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灌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1386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5:08
本申请公开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灌溉结构,涉及下凹式绿地的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绿地两侧的若干路缘石以及设置在绿地内部的蓄水池,绿地两侧分别设置有两组灌溉组件,每组灌溉组件均包括若干灌溉单元,若干灌溉单元沿绿地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灌溉单元均包括设置在对应路缘石靠近绿地一侧的灌溉件以及一根抽水管,路缘石一侧设置抽水泵,抽水泵的入水口与抽水管上端连通,抽水泵的出水口与灌溉件连通,灌溉件面向绿地,灌溉件用于灌溉绿地;路缘石靠近道路一侧面开设有排水槽,排水槽的槽口设置有过滤板,抽水管下端伸入蓄水池底部。本申请具有进一步合理利用雨水资源的效果。本申请具有进一步合理利用雨水资源的效果。本申请具有进一步合理利用雨水资源的效果。

A sunken green land irrigation structure in sponge 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灌溉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下凹式绿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灌溉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时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在下雨时城市可以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并且再需要时能够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凹式绿地便是城市绿地的典型代表、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0003]下凹式绿地是指一种高程低于路面的公共绿地,是海绵城市在雨水利用方面一种最简便的运用技术,其理念是利用开放空间承接和贮存雨水,从而达到减少径流外排、削减径流污染物、增加地下水资源、减轻城市面源污染、调节区域气候、遏制城市热岛效应、节约绿地用水量的效果。
[0004]绿地设置在城市道路之间,在绿地中间凹陷处沿绿地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的溢流井,若干溢流井上端均突出绿地中间凹陷处,且溢流井上端开口处设置有可拆卸的截污盖,溢流井下端连通输水管,输水管与用于蓄积雨水的调蓄池连通,绿地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滞水层、绿地层、生物过滤层、砾石层以及素土层。
[0005]降雨天气降落至城市道路以及绿地上的雨水,一部下渗补充地下水,一部分通过溢流井蓄积至调蓄池内经过净化,再次加以利用,但是在降雨量较少的天气,绿地内的绿植需要人工利用额外的水源进行洒水灌溉,雨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实现合理利用雨水资源,本申请提供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灌溉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灌溉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绿地两侧的若干路缘石以及设置在绿地内部的蓄水池,所述绿地一侧的若干路缘石沿绿地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绿地两侧分别设置有两组灌溉组件,每组所述灌溉组件均包括若干灌溉单元,所述绿地一侧的若干灌溉单元沿绿地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灌溉单元均包括设置在对应路缘石靠近绿地一侧的灌溉件以及一根抽水管,所述路缘石一侧设置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入水口与抽水管上端连通,所述抽水泵的出水口与灌溉件连通,所述灌溉件面向绿地,所述灌溉件用于灌溉绿地;
[0007]所述路缘石靠近道路一侧面开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槽口设置有过滤板,所述排水槽与蓄水池之间设置有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的入口与排水槽连通,所述排水通道的出口与蓄水池连通,所述抽水管下端穿过路缘石,所述抽水管设置在排水通道内,且所述抽水管的下端伸入蓄水池底部,溢流井下端与蓄水池上端连通,输水管远离调蓄池一端与蓄水池侧面连通,且输水管与蓄水池连通一端高于蓄水池底壁。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绿地内部设置蓄水池,在降雨天气,降落至道路上的雨水一部分穿过相邻路缘石之间间隙,下渗补充地下水或通过溢流井进入蓄水池内,还有一部分雨水直接从排水槽进入蓄水池内,而后进入蓄水池内的雨水蓄积在蓄水池内,水位超
过输水管高度后,通过输水管传输至调蓄池内进行收集利用,蓄水池内存留一部分雨水用于绿地灌溉,可有效避免雨水资源的浪费,且加快排放路面上的雨水;待降雨量减少,绿地需要人工进行浇灌时,可人工打开抽水泵,抽水泵通过抽水管,将蓄水池内的雨水抽送至灌溉件处,通过灌溉件喷洒至绿地上及逆行灌溉,即可实现对雨水的搜集,并利用搜集雨水进行绿地灌溉。
[0009]可选的,所述灌溉件包括设置在路缘石靠近绿地一侧的喷淋头、设置在喷淋头端部的通水管以及设置在通水管上的控制阀,所述通水管远离喷淋头一端穿过路缘石侧壁,且与抽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喷淋头两侧分别设置侧喷头,所述侧喷头与喷淋头之间夹角为锐角,所述喷淋头、侧喷头的喷水孔均对准绿地。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绿地灌溉时,将控制阀打开,而后控制抽水泵进行抽水,抽水泵将蓄水池内的雨水抽出,通过喷淋头喷洒至绿地上,通过在喷淋头两侧设置侧喷头,可有效增加灌溉件的灌溉面积,进而有效减少灌溉单元的设置,降低灌溉成本。
