻璃内腔的百叶帘。现有技术中解决“吸片”现象的办法通常是充气使玻璃内腔形成微正压,将玻璃顶出来,还原内腔的空间,但现有的磁控型百叶窗由于气密性差,很容易漏气,无法长时间保持微正压。
[0006]3、玻璃内部的百叶边框通常是通过45
°
组角或通过转角90
°
拼接在一起,由于组角受力不均匀、切料误差等原因,使得这两种方式通常存在大约1mm~2mm左右的错位,影响整体美观;
[0007]4、同上述第1条,隐框和悬窗型材与玻璃接触面较大,胶量增加,成本增大;
[0008]5、为了节约封胶打胶量,会在原本需要结构胶填充的地方填充泡沫、铝型材、塑料管材,由于填充物不具备受力条件,使得二道密封胶的粘接面由以前的三面粘接(三面指的是铝隔条外侧、内外两片玻璃的内侧)变为了两面粘接(两面指的是内外两片玻璃的内侧),使得气密性大大降低,易出现气雾和结露现象,玻璃也会因此出现坠落的风险。
[0009]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部结构可变的幕墙内置百叶玻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部结构可变的幕墙内置百叶玻璃,包括:密封组框、拼接百叶系统内框和内置百叶系统,所述密封组框包括带槽铝隔条和普通铝隔条,所述带槽铝隔条与所述普通铝隔条组成矩形框架,所述拼接百叶系统内框包括活动边框和上梁,所述活动边框和所述上梁以及侧框固定在带槽铝隔条组成的矩形框架内侧,所述内置百叶系统包括固定座和上翻角,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上梁之上,所述固定座通过内部的滑轮固定有百叶帘,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设置有传动轴,所述固定座的外侧安装所述上翻角,所述上翻角的底部连接有翻转拉绳和升降拉绳。
[0012]优选的,所述侧框的外侧安装有两组内控器,右侧所述内控器的下方位置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的下方位置安装有圆磁铁座,左侧所述内控器的下方位置设置有下固定座。
[0013]优选的,所述内置百叶系统的外侧设置有上玻璃和下玻璃,所述上玻璃和所述下玻璃的内腔设置有密封胶,所述上玻璃的外侧一端安装有轨道和磁控手柄。
[0014]优选的,所述百叶系统内框的活动边框包括依次扣接的第一活动边框和/或第二活动边框和/或第三活动边框,所述第一活动边框、所述第二活动边框和所述第三活动边框的外侧安装有盖板。
[0015]优选的,所述轨道和所述磁控手柄相互连接,且所述轨道和所述磁控手柄通过M胶粘贴在所述上玻璃表面。
[0016]优选的,所述内置百叶系统的外侧连接有双向气阀。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改善玻璃气密性能,解决玻璃吸片问题,将百叶系统边框和铝隔条分体,并采用特殊的表面处理,以增加玻璃气密性,强调了一道密封的重要性,充气之后能始终保持玻璃腔内微正压的状态,彻底解决因玻璃吸片带来的问题;
[0019]2.采用扣接和相互咬合的连接方式,让百叶系统接缝更美观,将其统一扣接在铝隔条之上,铝隔条和百叶系统的边框是分体的,并且两者的宽度完全一样,铝隔条上自带卡槽,百叶边框自带卡齿,两者可无缝对接卡紧。
[0020]3.活动边框灵活拼接后填补了磁控装置移动后百叶系统边框与铝隔条之间的空白,增加不同尺寸的活动边框,从一道密封内侧灵活填充,减少用胶量。
[0021]4.拒绝无效填充,三面牢固粘接,产品安全性能显著提高,二道密封的结构胶的其中两面粘接在玻璃内表面上,另一面粘接在铝隔条的外侧壁上,粘接牢固且气密性好,铝隔条是通过活动边框与百叶系统边框间接扣接在一起的,不会松动脱落,无论是幕墙明框、隐框、悬窗受力和普通中空玻璃无异,减少脱落风险。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可调节中空内置百叶系统结构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可调节中空内置百叶玻璃横剖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百叶系统框结构分解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百叶系统框三种组合图。
[0026]图中:1

第一活动边框,2

第二活动边框,3

第三活动边框,4

盖板,5

侧框,6

上下梁,7

带槽铝隔条,8

上玻璃,9

密封胶,10

轨道,11

磁控手柄,12

内控器,13

双向气阀,14

下玻璃,15

百叶帘,16

上梁,17

传动轴,18

固定座,19

上翻角,20

翻转拉绳,21

下固定座,22

普通铝隔条,23

圆磁铁座,24

配重块,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部结构可变的幕墙内置百叶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组框、拼接百叶系统内框和内置百叶系统,所述密封组框包括带槽铝隔条(7)和普通铝隔条(22),所述带槽铝隔条(7)与所述普通铝隔条(22)组成矩形框架,所述拼接百叶系统内框包括活动边框和上梁(16),所述活动边框和所述上梁(16)以及侧框(5)固定在带槽铝隔条(7)组成的矩形框架内侧,所述内置百叶系统包括固定座(18)和上翻角(19),所述固定座(18)固定在所述上梁(16)之上,所述固定座(18)通过内部的滑轮固定有百叶帘(15),所述固定座(18)的内部设置有传动轴(17),所述固定座(18)的外侧安装所述上翻角(19),所述上翻角(19)的底部连接有翻转拉绳(20)和升降拉绳(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部结构可变的幕墙内置百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5)的外侧安装有两组内控器(12),右侧所述内控器(12)的下方位置设置有配重块(24),所述配重块(24)的下方位置安装有圆磁铁座(23),左侧所述内控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亮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双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