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埋入式刚接钢管混凝土柱脚节点,涉及钢管混凝土埋入式刚接柱脚节点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埋入底部结构内且位于无收缩细石砼上部的下层钢底板、竖直焊接于下层钢底板上部的钢管柱外壁钢板下段、焊接于钢管柱外壁钢板下段上端的上层钢底板;钢管柱外壁钢板下段内侧焊接有柱内栓钉,外侧焊接有柱外栓钉,钢管柱外壁钢板下段下部与下层钢底板之间焊接有下层钢底板外侧正加劲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节省较多混凝土和钢筋的用量,受力可靠,施工方便,加快了现场施工进度;同时节点还能够降低大体量混凝土的水化热,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基础的安全;并且,减少了现场开挖和运输土方的费用,且减小了基坑深度,减少了基坑围护费用。围护费用。围护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埋入式刚接钢管混凝土柱脚节点
[0001]本技术属于钢管混凝土埋入式刚接柱脚节点
,特别是涉及一种埋入式刚接钢管混凝土柱脚节点。
技术介绍
[0002]在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是个非常好的选择,特别是对于150m~300m高度的项目,经常会采用“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或“钢管混凝土柱+钢梁+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的框架
‑
核心筒结构体系。因钢管内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可以做得很高,同时钢管在外侧,可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钢材的抗拉强度,钢管混凝土框架柱可以用较小的截面,承受较大的轴向力和弯矩,框架柱截面的减小为建筑创造出更多的使用空间。但若因各种条件受限需要采用埋入式刚接柱脚时,基础底板或承台厚度按照规范需要先后满足两个尺寸:先满足埋置深度,再满足冲切厚度。钢管混凝土柱的截面尺寸、承受的轴力和弯矩一般较大,因此在满足前述两个尺寸后,基础底板或承台厚度也会相当大。因此,该体系的埋入式刚接柱脚节点的处理是个关键;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埋入式刚接钢管混凝土柱脚节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埋入式刚接钢管混凝土柱脚节点,解决了以上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的一种埋入式刚接钢管混凝土柱脚节点,包括埋入底部结构内且位于无收缩细石砼上部的下层钢底板、竖直焊接于下层钢底板上部的钢管柱外壁钢板下段、焊接于钢管柱外壁钢板下段上端的上层钢底板;
[0006]所述钢管柱外壁钢板下段内侧均布横向焊接有柱内栓钉,外侧均布横向焊接有柱外栓钉,所述钢管柱外壁钢板下段下部与下层钢底板之间焊接有下层钢底板外侧正加劲肋;所述钢管柱外壁钢板下段上部与上层钢底板之间焊接有上层钢底板外侧倒加劲肋。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上层钢底板上焊接有与钢管柱外壁钢板下段位置相对应的钢管柱外壁钢板上段;所述钢管柱外壁钢板上段内侧均布横向焊接有与钢管柱外壁钢板下段相同的柱内栓钉;所述上层钢底板与钢管柱外壁钢板上段相连的内侧设置有上层钢底板内侧正加劲肋。
[0008]进一步地,所述底部结构采用基础底板或承台砼。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上层钢底板中心位置开设有上层钢底板中央浇筑孔。
[0010]进一步地,所述钢管柱外壁钢板下段和钢管柱外壁钢板上段内设有由钢管柱外壁钢板上段经上层钢底板中央浇筑孔灌入并填充的钢管柱内砼。
[0011]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包括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相对于现有的常规的埋入式刚接钢管混凝土柱脚节点相比,可以较大程度地减小计算厚度,节省较多混凝土和钢筋的用量,受力可靠,施工方便,加快了现场施
工进度;同时节点还能够降低大体量混凝土的水化热,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基础的安全;并且,减少了现场开挖和运输土方的费用,且减小了基坑深度,减少了基坑围护费用。
[0013]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埋入式刚接钢管混凝土柱脚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埋入式刚接钢管混凝土柱脚节点及双折现冲切破坏模式原理图;
[0017]图3为现有的一种埋入式柱脚构造图;
[0018]图4为现有的另一种埋入刚性柱脚构造图;
[001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0]1‑
下层钢底板,2
‑
上层钢底板,3
‑
下层钢底板外侧正加劲肋,4
‑
上层钢底板外侧倒加劲肋,5
‑
上层钢底板内侧正加劲肋,6
‑
柱外栓钉,7
‑
柱内栓钉,8
‑
钢管柱外壁钢板下段,9
‑
钢管柱外壁钢板上段,10
‑
钢管柱内砼,11
‑
上层钢底板中央浇筑孔,12
‑
无收缩细石砼,13
‑
底部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底部”、“下层”、“上部”、“内侧”、“下段”、“外侧”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现有的钢管混凝土埋入式刚接柱脚节点处,需要满足一定尺寸的埋入深度,各种规范和图集对埋入式柱脚的埋置的规定有所不同。
[0024]1、如图3所示,为《钢管混凝土结构构造》06SG524第37页规定:埋深≥2hc~3hc;
[0025]2、如图4所示,为《多、高层民用建筑结构节点构造详图》01(04)SG519第32页规定:对于大型截面H型钢柱和箱形柱,埋深≥3hc。在其新版图集16G519中,改为规定:对于H形柱,埋深≥2hc;对于箱形柱,埋深≥2.5hc;对于圆管柱,埋深≥3hc;
[0026]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
‑
2010第11.4.17条规定:埋入深度为钢柱截面长边尺寸的2.5倍
[0027]4、《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造》04SG523第50~52页,规定埋深≥3hc;
[0028]5、《钢管混凝土结构构造》06SG524第37页规定:埋深≥2hc~3hc;
[0029]上述满足埋入深度后,从柱脚钢底板位置算起,向下的基础厚度要满足冲切要求。以某超高层项目为例,矩形钢管混凝土尺寸为1.4mx1.4m,按计算需要的冲切厚度大约为3.5m,埋置深度按上述规范的最小尺寸也需要1.4x2=2.8m,则柱下基础或承台的总厚度为3.5+2.8=6.3m。
[0030]可以看出,上述节点做法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0031]1、基础底板或承台的厚度太大,基础本身的混凝土和用钢量很大;
[0032]2、基础厚度很大时,会产生较大的水化热,若处理措施不当,基础可能会产生裂缝,会影响结构安全,同时对建筑防水不利;
[0033]3、很大的基础厚度会对围护提出更高要求,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埋入式刚接钢管混凝土柱脚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埋入底部结构(13)内且位于无收缩细石砼(12)上部的下层钢底板(1)、竖直焊接于下层钢底板(1)上部的钢管柱外壁钢板下段(8)、焊接于钢管柱外壁钢板下段(8)上端的上层钢底板(2);所述钢管柱外壁钢板下段(8)内侧均布横向焊接有柱内栓钉(7),外侧均布横向焊接有柱外栓钉(6),所述钢管柱外壁钢板下段(8)下部与下层钢底板(1)之间焊接有下层钢底板外侧正加劲肋(3);所述钢管柱外壁钢板下段(8)上部与上层钢底板(2)之间焊接有上层钢底板外侧倒加劲肋(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埋入式刚接钢管混凝土柱脚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钢底板(2)上焊接有与钢管柱外壁钢板下段(8)位置相对应的钢管柱外壁钢板上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礼凯,余志伟,马定林,赵伟,刘竹,杜治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尤安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