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膜透析接管固定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201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腹膜透析接管固定保护装置,包括:两块夹板,第一弹性件,带有第一齿板的第一钩板,带有第二齿板的第二钩板,第二弹性件以及第三弹性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夹板固定在被褥或或者的衣服上,两个夹板上分别安装有带有第一齿板的第一钩板和带有第二齿板的第二钩板,通过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的圆弧部分相互交叉形成一个管夹区,通过在管夹区内设置有无菌的保护膜,将腹透管接头和腹透液连接管同时包覆,不仅起到隔绝外部细菌的作用,而且还能够对腹透管进行固定,防止其受到扯拽。防止其受到扯拽。防止其受到扯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腹膜透析接管固定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腹膜透析接管固定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腹膜透析(PD)是利用腹膜作为半渗透膜的特性,通过重力作用将配制好的透析液规律、定时经导管灌入患者的腹膜腔,由于在腹膜两侧存在溶质的浓度梯度差,高浓度一侧的溶质向低浓度一侧移动(弥散作用);水分则从低渗一侧向高渗一侧移动(渗透作用)。通过腹腔透析液不断地更换,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毒性物质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目的。
[0003]患者的腹部会长期留置有一根腹透管,腹透管的外露端设置有腹透管接头,在平时腹透管接头套有保护帽并被收置在腹带中,在进行腹膜透析时,需要将腹透管接头的保护帽拔掉,然后将腹透液连接管与腹透管接头相互连接,进行腹透。整个腹透的过程需要30分钟左右的时间,在腹透时腹透管接头的端部和腹透液连接管连接的地方会暴露在外,这样会导致外部的细菌会附着在腹透管接头上对其造成污染,并且腹透的过程中,腹透管接头和腹透液连接管有时会受到拉扯或是受到被子衣服等物品的刮碰,由于腹透管没有外部装置的固定保护,从而导致腹透管发生扯拽,对腹透的过程产生一定影响。
[0004]以上
技术介绍
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
技术介绍
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腹膜透析接管固定保护装置,从而克服在进行腹透作业时,腹透管接头暴露在外易被污染并且腹透管无法被固定保护,易被扯拽,影响腹透的缺陷。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腹膜透析接管固定保护装置,包括:夹板,其共有两个,所述夹板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设有连接部,两个所述夹板的连接部转动连接;第一弹性件,其设于两个所述夹板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能够驱动两个所述第一端相互靠近;第一钩板和第二钩板,所述第一钩板以可滑动的方式穿过任一所述夹板的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钩板设有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二钩板以可滑动的方式穿过另一所述夹板的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钩板设有相对的第五端和第六端,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五端分别向两个所述夹板的两侧延伸,所述第四端和所述第六端向两个所述夹板之间的区域延伸,所述第四端设有若干个相互间隔的第一齿板,所述第一齿板的端部向所述第三端的方向圆弧弯折,所述第六端设有若干个相互间隔的第二齿板,所述第二齿板的端部向所述第五端的方向圆弧弯折,所述第一齿板的端部和所述第二齿板的端部能够相互穿插并围合成夹管区,所述夹管区内设有保护膜。
[0007]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第一端相对的一侧设有圆弧部。
[0008]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第二端相互远离,且两个所述第二端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所述圆弧部之间的最大距离。
[0009]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第二端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向内凹陷的限位槽,所述在所述限位槽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一侧设有插槽。
[0010]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圆弧形的不锈钢片,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插槽中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插设在所述插槽中,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中部向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弯曲。
[0011]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部通过转轴相互连接。
[0012]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端设有通过孔,所述通过孔将所述夹板的两侧贯穿,所述第一钩板和所述第二钩板分别以可滑动的方式设于所述通过孔中。
[0013]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钩板上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端相互靠近,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一端与所述夹板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钩板上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五端相互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一端与所述夹板之间设有第三弹性件。
[0014]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在与所述第一钩板相对应的所述通过孔中设有第一挡柱,所述第一挡柱从所述第一安装槽中穿过,所述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柱之间;在与所述第二钩板相对应的所述通过孔中设有第二挡柱,所述第二挡柱从所述第二安装槽中穿过,所述第三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柱之间。
[0015]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钩板相垂直的第一捏合板,所述第五端处设有与所述第二钩板相垂直的第二捏合板。
[0016]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1. 本技术中的腹膜透析接管固定保护装置通过夹板固定在被褥或或者的衣服上,两个夹板上分别安装有带有第一齿板的第一钩板和带有第二齿板的第二钩板,通过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的圆弧部分相互交叉形成一个管夹区,通过在管夹区内设置有无菌的保护膜,将腹透管接头和腹透液连接管同时包覆,不仅起到隔绝外部细菌的作用,而且还能够对腹透管进行固定,防止其受到扯拽。
[0018]2. 本技术中的第一钩板和第二钩板通过通过孔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在夹板的端部,并且在第一钩板与夹板之间以及第二钩板与夹板之间分别安装有第二弹性件和第三弹性件,能够使两个钩板将腹透管接头进行弹性夹持,不仅能够适应不同的直径,而且还具有一定弹性夹持力,使腹透管接头的夹合更加稳固。
[0019]3. 本技术中的第一钩板和第二钩板与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远离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捏合板和第二捏合板,在使用时,通过捏合两块捏合板就可以将两个夹板之间和两个齿板之间同时打开,提升了使用效率以及使用时的便捷性。
[0020]4.本技术中的两块夹板之间通过圆弧形的不锈钢片当做弹性件进行连接,不锈钢片不仅结构简单,而且相对与扭矩弹簧来说缝隙和死角更少,能够防止污垢的堆积和细菌的滋生。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腹膜透析接管固定保护装置的结构图。
[0022]图2是夹板的结构图。
[0023]图3是第一钩板和第二钩板的结构图。
[0024]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25]1‑
夹板,11

