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0660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的电池单元具备电池组、母线、冷却器和导热件。电池组具有第一面和位于第一面的相反侧的第二面。冷却器具有与电池组的第二面相对的冷却面,对电池组进行冷却。导热件配置在电池组的第二面与冷却器的冷却面之间,将电池组的热传递到冷却器。冷却器的冷却面具有扁平的形状。导热件具有沿着层叠方向呈带状延伸的多个带。多个带位于相互分开的位置。当从与冷却面正交的方向观察时,多个带中的至少一个带的至少一部分与多个电池单体各自的电极重叠。自的电极重叠。自的电极重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单元


[0001]本公开所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单元。特别是涉及一种具备在层叠方向上层叠配置有多个电池单体的电池组、冷却器和导热件的电池单元。

技术介绍

[0002]上述电池单元公开在日本特开2020

053148中。从电池组(在日本特开2020

053148中,称为多个电池单体)产生的热经由凝胶状的导热件传递到冷却器。在日本特开2020

053148的冷却器的与电池组相对的面上,形成有:在其与电池组之间夹持导热件的多个主冷却面;以及位于它们之间并且比主冷却面远离电池组的凹部。由此,从电池组和主冷却面之间挤出的凝胶状的导热件进入凹部。通过凹部保持被挤出的导热件,由此能够防止导热件移动至不希望的部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日本特开2020

053148的电池单元中,进入凹部的导热件不与电池组抵接,不对电池组的冷却作出贡献。其结果是,无助于冷却的导热件部分的质量增加。另外,在为了与电池组抵接而用导热件填满凹部的情况下,导热件的使用量增加,其质量增加。进而,由于在冷却面的与电池组相对的面上形成有凹凸,所以冷却器的表面积增加。其结果是,冷却器的质量增加。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质量的增加和导热件的使用量的增加的同时冷却电池组的技术。
[0004]本公开所公开的电池单元具备电池组、多个母线、冷却器和导热件。电池组沿着层叠方向层叠配置有多个电池单体,具有排列有各个电池单体的电极的第一面和位于所述第一面的相反侧的第二面。多个母线分别与所述多个电池单体的至少一个电极连接,将所述多个电池单体电连接。冷却器具有与所述电池组的所述第二面相对的冷却面,对所述电池组进行冷却。导热件配置在所述电池组的所述第二面与所述冷却器的所述冷却面之间,将所述电池组的热传递到所述冷却器。所述冷却器的所述冷却面具有扁平的形状。所述导热件具有与所述多个电池单体相对且沿着所述层叠方向呈带状延伸的多个带。所述多个带在与所述层叠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位于相互分开的位置。当从与所述冷却面正交的方向观察时,所述多个带中的至少一个带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多个电池单体的各自的所述电极重叠。
[0005]在各个电池单体中,电流从一个电极流入,电流从另一个电极流出。因此,在各个电池单体中,电流容易在电极上密集,在电极及其附近容易成为高温。另外,由于母线与电池单体的电极连接,因此电极更容易被发热的母线的热加热。其结果是,在电池单体的电极及其附近,与电池单体的其他部位相比,发热量容易变大。在上述的电池单元中,在从与冷却面正交的方向观察时,导热件的多个带中的至少一个带的至少一部分与各个电极重叠。由此,在电极及其附近发出的热容易经由与电极重叠的位置的导热件而传递到冷却器。即,容易成为高温的电极附近容易被导热件冷却。另外,导热件的带在与层叠方向垂直的方向
上位于相互分离的位置。由此,与在冷却面整面配置导热件相比,能够减少导热件的使用量。进而,通过将冷却器的冷却面形成为扁平形状,与在冷却面上形成有凹凸的相关技术相比,能够降低冷却器自身的质量。这样,根据本公开所公开的电池单元,能够通过相对少量的导热件冷却发热量大的电池单体和母线的连接部位,同时抑制质量的增加。
[0006]在所述电池单元中,所述多个带可以具有至少一组以第一间隔在宽度方向上分开的带状部以及另外的至少一组以第二间隔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分开的带状部。
[0007]在所述电池单元中,所述导热件可以是凝胶状。
[0008]在所述电池单元中,所述导热件也可以作为用于将所述冷却面固定于第二面的粘接剂发挥功能。
[0009]在所述电池单元中,所述多个电池单体也可以分别是在所述层叠方向上具有扁平的矩形形状的方型电池。
[0010]在所述电池单元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冷却器内形成有流路,该流路与所述多个电池单体相对且沿着所述层叠方向延伸,并且供冷却所述电池组的制冷剂循环。
[0011]在所述电池单元中,也可以是,还具备防水板,该防水板配置在所述电池组的所述第二面与所述冷却器的所述冷却面之间,并覆盖所述冷却面。另外,所述导热件可以位于所述电池组与所述防水板之间以及所述防水板与所述冷却器之间中的一方。
[0012]在所述电池单元中,也可以是,还具备第2导热件,该第2导热件位于所述电池组与所述防水板之间以及所述防水板与所述冷却器之间中的另一方。另外,所述第二导热件也可以以所述防水板作为对称面而与所述导热件对称地排列。
[0013]本公开所公开的技术的细节和进一步的改进将在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0014]以下将结合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其中:
[0015]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电池单元10a的结构的立体图。
[0016]图2示出了沿图1的线II

