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烛芯式过滤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169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烛芯式过滤单元,属于物料熔体过滤的技术领域。所述过滤单元包括插嵌组配在一起的烛芯载体(1)和若干个烛芯滤网总成(2),以及对扣在烛芯载体的顶面上、用于卡嵌和固定所有烛芯滤网总成、且防止熔体滞留的防滞留滤网压盘(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圆筒状平织滤网代替传统波型折叠滤网,不仅能够大大增加有效过滤面积,提高过滤量和过滤效率,而且还能够提高熔体流通度,减少物料滞留,减少滤网更换频率,另外平织滤网具有易制作、成本低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防滞留滤网压盘设计有双锥台结构的压嵌孔,既便于卡嵌和固定圆筒状平织滤网的底部边沿段,又便于熔体流动、避免形成死角、防止熔体滞留,提过熔体质量。提过熔体质量。提过熔体质量。

A candle wick filter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烛芯式过滤单元


[0001]本技术涉及高分子聚合物切粒以及聚合物制品的生产或回收再利用中物料熔体过滤的
,更具体讲是一种一种烛芯式过滤单元。

技术介绍

[0002]在大型高分子聚合后切粒装置中以及某些聚合物制品的生产或回收再利用装置中都需要安装用于及时过滤杂质的过滤及换网装置。为了保证过滤效果和过滤效率,过滤网需要经常更换;为了换网的同时不中断过滤的进行,多采用双通道不停机换网装置。双通道不停机换网装置的常用结构为:设置有两个滑板单元8,两个滑板单元8分别插装在换网装置主体中由进口板4、出口板5以及所夹持的垫条6所围成的两个通孔滑槽7中,滑板单元8插装到位后过滤腔12中的过滤单元处于过滤通道中——即过滤腔12与滤前腔室9、滤后腔室10相连通。在正常过滤工作时,两个过滤通道和两个滑板单元同时工作;在需更换滤网时,一个过滤单元处于过滤通道中继续工作,待换网的过滤单元在油缸作用下移出到换网位置、同时关闭对应的过滤通道,待取下脏滤网、换装上干净滤网后移回到工作位置即可。
[0003]其中过滤单元是影响过滤效果、过滤效率、换网效率的重要元素之一,因此随之技术的发展过滤单元也在不断的升级和改进。本申请人在2021年提出了专利号为202121060049.8、名称为《适用于双通道不停机换网装置的过滤单元》的专利申请、并获得授权。该专利保护的过滤单元是由便于快速更换的分体式烛芯载体和烛芯式滤网构成,在烛芯载体上均匀布满滤孔,在每一个滤孔内插装一个烛芯式滤网,且烛芯式滤网是由顶部的平面过滤网和圆柱侧面波形过滤网组成的立体过滤网。由于该专利的过滤网面积是传统平面过滤网的十几倍,所以能够大大提高了过滤效率和过滤量,大大延长换网的间隔周期;同时烛芯载体和烛芯式滤网采用分体式插装配合方式,便于快速更换过滤网。虽然该专利优点明显、在低粘度的物料应用广泛,但在高粘度熔体过滤的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有待进一步优化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0004](1)传统烛芯式滤网中的圆柱侧面波形过滤网为波型折叠滤网,实际制作中需要在该滤网外部上端设置一个圆型实体盖来固定折叠滤网,不但占用有效过滤面积,而且容易造成物料滞留,滞留的物料熔体时间久了会降解,影响后续工艺制品的质量。
[0005](2)波型折叠滤网两个波峰之间的间隙较小,波型折叠滤网的刚性及支撑性差,高粘度物料熔体通过时易倒伏折叠或阻力加大不易通过,降低滤网的有效过滤面积,导致更换频率增加。
[0006](3)由波型折叠滤网和骨架组成了烛芯,再由若干个烛芯和烛芯载体组成一个过滤单元。因为每个烛芯之间都有距离,这样就会在其所在的平面上形成物料熔体流动死角,进而产生滞留及降解。
[0007](4)波型折叠滤网的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的一种烛芯式过滤单元。本技术中利用圆筒状平织滤网代替传统波型折叠滤网,不仅能够大大增加有效过滤面积,提高过滤量和过滤效率,而且还能够提高熔体流通度,减少物料滞留,减少滤网更换频率,另外平织滤网具有易制作、成本低的优点;本技术中的防滞留滤网压盘设计有双锥台结构的压嵌孔,既便于卡嵌和固定圆筒状平织滤网的底部边沿段,又便于熔体流动、避免形成死角、防止熔体滞留,提过熔体质量。
[0009]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
