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呼吸灯控制的振荡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02507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振荡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呼吸灯控制的振荡电路,包括充电单元、比较单元、输出单元、整形单元和放电单元,充电单元用于对充放电电容进行充电,比较单元将充电单元输出的电压信号和基准信号进行比较输出,输出单元对比较单元的输出信号进行逻辑处理,同时控制放电单元的通断;整形单元将输出单元的输出波形整形为方波;放电单元用于对充放电电容进行放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纯模拟电路实现,所有器件均为分立器件,无需加入专用振荡IC或者嵌入式,缩短了研发和制造周期,成本低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供电电源要求不高,所有器件为常规器件,可替代性高,避免了因器件供应不足而导致的生产隐患。供应不足而导致的生产隐患。供应不足而导致的生产隐患。

An oscillation circuit for breathing lamp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呼吸灯控制的振荡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振荡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呼吸灯控制的振荡电路。

技术介绍

[0002]一些行业产品上通过增加LED闪烁的视觉效果来指示产品状态,例如信号故障、产品故障或是工作状态等。不间断闪烁的LED简称呼吸灯,该呼吸灯的驱动电路一般需要设计专用的振荡控制电路。
[0003]目前振荡控制电路主要有以下几种实现方式:
[0004]1)采用逻辑门电路实现的多谐振荡电路,但受制于IC的工作电压,无法直接适用于24V系统。
[0005]2)采用硬件和嵌入式结合实现,例如采用MCU的PWM信号实现。但嵌入式的引入,无形中增加了产品的研发投入和设计成本。
[0006]3)采用专用振荡IC或运放以及外围的RC电路实现,例如NE555。但由于器件的唯一性较强,存在因货源供应不足导致无法生产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呼吸灯控制的振荡电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是一种简单可靠,成本低廉,适用性广和替代性强的振荡电路,既实现了产品的功能需求,又降低了产品的研发成本,同时解决了产品因IC货源不足导致无法生产的隐患。
[0008]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呼吸灯控制的振荡电路,包括充电单元、比较单元、输出单元、整形单元和放电单元,充电单元用于对充放电电容进行充电,比较单元将充电单元输出的电压信号和基准信号进行比较输出,输出单元对比较单元的输出信号进行逻辑处理,同时控制放电单元的通断;整形单元将输出单元的输出波形整形为方波;放电单元用于对充放电电容进行放电。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化方案,充电单元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充放电电容C1、第三电阻R3和第一三极管Q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充放电电容C1串联连接在VCC和GND之间,第三电阻R3连接在VCC和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之间,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在第二电阻R2和充放电电容C1之间。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化方案,比较单元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二极管D1、第三二极管D3和第二三极管Q2,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串联连接在VCC和GND之间,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输入控制信号EN,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在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之间,第六电阻R6连接在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和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之间,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化方案,输出单元包括第二二极管D2、第七电阻R7和第三三极管Q3,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第三三
极管Q3的集电极,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第七电阻R7连接在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与GND之间。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化方案,整形单元包括第四场效应管Q4、发光二极管LED和第八电阻R8,第四场效应管Q4的栅极与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第八电阻R8连接在VCC和发光二极管LED的阳极之间,发光二极管LED的阴极与第四场效应管Q4的漏极相连,第四场效应管Q4的源极连接至GND。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化方案,放电单元包括充放电电容C1、第二电阻R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和第三三极管Q3,第二电阻R2、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串联连接在充放电电容C1和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之间。
[0014]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技术采用纯模拟电路实现,所有器件均为分立器件,无需加入专用振荡IC或者嵌入式,缩短了研发和制造周期,成本低廉;
[0015]2)本技术对供电电源要求不高,所有器件为常规器件,可替代性高,避免了因器件供应不足而导致的生产隐患。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0019]其中:1、充电单元,2、比较单元,3、输出单元,4、整形单元,5、放电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呼吸灯控制的振荡电路,包括充电单元1、比较单元2、输出单元3、整形单元4和放电单元5,充电单元1用于对充放电电容进行充电,比较单元2将充电单元1输出的电压信号和基准信号进行比较输出,输出单元3对比较单元2的输出信号进行逻辑处理,同时控制放电单元5的通断;整形单元4将输出单元3的输出波形整形为方波;放电单元5用于对充放电电容进行放电。
[0021]充电单元1如图2中的模块M1所示,充电单元1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充放电电容C1、第三电阻R3和第一三极管Q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充放电电容C1串联连接在VCC和GND之间,第三电阻R3连接在VCC和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之间,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在第二电阻R2和充放电电容C1之间。充放电电容C1连接在第二电阻R2和GND之间,第一三极管Q1集电极接地。VCC经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对充放电电容C1进行充电,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可将充放电电容C1上的电压跟随输出。
[0022]比较单元2如图2中的模块M2所示,比较单元2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二极管D1、第三二极管D3和第二三极管Q2,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串联连接在VCC和GND之间,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输入控制信号EN,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在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之间,第六电阻R6连接在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和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之间,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四电阻R4连接于VCC和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之间,第五电阻R5连接在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和GND之间。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为充电单元1输出的电压信号,并与
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电压相比较,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输出比较结果。外部输入的控制信号EN控制着比较单元2的使能状态。
[0023]输出单元3如图2中的模块M3所示,输出单元3包括第二二极管D2、第七电阻R7和第三三极管Q3,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第七电阻R7连接在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与GND之间,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至GND。第三三极管Q3受到比较单元2的输出信号控制,输出单元3对比较单元2的输出信号进行逻辑处理;第三三极管Q3的工作状态控制着放电单元5放电回路的通断。
[0024]整形单元4如图2中的模块M4所示,整形单元4包括第四场效应管Q4、发光二极管LED和第八电阻R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呼吸灯控制的振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单元(1)、比较单元(2)、输出单元(3)、整形单元(4)和放电单元(5),充电单元(1)用于对充放电电容进行充电,比较单元(2)将充电单元(1)输出的电压信号和基准信号进行比较输出,输出单元(3)对比较单元(2)的输出信号进行逻辑处理,同时控制放电单元(5)的通断;所述整形单元(4)将输出单元(3)的输出波形整形为方波;放电单元(5)用于对充放电电容进行放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呼吸灯控制的振荡电路,其特征在于:充电单元(1)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充放电电容C1、第三电阻R3和第一三极管Q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充放电电容C1串联连接在VCC和GND之间,第三电阻R3连接在VCC和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之间,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在第二电阻R2和充放电电容C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呼吸灯控制的振荡电路,其特征在于:比较单元(2)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二极管D1、第三二极管D3和第二三极管Q2,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串联连接在VCC和GND之间,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输入控制信号EN,第一二极管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健梅震王林赵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优倍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