II的剖视图。
[0017]图3表示第二实施例的电池单元10b的与图2同样的剖视图。
[0018]图4表示第三实施例的电池单元10c的与图2同样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带可以具有以第一间隔在宽度方向(带的宽度方向)上分开的至少一组带状部和以第二间隔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分开的另外的至少一组带状部。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提高了导热件的配置的自由度,所以容易根据发热量多的电极附近的位置来配置导热件。
[0020]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可以为凝胶状。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根据发热量多的电极附近的位置,比较容易地配置导热件。
[0021]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也可以作为用于将所述冷却面固定于所述第二面的粘接剂发挥功能。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冷却面与第二面的位置偏移。
[0022]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电池单体的各个电池单体可以是在所述层叠方向上具有扁平的矩形形状的方型电池。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例如,可以使用圆筒形电池。
[0023]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冷却器内形成有流路,该流路与所述多个电池单体相对且沿着所述层叠方向延伸,并且供冷却所述电池组的制冷剂循环。根据这样的结构,导热件的多个带沿着冷却器的流路延伸。其结果是,导热件的多个带与冷却器的流路的接触面积增加。因此,电池组的热容易经由导热件而被制冷剂传递。
[0024]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也可以是,还具备防水板,该防水板配置在所述电池组的所述第二面与所述冷却器的所述冷却面之间,并覆盖所述冷却面。在该情况下,所述导热件可以位于所述电池组与所述防水板之间和所述防水板与所述冷却面之间中的一方。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制冷剂从冷却器泄漏的情况下,能够防止泄漏的制冷剂到达电池组。
[0025]另外,在该情况下,还可以具备第二导热件,该第二导热件位于所述电池组与所述防水板之间和所述防水板与所述冷却面之间中的另一方,所述第二导热件可以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元具有:电池组,沿着层叠方向层叠配置有多个电池单体,并且具有排列有各个电池单体的电极的第一面和位于所述第一面的相反侧的第二面;多个母线,分别与所述多个电池单体的至少一个电极连接,将所述多个电池单体电连接;冷却器,具有与所述电池组的所述第二面相对的冷却面,对所述电池组进行冷却;以及导热件,配置在所述电池组的所述第二面与所述冷却器的所述冷却面之间,将所述电池组的热传递到所述冷却器,其中,所述冷却器的所述冷却面具有扁平的形状,所述导热件具有多个带,所述多个带与所述多个电池单体相对且沿着所述层叠方向呈带状延伸,所述多个带在与所述层叠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位于相互分开的位置,从与所述冷却面正交的方向观察时,所述多个带中的至少一个带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多个电池单体的各自的所述电极重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带具有至少一组以第一间隔在宽度方向上分开的带状部以及另外的至少一组以第二间隔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分开的带状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单元,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山尚久保渉青木良太日吉雅敏鹤田遥香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斯巴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