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氧化铝高强度循环包装袋,涉及吨包袋技术领域,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呈圆柱形,所述袋体的上部设有2个挂耳,所述袋体的底部设有放料口,所述袋体的顶部封闭并设有接料口,所述挂耳的两臂向下延伸并分别连接有第一加强带和第二加强带,所述第一加强带、第二加强带的下端延伸至所述放料口的边缘处;所述袋体上还设有水平加强带,所述水平加强带沿水平方向环绕所述袋体的侧面,所述水平加强带与所述袋体、第一加强带、第二加强带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运输氧化铝粉等粉料,具有结构强度高、可多次循环使用、便于放料的优点,相对于现有的循环包装袋,其循环使用的次数大幅增加,降低了包装运输成本。降低了包装运输成本。降低了包装运输成本。
An alumina high-strength circulating packaging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氧化铝高强度循环包装袋
[0001]本技术涉及吨包袋
,具体为一种氧化铝高强度循环包装袋。
技术介绍
[0002]氧化铝微粉从生产车间向下游生产线运输时,通常使用吨包袋进行盛装后再进行运输,以防止氧化铝微粉沿车厢缝隙处泄露,并便于运输量的统计。目前比较常用的有一次性吨包袋和多次性吨包袋,一次性吨包袋一般采用塑料编织袋材质,价格便宜,但不耐磨,运输过程中容易破损,无法循环使用,多次性吨包袋可循环使用,但循环使用的次数不多,一般在10~15次左右,且价格昂贵,是一次性吨包袋的5~10倍,性价比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化铝高强度循环包装袋,可多次循环使用,其循环使用次数高于现有的循环吨包袋,以解决现有的循环吨包袋性价比不高的问题。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氧化铝高强度循环包装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呈圆柱形,所述袋体的上部设有2个挂耳,所述袋体的底部设有放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的顶部封闭并设有接料口,所述挂耳的两臂向下延伸并分别连接有第一加强带和第二加强带,所述第一加强带、第二加强带的下端延伸至所述放料口的边缘处;
[0006]所述袋体上还设有水平加强带,所述水平加强带沿水平方向环绕所述袋体的侧面,所述水平加强带与所述袋体、第一加强带、第二加强带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带、第二加强带与所述挂耳为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加强带、第二加强带的下端在所述袋体的底部呈十字形分布。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带、第二加强带与所述水平加强带的交叉处固定连接有金属加强片。
[0009]优选的,所述放料口的上部呈漏斗状,所述放料口的内侧设有可折叠的内衬,所述放料口的开口边缘设有易拉绳,所述易拉绳用于收紧或打开所述放料口。
[0010]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通过在袋体的外侧设置第一加强带、第二加强带,并使第一加强带、第二加强带的下端在所述袋体的底部呈十字形分布,可显著提高袋体的整体强度,使袋体的受力分布更加均匀,避免局部压力过大导致破损,通过设置水平加强带,可提高袋体在水平方向上的承压能力,防止胀破,并通过金属加强片对第一加强带、第二加强带、水平加强带的交叉处进行固定,提高了交叉处的强度,避免加强带在交叉处断裂,从而提高了第一加强带、第二加强带及水平加强带的承压能力,进一步提高袋体的强度,降低使用过程中破损的概率;
[0012](2)放料口的上部呈漏斗状,便于放料,放料口边缘处设有易拉绳,且内侧设有内衬,将内衬沿水平方向折起后,收紧易拉绳使放料口收缩,即可向袋体中装料并防止氧化铝粉从放料口漏出,而从袋体中放料时,只需松开易拉绳使内侧露出放料口,在氧化铝粉的重
力挤压作用下,可使内衬自动打开并放料。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实施例1的立体图。
[0014]图2为实施例1中第一加强带、第二加强带及挂耳的立体图。
[0015]图3为实施例2的主视结构图。
[0016]图4为实施例2的放料口折叠时的结构图。
[0017]图5为图5中A处放大图。
[0018]图中标记:1、袋体;101、放料口;102、接料口;103、内衬;104、易拉绳;2、挂耳;301、第一加强带;302、第二加强带;4、水平加强带;5、金属加强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实施例1
[0021]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氧化铝高强度循环包装袋,用于盛放氧化铝,该包装袋包括袋体1,袋体1由合成纤维布制成,其形状呈圆柱形,袋体1的上部设有2个挂耳2,便于吊装及叉车运输,袋体1的顶部封闭并设有接料口102,进行装袋时可通过接料口102接料,袋体1的底部设有放料口101,可从袋体1的底部放出包装袋中的物料,2个挂耳2的两臂向下延伸并分别连接有第一加强带301和第二加强带302,第一加强带301、第二加强带302与挂耳2为一体成型,第一加强带301、第二加强带302的下端延伸至放料口101的边缘处,并在袋体1的底部呈十字形分布,以显著提高袋体1的整体强度。
[0022]袋体1上设有水平加强带4,水平加强带4沿水平方向环绕袋体1的侧面,水平加强带4与袋体1、第一加强带301、第二加强带302固定连接,可提高袋体在水平方向上的承压能力,防止胀破。
[0023]第一加强带301、第二加强带302、水平加强带4的交叉处固定连接有金属加强片5,金属加强片5用于对交叉处进行固定,可避免交叉处发生断裂。
[0024]在使用时,使用绳索将放料口101系紧以防止漏料,然后从接料口102向袋体1内装入氧化铝微粉,通过行车或叉车勾住挂耳2将包装袋运送到车厢后进行运输,从包装袋中倒出氧化铝时,需要解开放料口101处的绳子,使氧化铝粉从放料口101处放出。
[0025]实施例2
[0026]使用过程中发现,若将放料口101处的绳子打成死结,由于绳子承受袋体1巨大的挤压力,很难解开,若打成活结,绳子受到外力拉扯时很容易松开,氧化铝粉会直接漏出,因此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了如下改进:放料口101的上部呈漏斗状,便于放料,放料口101的内侧设有可折叠的内衬301,放料口101的边缘处设有易拉绳104,将内衬301向上折起后,收紧易拉绳104即可使放料口101缩小并兜住内衬301,氧化铝微粉的压力会迫使折叠后的内衬301紧贴在放料口101内侧,从而有效防止漏料。
[0027]需要从袋体1中放料时,只需通过行车或叉车勾住挂耳2,拉动易拉绳104即可使放
料口101张大,折叠后的内衬301即可张开,使氧化铝微粉放出。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化铝高强度循环包装袋,包括袋体(1),所述袋体(1)呈圆柱形,所述袋体(1)的上部设有2个挂耳(2),所述袋体(1)的底部设有放料口(101),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的顶部封闭并设有接料口(102),所述挂耳(2)的两臂向下延伸并分别连接有第一加强带(301)和第二加强带(302),所述第一加强带(301)、第二加强带(302)的下端延伸至所述放料口(101)的边缘处;所述袋体(1)上还设有水平加强带(4),所述水平加强带(4)沿水平方向环绕所述袋体(1)的侧面,所述水平加强带(4)与所述袋体(1)、第一加强带(301)、第二加强带(30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铝高强度循环包装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喜晔,赵申源,孙志强,王玉丽,刘霞,王鲲飞,阮宝明,梁飞飞,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长兴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