[0010]本技术的一种烛芯式过滤单元包括插嵌组配在一起的烛芯载体和若干个烛芯滤网总成(烛芯滤网总成是过滤单元的主体,用于过滤熔体中的杂质;烛芯载体是烛芯滤网总成的安装基础),以及对扣在烛芯载体的顶面上、用于卡嵌和固定所有烛芯滤网总成、且防止熔体滞留的防滞留滤网压盘;所述烛芯载体是一个圆盘结构,在圆盘的幅面上自外至内依次开设有若干圈间隔分布且沿厚度方向贯通的过流孔(过流孔是过滤后干净熔体流出滤腔的通道),过流孔为阶梯孔结构,过流孔的上端大径段部为插装螺纹槽(用于卡嵌和固定滤网骨架);所述烛芯滤网总成包括滤网骨架、下端敞口且套装在骨架上的圆筒状平织滤网(滤网骨架用于支撑圆筒状平织滤网;圆筒状平织滤网用于过滤熔体中的杂质,本技术利用圆筒状平织滤网代替传统波型折叠滤网,不仅能够大大增加有效过滤面积,提高过滤量和过滤效率,而且还能够提高熔体流通速度,减少物料滞留,减少滤网更换频率;另外平织滤网具有易制作、成本低的优点);所述滤网骨架是下端敞口、且在顶壁和侧壁布满贯穿壁厚方向的骨架孔的空心圆柱,侧壁的底端是外表面加工有外螺纹的螺纹段(螺纹段与插装螺纹槽配用,能够实现滤网骨架与烛芯载体的快速连接),在螺纹段与最下层骨架孔之间的过渡部分设置有导向张紧锥台,导向张紧锥台是上部小径端直径与滤网骨架的侧壁外表面直径相同、自上而下直径逐渐增大的圆锥台结构(导向张紧锥台的圆锥台结构一方面具有导向作用,便于张紧圆筒状平织滤网;另一方面填充和封闭圆筒状平织滤网的安装缝隙,使圆筒状平织滤网的底部边缘紧贴导向张紧锥台的锥台表面,有效避免物料不经圆筒状平织滤网过滤而直接从滤网安装缝隙经骨架孔进入过流孔后污染过滤后的干净熔体,进而避免影响后续制品的质量);所述防滞留滤网压盘是幅面上开设有与烛芯载体中的过流孔排布位置相同的压嵌孔,压嵌孔是中间直径小、两端直径大的双锥台结构(压嵌孔设计为双锥台结构,既便于卡嵌和固定圆筒状平织滤网的底部边沿段,又便于熔体流动,避免形成死角,防止熔体滞留,提过熔体质量)。
[0011]本技术中所述压嵌孔中最小截面处的直径与圆筒状平织滤网为外表面直径相匹配(一方面便于卡嵌和固定圆筒状平织滤网的底部边沿段,另一方面能够有效避免物料不经圆筒状平织滤网过滤而直接从滤网安装缝隙经骨架孔进入过流孔后污染过滤后的干净熔体,进而避免影响后续制品的质量)。
[0012]本技术中所述圆筒状平织滤网的内径与滤网骨架的外表面直径相匹配,圆筒状平织滤网的深度与滤网骨架中非螺纹段的高度一致(保证套装在一起的圆筒状平织滤网与滤网骨架贴合方式相接触,便于滤网骨架更好地支撑圆筒状平织滤网)。
[0013]本技术中所述滤网骨架的螺纹段与烛芯载体的插装螺纹槽两者的直径和深度相匹配(保证滤网骨架与烛芯载体能够通过螺纹结合方式顺利结合为一体)。
[0014]在本技术中所述过流孔的底部敞口端加工有倒角(便于过滤后干净的熔体顺利流出过流孔,避免滞留)。
[0015]本技术中所述插装螺纹槽、过流孔、压嵌孔的数量均等于烛芯滤网总成的数量,且安装组配后插装螺纹槽、过流孔、压嵌孔、烛芯滤网总成均共轴线布置(保证烛芯滤网总成的顺利安装)。
[0016]本技术的设计原理如下:
[0017]本技术是专利202121060049.8的升级版和续篇,本技术利用圆筒状平织滤网代替传统波型折叠滤网,不仅能够大大增加有效过滤面积,提高过滤量和过滤效率,而且还能够提高熔体流通度,减少物料滞留,减少滤网更换频率,另外平织滤网具有易制作、成本低的优点;本技术中的防滞留滤网压盘设计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烛芯式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包括插嵌组配在一起的烛芯载体(1)和若干个烛芯滤网总成(2),以及对扣在烛芯载体的顶面上、用于卡嵌和固定所有烛芯滤网总成、且防止熔体滞留的防滞留滤网压盘(3);所述烛芯载体(1)是一个圆盘结构,在圆盘的幅面上自外至内依次开设有若干圈间隔分布且沿厚度方向贯通的过流孔(1

1),过流孔(1

1)为阶梯孔结构,过流孔的上端大径段部为插装螺纹槽(1
‑1‑
1);所述烛芯滤网总成(2)包括滤网骨架(2

1)、下端敞口且套装在骨架上的圆筒状平织滤网(2

2);所述滤网骨架(2

1)是下端敞口、且在顶壁和侧壁布满贯穿壁厚方向的骨架孔(2
‑1‑
1)的空心圆柱,侧壁的底端是外表面加工有外螺纹的螺纹段(2
‑1‑
2),在螺纹段与最下层骨架孔之间的过渡部分设置有导向张紧锥台(2
‑1‑
3),导向张紧锥台(2
‑1‑
3)是上部小径端直径与滤网骨架的侧壁外表面直径相同、自上而下直径逐渐增大的圆锥台结构;所述防滞留滤网压盘(3)是幅面上开设有与烛芯载体(1)中的过流孔(1

1)排布位置相同的压嵌孔(3

1),压嵌孔(3

1)是中间直径小、两端直径大的双锥台结构。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鑫杨永华何霄鹏韩星潘嘉伟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兆明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