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和光传输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0723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2:12
一种光纤(100)包括:第一芯部(101),其能够传输第一光;第二芯部(102),其以与第一芯部(101)的结构不同的结构形成在第一芯部(101)的外周上,并且能够传输不同于第一光的第二光。第二芯部(102)围绕第一芯部(101)的外周形成,并且第二芯部(102)的中心定位在第一芯部(101)的区域内。(101)的区域内。(101)的区域内。

Optical fiber and optical transmission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纤和光传输模块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光纤以及一种包括该光纤的光传输模块,该光纤形成为一个光纤且能够双向通信。

技术介绍

[0002]已知光纤中的光路能够通过光的波导模式进行分类。例如,根据诸如物理尺寸、折射率、波长和光纤的芯区及包层区的入射角这样的参数,一个以上的波导模式出现在一个光纤中。多模光纤可以具有多个波导模式。已知模分复用通信方法作为使用多模光纤的一种光通信系统。在该方法中,信号能够通过施加在具有多种波导模式中的相应波导模式的光上来传输。
[0003]例如,专利文献JP2019

169780A公开了光通信系统使用一个多模光纤实现模分复用通信。在该光通信系统中,一个多模光纤通过将上行光信号和下行光信号划分为传播角极为不同的低阶模组和高阶模组来传输上行光信号和下行光信号。
[0004]具体地,形成低阶模组的光信号从低阶模组光源的开口(opening)发射,沿着多模光纤的中心轴穿过多模光纤传播,并且入射至低阶模组检测器。
[0005]此外,形成高阶模组的光信号从高阶模组光源发射,通过两个镜面反射,会聚在多模光纤的端面附近,并且相对于中心轴带有角度地入射多模光纤,该角度大于来自低阶模组光源的光信号的角度。形成高阶模组的入射光信号从多模光纤的另一端出射,经过模式复用/解复用器,通过两个镜面反射,入射至高阶模组检测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然而,在常规的多模光纤中,由于多模光纤的折射率分布的类型,可能在上行光信号与下行光信号之间发生干扰,或者可能不适当地传输高速信号。
[0007]已经鉴于如上所述的问题做出了本公开。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纤以及包括该光纤的光传输模块,该光纤能够通过适当地布置不同的芯部并且适当地减少上行光信号与下行光信号之间的干扰来执行高速通信。
[0008]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光纤优选地包括:第一芯部,其能够传输第一光;第二芯部,其以与第一芯部的结构不同的结构形成在第一芯部的外周上并且能够传输与第一光不同的第二光;其中,第二芯部围绕第一芯部的外周形成,并且第二芯部的中心定位在第一芯部的区域内。
[0009]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光传输模块优选地包括:光纤;通过光纤的第一芯部传播的第一光的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一光接收元件;通过光纤的第二芯部传播的第二光的第二发光元件和第二光接收元件。
[0010]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光纤以及包括该光纤的光传输模块,该光纤能够通过适当地布置不同的芯部并且适当地减少上行光信号与下行光信号之间的干扰来执行高速通信。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光纤的放大纵截面的示意图。
[0012]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光纤的放大横截面的示意图,并且是示出横截面中的折射率的分布图的示意图。
[0013]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光传输模块的概览的实例的示意图。
[0014]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光传输模块的配置的实例的示意图。
[0015]图5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光纤的折射率分布的实例的示意图。
[0016]图6A是示出根据比较例的GI

