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CP信号唤醒和休眠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1290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CP信号唤醒和休眠电路,包括5V常电模块、CP_PWM信号转换模块、D触发器模块、选择模块、BMS主控芯片和MCU信号输出模块;所述5V常电模块分别与CP_PWM信号转换模块、D触发器模块和选择模块连接,提供持续的5V直流输出;所述CP_PWM信号转换模块分别连接充电枪CP_PWM输入模块和D触发器模块;所述BMS主控芯片连接MCU信号输出模块,所述MCU信号输出模块包括两个信号输出端MCU_CP_CLR和MCU_POWER_LOCK,输出端MCU_CP_CLR连接D触发器模块,输出端MCU_POWER_LOCK连接选择模块;所述选择模块连接D触发器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解决了CP唤醒问题,同时解决了充电完成后BMS继续工作损害蓄电池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

A wake-up and sleep circuit for AC charging CP signal of electric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CP信号唤醒和休眠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CP信号唤醒和休眠电路。

技术介绍

[0002]伴随国内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兴起,新能源电动车的生产逐渐形成一条产业链,电动汽车充电环节也开始备受关注。目前国内普遍使用交流充电桩对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进行充电。但电动车充电需要一定的时间,无法精准把控。充电完成后BMS如果不进入深度休眠,在车辆静止状态下BMS长期运行将会对蓄电池电瓶造成伤害,并且直接影响汽车的部分性能。
[0003]产生这种缺陷的原因在于:若在充电完成的情况下充电唤醒信号CP始终保持在12V电压的状态,所以电池管理系统BMS也会继续保持工作状态,持续产生电量消耗。这种电量消耗并不由充电桩供给,而是由车载DC/DC电源供电,消耗蓄电池电量。所以不仅充电机无法进入休眠状态持续耗能,同时也对蓄电池本身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0004]所以如何在充电时CP信号自主唤醒BMS并且在充电完成时让电池管理系统BMS不受到CP信号的持续影响能够进行深度休眠的低功耗状态成为了技术上的缺陷,由于交流充电唤醒信号CP目前有12V或者PWM两种,现有的技术方案是利用PWM信号来控制BMS的工作状态,但这种方案电路复杂,成本高昂。
[0005]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利用PWM信号作为触发信号,且成本低廉的交流充电CP信号的唤醒和休眠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CP信号唤醒和休眠电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8]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CP信号唤醒和休眠电路,包括5V常电模块、CP_PWM信号转换模块、D触发器模块、选择模块和BMS主控芯片;其中,
[0009]所述5V常电模块分别与CP_PWM信号转换模块、D触发器模块和选择模块连接,提供持续的5V直流输出;
[0010]所述CP_PWM信号转换模块分别连接充电枪CP_PWM输入模块和D触发器模块;
[0011]所述BMS主控芯片连接MCU信号输出模块,所述MCU信号输出模块包括两个信号输出端MCU_CP_CLR和MCU_POWER_LOCK,输出端MCU_CP_CLR连接D触发器模块,输出端MCU_POWER_LOCK连接选择模块;
[0012]所述选择模块连接D触发器模块;
[0013]所述D触发器模块的清零输入端CLR为低电平时,D触发器模块的输出端为低电平,与D、CLK的信号电平状态无关;当D触发器模块的清零输入端CLR为高电平时,CP信号转换模
块输出的电平信号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D触发器模块的输出端Q的电平与输入端D的信号电平状态一致;当输入端D信号为高电平时,D触发器模块输出端Q为高电平,反之,输出端Q为低电平。
[0014]进一步的,所述5V常电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外部12V或24V电源。
[0015]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枪CP_PWM输入模块为交流充电枪,通过CP_PWM信号转换模块交流充电枪输出的CP_PWM脉冲信号转换成直流电压信号。
[0016]进一步的,所述CP_PWM信号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D触发器模块的输入端CLK,将转换后的直流电压信号输入到D触发器模块的时钟信号输入端CLK。
[0017]进一步的,所述D触发器模块的输入端D和预设输入端PR分别与5V常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输入端D和预设输入端PR的输入信号始终为高电平信号。
[0018]进一步的,所述选择模块和D触发器模块设在电池管理系统主控板上。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能够采用CP_PWM脉冲触发信号唤醒BMS系统和BMS自主判断进入休眠状态的控制电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控制方案,通过输入的PWM信号进行信号转换,让逻辑电路对触发器高低电平进行判断来实现自主唤醒BMS并且能使BMS系统自主判断进入休眠状态,不仅解决了CP唤醒问题,同时解决了充电完成后BMS继续工作损害蓄电池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
[0020]此外,本技术的硬件电路设计科学合理,电子元器件为市面常见型号,易于选型,不需要额外占用更多的系统资源,不仅大大缩小了硬件电路的面积,更加实现了成本的控制。
[0021]除此之外,本技术的硬件电路在SOS充满的情况下,BMS主芯片断电,整个系统的功耗很低,几乎不增加BMS系统的额外成本,即充电枪使长时间处未拔状态,蓄电池都不会受到损害,整车的续航功能也得到了极大的保障。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框图。
[0024]图2为CP信号转换模块原理图。
[0025]图3为D触发器及选择模块原理图。
[0026]图4为MCU信号输出模块原理图。
[0027]图5为5V常电模块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CP信号唤醒和休眠电路,包括了5V常电模块、BMS主控芯片、MCU信号输出模块、CP信号转换模块、D触发器和选择模块。所述BMS主控芯片连接MCU信号输出模块,包括两个信号输出端MCU_CP_CLR和MCU_POWER_LOCK,输出端MCU_CP_CLR连接D触发器模块,输出端MCU_POWER_LOCK连接选择模块;
[0031]包括两个信号输出端MCU_CP_CLR和MCU_POWER_LOCK。D触发器和选择模块设在电池管理系统主控板上,包括芯片和N个引脚线,唤醒信号CP、连接确认CC以及自锁系统与其中的三条引脚线相连。
[0032]本方案的工作原理是BMS系统根据SOC状态,通过MCU_CP_CLR和MCU_POWER_LOCK对D触发器模块进行配置,不同的输入信号触发不同的输出信号,接受到输出信号的逻辑电路通过判断“与”或“非”的简单逻辑关系来实现BMS系统唤醒或深度休眠的工作状态。这样就解决了长时间充电完成后BMS持续工作可能会对蓄电池和整车部分性能带来的损害,使蓄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CP信号唤醒和休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5V常电模块、CP_PWM信号转换模块、D触发器模块、选择模块、BMS主控芯片和MCU信号输出模块;其中,所述5V常电模块分别与CP_PWM信号转换模块、D触发器模块和选择模块连接,提供持续的5V直流输出;所述CP_PWM信号转换模块分别连接充电枪CP_PWM输入模块和D触发器模块;所述BMS主控芯片连接MCU信号输出模块,所述MCU信号输出模块包括两个信号输出端MCU_CP_CLR和MCU_POWER_LOCK,输出端MCU_CP_CLR连接D触发器模块,输出端MCU_POWER_LOCK连接选择模块;所述选择模块连接D触发器模块;所述D触发器模块的清零输入端CLR为低电平时,D触发器模块的输出端为低电平,与D、CLK的信号电平状态无关;当D触发器模块的清零输入端CLR为高电平时,CP信号转换模块输出的电平信号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D触发器模块的输出端Q的电平与输入端D的信号电平状态一致;当输入端D信号为高电平时,D触发器模块输出端Q为高电平,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林丁健朱富成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合林立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