[0011]可选的,所述抽水管由上至下依次与排水槽上侧内壁、排水槽内远离排水槽槽口一侧壁以及排水通道内远离道路一侧壁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通过排水槽进入路缘石内时,雨水在重力作用下,贴合排水槽下侧壁以及排水通道靠近道路一侧内壁下排至蓄水池内,进而减少在雨水收集时,雨水与抽水管的接触,降低抽水管受到雨水锈蚀而破损的可能。
[0013]可选的,所述绿地宽度方向的一端设置一个灌溉单元,所述喷淋头、侧喷头的喷水孔沿水平方向开设。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绿地宽度方向设置一个灌溉单元,喷淋头以及侧喷头在进行绿地灌溉时,沿水平方向喷洒,喷洒范围较大,减少灌溉单元的设置,有效降低灌溉成本。
[0015]可选的,所述绿地内沿绿地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蓄水池,两个所述蓄水池均沿绿地长度方向设置,沿绿地长度方向的相邻两个溢流井分别与两个蓄水池连接,两个所述蓄水池分别位于绿地内部靠近对应一侧道路处,且所述蓄水池上侧面倾斜设置,所述蓄水池上侧面靠近道路一端高于蓄水池上侧面远离道路一端。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绿地内分别设置两个蓄水池,两个蓄水池之间间隔,且蓄水池的上侧面倾斜设置,当道路上的雨水透过相邻路缘石之间间隙流动至绿地上,下渗至地下水的内的雨水顺着蓄水池倾斜的上侧面可加速下渗至绿地下方与地下水汇聚,降低蓄水池对雨水下渗的阻碍,提高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的排水速率。
[0017]可选的,所述蓄水池底壁均倾斜设置,所述蓄水池底壁靠近道路一端低于蓄水池底壁远离道路一端,所述抽水管下端位于蓄水池底壁较低一侧。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水池底壁倾斜,当蓄水池内蓄积雨水含量较低时,雨水堆积至蓄水池底部较低处,便于完全利用蓄水池内的雨水,节约雨水资源。
[0019]可选的,所述抽水管上端以及通水管远离喷淋头一段均位于排水槽内,所述过滤板上端与排水槽槽口的上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过滤板以绿地长度方向的水平轴线为转动轴线转动,所述排水槽的槽口设置有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包括设置在排水槽槽口的磁吸条以及设置在过滤板内部靠近下端处的磁铁,所述抽水泵与抽水管、通水管均为可拆卸连接。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水泵与抽水管、通水管均为可拆卸连接,进行绿地灌溉
时,首先将需要灌溉的一段绿地一侧的过滤板翻转,使得排水槽槽口打开,而后,将抽水泵分别与抽水管以及通水管连通,即可驱动抽水泵抽取蓄水池内的雨水进行绿地灌溉,待一段绿地灌溉完毕,将抽水泵与对应灌溉单元内的抽水管以及通水管分离,翻转过滤板将排水槽槽口遮蔽,而后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完成绿地灌溉,不需要浇水时,将抽水泵收纳,进一步降低灌溉成本。
[0021]可选的,所述抽水泵的出水口以及入水口处均设置有连接管,所述通水管远离喷淋头一端以及抽水管上端均设置有软管,所述软管远离通水管、抽水管一端与过滤板相抵,且端口面向排水槽底壁,所述软管的管口的直径与连接管管口的直径相同。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通水管以及抽水管与抽水泵连接一端设置软管,软管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灌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置在绿地(1)两侧的若干路缘石(3)以及设置在绿地(1)内部的蓄水池(4),所述绿地(1)一侧的若干路缘石(3)沿绿地(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绿地(1)两侧分别设置有两组灌溉组件,每组所述灌溉组件均包括若干灌溉单元(5),所述绿地(1)一侧的若干灌溉单元(5)沿绿地(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灌溉单元(5)均包括设置在对应路缘石(3)靠近绿地(1)一侧的灌溉件(51)以及一根抽水管(52),所述路缘石(3)一侧设置抽水泵(6),所述抽水泵(6)的入水口与抽水管(52)上端连通,所述抽水泵(6)的出水口与灌溉件(51)连通,所述灌溉件(51)面向绿地(1),所述灌溉件(51)用于灌溉绿地(1);所述路缘石(3)靠近道路(2)一侧面开设有排水槽(31),所述排水槽(31)的槽口设置有过滤板(7),所述排水槽(31)与蓄水池(4)之间设置有排水通道(8),所述排水通道(8)的入口与排水槽(31)连通,所述排水通道(8)的出口与蓄水池(4)连通,所述抽水管(52)下端穿过路缘石(3),所述抽水管(52)设置在排水通道(8)内,且所述抽水管(52)的下端伸入蓄水池(4)底部,溢流井(9)下端与蓄水池(4)上端连通,输水管(10)远离调蓄池一端与蓄水池(4)侧面连通,且输水管(10)与蓄水池(4)连通一端高于蓄水池(4)底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灌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件(51)包括设置在路缘石(3)靠近绿地(1)一侧的喷淋头(511)、设置在喷淋头(511)端部的通水管(512)以及设置在通水管(512)上的控制阀(513),所述通水管(512)远离喷淋头(511)一端穿过路缘石(3)侧壁,且与抽水泵(6)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喷淋头(511)两侧分别设置侧喷头(20),所述侧喷头(20)与喷淋头(511)之间夹角为锐角,所述喷淋头(511)、侧喷头(20)的喷水孔均对准绿地(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灌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管(52)由上至下依次与排水槽(31)上侧内壁、排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逸男徐建林李海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园冶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