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柜及室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1928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8:37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机柜及室外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于储能设备、通讯设备或变电设备等应用场景,该机柜的立柱与柜体之间采用可拆卸的密封连接方式,且立柱的上端与柜体顶部的连接适配面之间设置有上部密封件,以建立上部可拆卸连接位置处的防水密封;该立柱的下端与柜体底部的连接适配面之间设置有下部密封件,以建立下部可拆卸连接位置处的防水密封。实际应用中,立柱多次拆装亦可保证良好的防水性能,并可充分利用机柜内部空间。在具体应用场景下,符合一个场景下配置一台机柜的趋势性要求。要求。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柜及室外设备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储能机柜
,尤其涉及一种机柜及其室外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为克服大规模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间歇性严重的问题,同时随着电池成本的快速下降,电池储能得到快速发展。基于较高的灵活性、高可靠控性、高能量密度等特点,电池储能在发电侧和用电侧均得以广泛应用。
[0003]目前,在大规模的储能技术中,需要通过高储能密度确保一个机柜满足一个场景的储能需求,且需要机柜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因此,兼具良好的防水性能和最大化提高机柜空间利用率,成为储能机柜设计的关键性指标。
[0004]现有一种典型的储能机柜,采用两仓的双开门室外机柜安装电池,其柜体中间固定有与双开门适配的立柱,储能电池排列在立柱两边。该固定的中间立柱与机柜顶部、底部之间,采用焊接喷涂或组装涂抹防水胶等方式实现一次性防水,并通过立柱两侧的防水沿与门板上胶条配合形成防水面。该方案的立柱不可拆装移动,立柱背部区域无法安装任何设备或电池,造成了空间的浪费。电池无法最密排布,且受到电池最大储能值的限制,部分场景无法实现单储能柜满足场景储能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柜及室外设备,通过结构优化能够有效提升机柜空间利用率,并兼具良好的防水性能。
[0006]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机柜,其立柱与柜体之间采用可拆卸的密封连接方式,具体地,该立柱的上端与柜体顶部可拆卸连接,且立柱的上端与柜体顶部的连接适配面之间设置有上部密封件,以建立上部可拆卸连接位置处的防水密封;该立柱的下端与柜体底部可拆卸连接,且立柱的下端与柜体底部的连接适配面之间设置有下部密封件,以建立下部可拆卸连接位置处的防水密封。本方案中,上、下部密封件设置在立柱与柜体之间,立柱多次拆装后可保证良好的防水性能;以储能设备为例,本方案可将立柱拆卸下来进行储能电池的组装,相比于固定立柱的结构形式,一方面,本方案可充分利用机柜内部空间,特别是立柱后侧空间的有效利用,例如但不限于,能够基于双开门实现三排机架的电池放置方案,由此可增设储能电池或者其他功能模块;这样,在相同柜体容量的基础上,可最大限度地提高储能。在具体应用场景下,符合一个场景下配置一台机柜的趋势性要求。
[0007]另外,基于立柱可拆卸的结构特点,便于针对位于机柜中间位置电池或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0008]在具体应用中,立柱上、下端的可拆卸连接可以采用螺纹紧固件形成,也可以采用机械卡扣形式实现上述可拆卸连接关系。
[0009]基于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柜体顶部具有向下延伸形成的上安装座,立柱的上端位于上安装座的内侧;安装立柱后,上安装座位于
机柜外侧,立柱上端位于机柜内侧,两者适配构建形成可阻止雨水自立柱上端进入柜体的结构,在重力作用下,雨水顺着上安装座流下不易冲刷影响上部密封件。同时,柜体底部具有向上延伸形成的下安装座,立柱的下端位于下安装座的外侧;安装立柱后,下安装座位于机柜内侧,立柱下端位于机柜外侧,两者适配构建形成可阻止自立柱下端进入柜体的结构,自上而下顺着立柱主体流下的雨水会直接落下。如此设置,在立柱的上下端通过迷宫设计增强保证防水性能,配合相应的密封件可进一步提升机柜防水性能。
[0010]此外,基于结构迷宫设计可保证水流不会直接冲击连接适配面,可提高上、下密封件的耐侯性,并且在密封件组装不完全到位的情形下,还可保证一定的防水性能。
[0011]基于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立柱包括用于与柜体连接的立柱本体,该立柱通过立柱本体分别与柜体顶部、底部可拆卸连接,并在立柱本体内侧固定设置增强转接体。如此设置,一方面立柱主体强度得以增强,另可提供柜门用接口,例如但不限于,门磁、传感器、锁舌等部件的接口。