POF(渐变折射率

塑料光纤)的实例的示意图。
[0017]图6B是示出根据比较例的SI

POF(阶跃折射率

塑料光纤)的实例的示意图。
[0018]图7是示出根据比较例的HPCF(硬塑包层二氧化硅光纤)的配置的实例的立体图。
[0019]参考标记列表
[0020]11
ꢀꢀꢀꢀ
第一透镜
[0021]12
ꢀꢀꢀꢀ
第二透镜
[0022]13
ꢀꢀꢀꢀ
第三透镜
[0023]14
ꢀꢀꢀꢀ
第四透镜
[0024]15
ꢀꢀꢀꢀ
第一反射镜
[0025]16
ꢀꢀꢀꢀ
第二反射镜
[0026]20a
ꢀꢀꢀ
第一发光元件
[0027]20b
ꢀꢀꢀ
第一光接收元件
[0028]30a
ꢀꢀꢀ
第二光接收元件
[0029]30b
ꢀꢀꢀ
第二发光元件
[0030]100
ꢀꢀꢀ
光纤
[0031]101
ꢀꢀꢀ
第一芯部
[0032]102
ꢀꢀꢀ
第二芯部
[0033]103a
ꢀꢀ
第一包层部
[0034]103b
ꢀꢀ
第二包层部
[0035]103c
ꢀꢀ
第三包层部
[0036]300
ꢀꢀꢀ
光传输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7]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光纤和包括光纤的光传输模块的实例。应当注意,以下实施例中描述的数值、形状、材料、部件、部件位置和部件连接、步骤、步骤顺序等是实例,并且这些不限定本公开的范围。此外,仅为了便于描述而设置附图上的尺寸比例,并且实际比例可以不同。
[0038]另外,以下实施例及其变形例可以包括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这种情况下,相同的参考标记被给予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并且重复的描述被省略。
[0039](1)光纤和包括该光纤的光传输模块的配置的概述
[0040]将参考图1和图2描述光纤100的概述。此外,将参照图3描述光传输模块的概述。
[0041](1.1)光纤的概述
[0042]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光纤100的图像的示意图。光纤100的截面优选地具有同心双结构(双层结构)。然而,两层结构的中心轴可能并不总是彼此重合。例如,第二芯部102的中心仅须定位在第一芯部101的区域内。具有GI结构(渐变折射率光纤结构)的第一芯部101优选地布置在光纤100的同心圆内侧。具有SI结构(阶跃折射率光纤结构)的第二芯部102布置在第一芯部101的外侧。第一芯部101和第二芯部102实现了光纤100中的上行光信号和下行光信号的空间分离,并且光纤100成为能够进行高速通信的光纤。
[0043]光纤100的直径优选为但不限于500μm至1000μm。也就是说,光纤100的直径可以小于500μm或大于1000μm。作为入射在第一芯部101上的第一光的光信号b1在GI结构的第一芯部101内沿着中心轴C1直线行进,或者在第一芯部101的侧表面上反射的同时在第一芯部101内沿着中心轴C1曲折行进。包层可以形成在第一芯部101的外周部(未示出)上,并且光信号b1保持在第一芯部101内。作为入射在第二芯部102上的第二光的光信号b2在SI结构的第二芯部102内沿着中心轴C1直线行进,或者在第二芯部102的侧表面及其之间反射的同时行进。包层(未示出)形成在第二芯部102的外周侧和内周侧上,并且光信号b2保持在第二芯部102内。以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100),包括:第一芯部(101),该第一芯部能够传输第一光;第二芯部(102),该第二芯部以与所述第一芯部(101)的结构不同的结构形成在所述第一芯部(101)的外周上,并且能够传输与所述第一光不同的第二光;其中,所述第二芯部(102)围绕所述第一芯部(101)的外周形成,并且所述第二芯部(102)的中心定位在所述第一芯部(101)的区域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100),其中,所述第二芯部(102)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芯部(101)的折射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100),其中,第二包层部(103b)形成在所述第一芯部(101)的最外周与所述第二芯部(102)的最内周之间,并且所述第二包层部(103b)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芯部(101)的最外周的折射率。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100),其中,第三包层部(103c)形成在所述第二芯部(102)的外周上,并且所述第三包层部(103c)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二芯部(102)的折射率并且大于所述第一芯部(101)的最大折射率。5.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纤(100),其中,所述第一芯部(101)包括渐变折射率光纤结构的芯部,并且所述第二芯部(102)是阶跃折射率光纤结构的芯部。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100),其中,第一包层部(103a)形成在所述第一芯部(101)与所述第二包层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形智枝美相叶孝充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