第一端,12

第二端,13

连接部,14

圆弧部,15

限位槽,16

插槽,17

转轴,18

通过孔,181

第一挡柱,182

第二挡柱;
[0026]2‑
第一弹性件;
[0027]3‑
第一钩板,31

第三端,32

第四端,33

第一齿板,34

第一安装槽,35

第一捏合板;
[0028]4‑
第二钩板,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膜透析接管固定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板(1),其共有两个,所述夹板(1)包括相对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所述第一端(11)和所述第二端(12)之间设有连接部(13),两个所述夹板(1)的连接部(13)转动连接;第一弹性件(2),其设于两个所述夹板(1)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2)能够驱动两个所述第一端(11)相互靠近;第一钩板(3)和第二钩板(4),所述第一钩板(3)以可滑动的方式穿过任一所述夹板(1)的所述第二端(12),所述第一钩板(3)设有相对的第三端(31)和第四端(32),所述第二钩板(4)以可滑动的方式穿过另一所述夹板(1)的所述第二端(12),所述第二钩板(4)设有相对的第五端(41)和第六端(42),所述第三端(31)和所述第五端(41)分别向两个所述夹板(1)的两侧延伸,所述第四端(32)和所述第六端(42)向两个所述夹板(1)之间的区域延伸,所述第四端(32)设有若干个相互间隔的第一齿板(33),所述第一齿板(33)的端部向所述第三端(31)的方向圆弧弯折,所述第六端(42)设有若干个相互间隔的第二齿板(43),所述第二齿板(43)的端部向所述第五端(41)的方向圆弧弯折,所述第一齿板(33)的端部和所述第二齿板(43)的端部能够相互穿插并围合成夹管区(5),所述夹管区(5)内设有保护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膜透析接管固定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端(11)相对的一侧设有圆弧部(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膜透析接管固定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端(12)相互远离,且两个所述第二端(12)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所述圆弧部(14)之间的最大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腹膜透析接管固定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端(12)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向内凹陷的限位槽(15),所述在所述限位槽(15)靠近所述第二端(12)的一侧设有插槽(1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腹膜透析接管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秋华石云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