[0012]示例性的,立柱可采用铝或钢等金属材料制成,也可以采用强度满足承载需要的非金属材料制成。
[0013]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立柱本体的上端与上安装座的连接适配面中,一者由第一内凹部形成,另一者为与该第一内凹部适配的结构,也即组装在第一内凹部中,并在两者之间配置上部密封件;立柱本体的下端与下安装座的连接适配面中,一者由第二内凹部形成,另一者为与第二内凹部适配的结构,也即组装在第二内凹部中,并在两者之间配置下部密封件。
[0014]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立柱本体包括竖直延伸形成的槽体,该槽体的上端形成第一内凹部,上安装座为内凸结构,下安装座具有第二内凹部。基于朝向机柜内突出形成的上安装座,以及朝向机柜内部内凹形成的下安装座,实际组装时,可先将立柱上端伸入上安装座内侧,将槽体的槽口侧上端自柜体内侧与上安装座扣合,再将槽体的槽底侧下端可自柜体外侧置于下安装座中。这样,能够可靠地实现相应的可拆卸连接关系,具有较好的装配工艺性。
[0015]在具体应用中,该槽体两个侧部形成立沿,两个立沿配置为可与立柱的两侧柜门上的密封条压抵密封。
[0016]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立柱本体还包括下限位部,该下限位部自槽体的底壁向外弯折后向下延伸形成,且下限位部可与柜体底部相抵,以构建限制下部密封件压缩量的下限位副。同时,在第一内凹部的底壁具有上限位部,该上限位部为可与上安装座相抵,以构建限制上部密封件压缩量的上限位副。这样,基于上、下限位副,上、下部密封件的压缩量得以精确控制,能够保持最佳的防水密封性。
[0017]示例性的,上部密封件具有与第一内凹部适配的槽状密封本体,下部密封件具有与第二内凹部适配的槽状密封本体,且槽状密封本体的底部与相应内凹部的底壁适配,该槽状密封本体的两个侧部分别与相应内凹部的侧壁适配。由此,除内凹适配部开口一侧外,上、下部密封件围合形成相应的密封,可进一步增强防水密封性能。
[0018]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施方式:柜体顶部设置有挂装件,该挂装件的两端与柜体顶部固定连接的位置,分别位于立柱的上端可拆卸连接处的两侧;相应地,立柱的上部开设有横向贯通口,且挂装件的本体穿装在立柱的横向贯通口中。基于立柱贯通口与挂装件的配合,立柱可沿挂装件横向位移,这样,组装或者检修维护过程中,将立柱沿挂装件向旁侧移动即可进行施工操作,立柱无需完全拆卸下来,在获得良好可操作性的基础上,可方便现场管理。
[0019]示例性的,该挂装件可以为刚性杆,例如但不限于钢棒或滑道;该挂装件还可以为柔性绳缆。
[0020]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室外设备,包括如前所述的机柜,所述机柜内设置有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和立柱,所述立柱位于所述柜体前侧且用于适配柜门;所述立柱的上端与柜体顶部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立柱的上端与所述柜体顶部的连接适配面之间设置有上部密封件;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柜体底部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柜体底部的连接适配面之间设置有下部密封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顶部具有向下延伸形成的上安装座,所述立柱的上端位于所述上安装座的内侧;所述柜体底部具有向上延伸形成的下安装座,所述立柱的下端位于所述下安装座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立柱本体和增强转接体,所述增强转接体位于所述立柱本体的内侧,且两者固定连接;所述立柱通过所述立柱本体分别与所述柜体顶部和所述柜体底部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本体的上端与所述上安装座的连接适配面中,一者由第一内凹部形成,另一者为与所述第一内凹部适配的结构;所述立柱本体的下端与所述下安装座的连接适配面中,一者由第二内凹部形成,另一者为与所述第二内凹部适配的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本体包括竖直延伸形成的槽体,所述槽体的上端形成所述第一内凹部,所述上安装座为内凸结构,且所述槽体的槽口侧上端可自柜体内侧与所述上安装座扣合;所述下安装座具有所述第二内凹部,所述槽体的槽底侧下端可自柜体外侧置于所述下安装座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本体还包括下限位部,所述下限位部自所述槽体的底壁向外弯折后向下延伸形成,且所述下限位部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恒渠喻涛李伟国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