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高用餐体验的餐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0061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提高用餐体验的餐盒,属于餐盒领域,包括餐盖和餐盒,所述餐盒包括下餐盒和配合在所述下餐盒内的上餐盒,在所述下餐盒的上端设置有放置台,在所述放置台上依次设置有卡合槽和锁紧壁,在所述锁紧壁上一次性连接有开封片,所述餐盖的边缘扣合在所述卡合槽内,所述上餐盒用于菜品的盛放,在所述上餐盒的内壁相对设置有两个提拉部,在所述提拉部的上端设有提拉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是餐盒进行区域的划分,使菜品与米饭分隔,不会影响用餐口感,避免菜品中过量食用油的摄入,且设置有保护措施,避免他人开启餐盒。避免他人开启餐盒。避免他人开启餐盒。

A lunch box that can improve the dining experi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提高用餐体验的餐盒


[0001]本技术属于餐盒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提高用餐体验的餐盒。

技术介绍

[0002]一次性餐盒多运用在外卖行业中,而现有的餐盒未有明确的区域划分,在运送中,造成米饭始终被汤汁浸泡,影响用餐时的口感,且米饭也吸取了菜品中过量的油,不利于用餐者的身体健康。
[0003]颠簸的路途也会使盒内的菜品分散至各处或堆叠至一处,在打开时会不慎使菜品溢出,破坏用餐环境。且餐盖没有保护措施,过于易于开合,无法确认餐盒是否被开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提高用餐体验的餐盒,能够是餐盒进行区域的划分,使菜品与米饭分隔,不会影响用餐口感,避免菜品中过量食用油的摄入,且设置有保护措施,避免他人开启餐盒。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提高用餐体验的餐盒,包括餐盖和餐盒,所述餐盒包括下餐盒和配合在所述下餐盒内的上餐盒,在所述下餐盒的上端设置有放置台,在所述放置台上依次设置有卡合槽和锁紧壁,在所述锁紧壁上一次性连接有开封片,所述餐盖的边缘扣合在所述卡合槽内,所述上餐盒用于菜品的盛放,在所述上餐盒的内壁相对设置有两个提拉部,在所述提拉部的上端设有提拉槽。分体的上餐盒与下餐盒形成不同的区域,可将菜品与米饭进行分隔,提拉槽的设置便于上餐盒的拿取,一次性开封片的设置可直观的看到餐盒是否被开启。
[0006]进一步的,包括盖板,所述盖板配合在所述上餐盒内。盖板可防止上餐盒内菜品的溢出。
[0007]进一步的,包括过滤盒,所述过滤盒配合在所述下餐盒内,所述上餐盒配合在所述过滤盒内,在所述上餐盒的底部设有多个滤孔。滤孔可使菜品中的菜油滴落。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上餐盒的下端与所述过滤盒内的底部留有距离。
[0009]进一步的,所述锁紧壁环绕所述放置台的外侧设置,所述锁紧壁的高度高于所述餐盖外边缘的高度。
[0010]进一步的,在所述盖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卡块,在所述盖板的上端设置有转柄。
[0011]进一步的,在所述上餐盒内相对设有两组A滑行通路,在所述提拉部上均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与所述A滑行通路位于同一平面。
[0012]进一步的,在所述下餐盒内相对设有两组B滑行通路,在所述过滤盒内相对设有两组C滑行通路,所述A滑行通路、所述B滑行通路和所述C滑行通路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卡块与所述A滑行通路相配合。
[0013]进一步的,所述A滑行通路、所述B滑行通路和所述C滑行通路均呈“L”型。
[0014]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5]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餐盒和下餐盒的设置,使餐盒内的区域得到划分,保证菜品与米饭的分隔,避免汤汁和菜油浸入米饭,保障用餐口感。过滤盒的设置,使菜品中过量的菜油经滤孔渗入过滤盒内,进一步降低菜油的摄取,利于用餐者的健康。盖板的设置可防止在运送途中,因道路颠簸造成菜品的分散或堆积。在锁紧壁上连接的一次性开封片,可直观的看到餐盒是否被开启。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整体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盖板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盖板与上餐盒配合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上餐盒和过滤盒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上餐盒和过滤盒结构图;
