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径向高稳定性的直线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0089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径向高稳定性的直线模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顶端前部两侧均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部均卡合连接在第一支座的两侧,所述第一支座的后端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垫,所述主体的内顶端后部卡合连接有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的内中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该直线模组整体结构多采用卡合连接,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均卡合连接在主体的内部,滑盖滑动连接在主体的顶部,维修清理时,便于人员快速拆卸电机清理,滑块在移动中则利用下滑槽来平衡托台顶部的径向力,使得整体移动平稳,移动中滚珠和滚柱则辅助移动座快速移动,减少摩擦力降低电机的能耗。力降低电机的能耗。力降低电机的能耗。

A radial high stability linear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径向高稳定性的直线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径向高稳定性的直线模组。

技术介绍

[0002]直线模组,又叫做线性模组,是自动控制装置的一种,其可以通过各个单元的组合实现负载的直线,曲线运动,使得轻负载在在自动化负载控制中更加灵活轻便,控制更加精准,直线模组发照至今,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各样的设备中,为我国的设备制造业发展供出极大贡献。
[0003]中国专利文献CN211840996U公开了一种直线模组,导轨设置有由电机驱动的螺杆,上部覆盖防尘片;滑座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与所述螺杆啮合;外壳覆盖在所述导轨的上部并包裹所述滑座,所述外壳遮蔽所述导轨的上部及两侧;安装座与所述滑座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方,该直线模组设计时在滑座上覆盖外壳,包裹整个导轨,当灰尘需要进入直线模组中,需要绕过多个转弯位,有效阻隔绝大部分的灰尘进入到直线模组中,但也因此该装置本身在清理积攒的灰尘时,多弯道的狭窄设计不易清理,同时该装置拆卸维修时过于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径向高稳定性的直线模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径向高稳定性的直线模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顶端前部两侧均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部均卡合连接在第一支座的两侧,所述第一支座的后端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垫,所述主体的内顶端后部卡合连接有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的内中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部转动连接在丝杆的一端,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支座的中部,所述丝杆远离第二支座的一端贯穿了第一支座并设置有连接槽,所述丝杆的杆身螺纹连接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顶端中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支块,所述滑动支块均滑动连接在滑道中,所述滑道均设置在滑盖的两侧,所述主体的内顶端两侧上部均设置有上滑槽,所述上滑槽的下部均设置有下滑槽,所述下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均固定连接在移动座的两侧中部,所述主体的内顶端中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主体的前端两侧中部均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前座的后端两侧均通过插接块卡合连接,所述前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卡块。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第二支座的前端上部设置有第二缓冲垫。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滑动支块的顶端均固定连接在托台的底端中部两侧。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滑盖的两侧均滑动连接在上滑槽的内部。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滑块与下滑槽的底端之间均设置有分布均匀的滚珠。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安装块之间转动连接有分布均匀的滚柱且滚柱均滑动连接在移动座的底端。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插接块与主体之间均通紧固螺栓连接。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9]所述卡块卡合连接在连接槽的内部。
[0020]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1、本技术中,该直线模组整体结构多采用卡合连接,第一支座以及第二支座均卡合连接在主体的内部,滑盖通过上滑槽滑动连接在主体的顶部,用以阻挡灰尘,通过紧固螺栓和插接块连接前座以及卡槽,维修清理时,工作人员可快速卸下电机,滑动打开滑盖,视清理维修情况的需要将第一支座7以及第二支座直接连同丝杆取下,全过程拆解简单快速,便于维修人员维修拆装。
[0022]2、本技术中,滑块在移动中利用下滑槽平衡托台顶部的径向力,使得移动座整体移动平稳,移动过程中移动座受丝杆影响前进,下滑槽底端设置的滚珠以及主体内顶端滚柱则辅助移动座快速移动,减少摩擦力,降低电机的能耗。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径向高稳定性的直线模组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径向高稳定性的直线模组中主体的内部结构图;
[0025]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径向高稳定性的直线模组中前座的结构图;
[0026]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径向高稳定性的直线模组中主体的连接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径向高稳定性的直线模组中主体的后视图;
[0028]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径向高稳定性的直线模组中第一支座的示意图。
[0029]图例说明:
[0030]1、滑道;2、托台;3、插槽;4、前座;5、电机;6、紧固螺栓;7、第一支座;8、主体;9、滑盖;10、卡槽;11、第一缓冲垫;12、连接槽;13、丝杆;14、第二支座;15、第二缓冲垫;16、上滑槽;17、滚珠;18、下滑槽;19、插接块;20、卡块;21、轴承;22、移动座;23、滑动支块;24、滑块;25、滚柱;26、安装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3]参照图1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径向高稳定性的直线模组,包括主体8,主体8的内顶端前部两侧均设置有插槽3,插槽3的内部均卡合连接在第一支座7的两侧,第一支座7的后端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垫11,第一缓冲垫11以及第二缓冲垫15其作用在于防止缓和移动座22高速移动中意外撞击,从而导致损坏,主体8的内顶端后部卡合连接有第二支座14,第二支座14的内中部固定连接有轴承21,轴承21的内部转动连接在丝杆13的一端,丝杆1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支座7的中部,丝杆13远离第二支座14的一端贯穿了第一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径向高稳定性的直线模组,包括主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8)的内顶端前部两侧均设置有插槽(3),所述插槽(3)的内部均卡合连接在第一支座(7)的两侧,所述第一支座(7)的后端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垫(11),所述主体(8)的内顶端后部卡合连接有第二支座(14),所述第二支座(14)的内中部固定连接有轴承(21),所述轴承(21)的内部转动连接在丝杆(13)的一端,所述丝杆(1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支座(7)的中部,所述丝杆(13)远离第二支座(14)的一端贯穿了第一支座(7)并设置有连接槽(12),所述丝杆(13)的杆身螺纹连接有移动座(22),所述移动座(22)的顶端中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支块(23),所述滑动支块(23)均滑动连接在滑道(1)中,所述滑道(1)均设置在滑盖(9)的两侧,所述主体(8)的内顶端两侧上部均设置有上滑槽(16),所述上滑槽(16)的下部均设置有下滑槽(18),所述下滑槽(18)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24),所述滑块(24)均固定连接在移动座(22)的两侧中部,所述主体(8)的内顶端中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26),所述主体(8)的前端两侧中部均设置有卡槽(10),所述卡槽(10)与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步芳杨金福万正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宛弘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