[0021]图6是本技术下餐盒结构图。
[0022]图中:
[0023]1、餐盖;2、下餐盒;21、锁紧壁;22、开封片;23、卡合槽;24、放置台;25、B入槽;26、B滑槽;
[0024]3、盖板;31、卡块;32、转柄;
[0025]4、上餐盒;41、A入槽;42、A滑槽;43、滤孔;44、A卡边;45、提拉部;451、让位槽;452、提拉槽;
[0026]5、过滤盒;51、C入槽;52、C滑槽;53、B卡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8]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提高用餐体验的餐盒,包括餐盖1、餐盒和盖板3,餐盖1呈圆形,餐盒包括下餐盒2和上餐盒4,餐盖1扣合在下餐盒2上,上餐盒4用于菜品的盛放,盖板3配合在上餐盒4内,用于防止菜品的溢出,在下餐盒2内依次套设有过滤盒5和上餐盒4,在上餐盒4的底部设有多个滤孔43,用于菜品中过量菜油的滴落,过滤盒5用于对滴落菜油的收集。
[0029]在上餐盒4的内壁相对设有两组A滑行通路,A滑行通路呈“L”型,包括依次连通的A入槽41和A滑槽42,A入槽41贯穿上餐盒4的上端,在上餐盒4内相对设置有两个提拉部45,在提拉部45的侧端贯通设有让位槽451,让位槽451与A滑行通路处于同一平面,在提拉部45的上端设有提拉槽452。
[0030]下餐盒2呈正方形,在下餐盒2的上端设置有放置台24,用于过滤盒5和上餐盒4的搭放,在放置台24上依次设有卡合槽23和封锁壁21,封锁壁21在放置台24的外侧环绕设置,且封锁壁21的高度高于餐盖1边缘的高度,在封锁壁21上一次性连接有开封片22,通过将开封片22卸除,在封锁壁21上形成开口,通过该开口将餐盖1向上提起,实现餐盖1的开启,在本实施例中,开封片22的两端均通过细连接杆连接在锁紧壁21上,使其便于掰断。
[0031]在下餐盒2的内壁相对设有两组B滑行通路,B滑行通路呈“L”型,包括依次连通的B入槽25和B滑槽26,B入槽25贯穿放置台24。在过滤盒5的内壁相对设有两组C滑行通路,C滑
行通路呈“L”型,包括依次连通的C入槽51和C滑槽52,B滑行通路的位置和C滑行通路的位置均与A滑行通路的位置相对应。
[0032]在盖板3的两侧均设置有卡块31,卡块31与A滑行通路相配合,盖板3的直径与上餐盒4的内壁相匹配,为便于盖板3的取放,在盖板3的上端设置有转柄32。
[0033]在过滤盒51的上端设置有B卡边51,用于搭放在放置台24上,上餐盒4套设在过滤盒51内,上餐盒4的下端与过滤盒51内的底部留有距离,在上餐盒4的上端设置有A卡边44,用于搭放在B卡边51上。
[0034]本实例的工作过程:
[0035]可将米饭或汤品放入下餐盒2内,将过滤盒5置于下餐盒2内,并使B卡边53搭放在放置台24上,再将上餐盒4置于过滤盒5内,并使A卡边44搭放在B卡边51上,将菜品放入上餐盒4内,卡块31通过A入槽41进入A滑槽42,再通过转动转柄32,使卡块31在A滑槽42内转动,使盖板3盖合在上餐盒4内,防止菜品因运送的颠簸而溢出,在运送过程中,菜品中的过量的炒菜油自滤孔43中向下滴落,汇集在过滤盒5中。将餐盖1扣合在卡合槽23内,因锁紧壁21的高度高于餐盖1边缘的高度,可避免他人中途打开餐盖1。
[0036]当需要开启餐盖1时,将开封片22的细连接杆掰断,使开封片22卸下,在锁紧壁21上形成开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提高用餐体验的餐盒,包括餐盖(1)和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餐盒包括下餐盒(2)和配合在所述下餐盒(2)内的上餐盒(4),在所述下餐盒(2)的上端设置有放置台(24),在所述放置台(24)上依次设置有卡合槽(23)和锁紧壁(21),在所述锁紧壁(21)上一次性连接有开封片(22),所述餐盖(1)的边缘扣合在所述卡合槽(23)内,所述上餐盒(4)用于菜品的盛放,在所述上餐盒(4)的内壁相对设置有两个提拉部(45),在所述提拉部(45)的上端设有提拉槽(4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用餐体验的餐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3),所述盖板(3)配合在所述上餐盒(4)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提高用餐体验的餐盒,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盒(5),所述过滤盒(5)配合在所述下餐盒(2)内,所述上餐盒(4)配合在所述过滤盒(5)内,在所述上餐盒(4)的底部设有多个滤孔(4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提高用餐体验的餐盒,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绍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环宇众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