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容隔离式微型固体继电器,由多谐振荡电路、隔离电容、整流电路和输出场效应管电路组成;多谐振荡电路将输入的电平控制信号转换为周期振荡信号,周期振荡信号通过隔离电容耦合到整流电路,整流电路将周期振荡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并输出到输出场效应管电路的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直流信号驱动输出场效应管电路的场效应管的漏极和源极导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体积小和适合高密度集成度的特点。集成度的特点。集成度的特点。
A capacitive isolated miniature solid state rel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容隔离式微型固体继电器
[0001]本技术涉及固体继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电容隔离式微型固体继电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固体继电器的隔离方式分为光伏隔离和变压器隔离。光伏隔离固体继电器的体积较小,但其控制负载较小,在很多应用场合受限。变压器隔离的固体继电器在切换负载方面占据优势,但体积较大,难以集成和实现小型化设计。随着电子器件集成化小型化的发展前景,为缩小固体继电器的体积,提高集成度,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一种电容隔离式微型固体继电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固体继电器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容隔离式微型固体继电器。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电容隔离式微型固体继电器,由多谐振荡电路、隔离电容、整流电路和输出场效应管电路组成;多谐振荡电路的2个输入端形成固体继电器的输入端;多谐振荡电路的2个输出端各经过1个隔离电容后连接整流电路的2个输入端,整流电路的2个输出端分别连接输出场效应管电路的2个输入端;输出场效应管电路的2个输出端形成固体继电器的输出端;多谐振荡电路将输入的电平控制信号转换为周期振荡信号,周期振荡信号通过隔离电容耦合到整流电路,整流电路将周期振荡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并输出到输出场效应管电路的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直流信号驱动输出场效应管电路的场效应管的漏极和源极导通。
[0006]上述方案中,多谐振荡电路的2个输出端的逻辑相反。
[0007]上述方案中,多谐振荡电路由非门U1~U2、电阻R1~R2、以及电容C1~C2组成;非门U1和非门U2的电源正端相连后形成多谐振荡电路的输入正端,非门U1和非门U2的电源负端相连后形成多谐振荡电路的输入负端;非门U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电阻R1的两端相连,非门U1的输出端与电容C1的一端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与非门U2的输入端相连;非门U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电阻R2的两端相连,非门U2的输出端与电容C2的一端相连,电容C2的另一端与非门U1的输入端相连;非门U1的输出端形成多谐振荡电路的输出正端,非门U2的输出端形成多谐振荡电路的输出负端。
[0008]上述方案中,多谐振荡电路由施密特触发非门U1A~U1B、电阻R1、以及电容C1组成;施密特触发非门U1A和施密特触发非门U1B的电源正端相连后形成多谐振荡电路的输入正端,施密特触发非门U1A和施密特触发非门U1B的电源负端相连后形成多谐振荡电路的输入负端;施密特触发非门U1A的输入端与电容C1和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施密特触发非门U1A的输出端施密特触发非门U1 B的输入端相连;施
密特触发非门U1 A的输出端形成多谐振荡电路的输出正端,施密特触发非门U2B的输出端形成多谐振荡电路的输出负端。
[0009]上述方案中,整流电路由二极管D1~D2、电容C5和稳压二极D3管组成;二极管D2的阳极与二极管D1的阴极相连后形成整流电路的输入正端;二极管D2的阴极、电容C5的一端和稳压二极管D3的阴极相连后形成整流电路的输出正端;二极管D1的阳极、电容C5的另一端和稳压二极管D3的阳极相连后形成整流电路的输入负端和输出负端。
[0010]上述方案中,整流电路由二极管D4、电容C6和稳压二极管D5组成;二极管D4的阳极形成整流电路的输入正端;二极管D4的阴极、电容C6的一端和稳压二极管D5的阴极相连后形成整流电路的输出正端;电容C6的另一端和稳压二极管D5的阳极相连后形成整流电路的输入负端和输出负端。
[0011]上述方案中,输出场效应管电路由电阻R3和场效应管Q1组成;场效应管Q1的栅极和电阻R3的一端相连后形成输出场效应管电路的输入正端;场效应管Q1的源极和电阻R3的另一端相连后形成输出场效应管电路的输入负端和输出负端;场效应管Q1的漏极形成输出场效应管电路的输出正端。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多谐振荡电路的2个输出端逻辑相反,可增加驱动信号的幅度,提高驱动效率;通过电容器实现隔离,两个隔离电容将固体继电器的输入电路与输出电路进行直流隔离;当整流电路采用倍压整流时,整流电路的电容可以与隔离电容合并,简化了电路;本技术具有体积小和适合高密度集成度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一种电容隔离式微型固体继电器的原理框图。
[0014]图2为实施例1的电路原理图。
[0015]图3为实施例2的电路原理图。
[0016]图4为实施例3的电路原理图。
[0017]图5为实施例4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参见图1,本技术所提出的电容隔离式微型固体继电器,由多谐振荡电路、隔离电容、整流电路和输出场效应管电路组成。多谐振荡电路的2个输入端形成固体继电器的输入端;多谐振荡电路的2个输出端各经过1个隔离电容后连接整流电路的2个输入端,整流电路的2个输出端分别连接输出场效应管电路的2个输入端;输出场效应管电路的2个输出端形成固体继电器的输出端。多谐振荡电路将输入的电平控制信号转换为周期振荡信号,周期振荡信号通过隔离电容耦合到整流电路,整流电路将周期振荡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并输出到输出场效应管电路的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直流信号驱动输出场效应管电路的场效应管的漏极和源极导通。
[0020]实施例1:
[0021]参见图2,一种电容隔离式微型固体继电器,由多谐振荡电路、隔离电容、整流电路
和输出场效应管电路组成。多谐振荡电路由非门U1~U2、电阻R1~R2、以及电容C1~C2组成。隔离电容由电容C3~C4组成。整流电路为倍压整流电路,由二极管D1~D2、电容C5和稳压二极D3管组成。输出场效应管电路由电阻R3和场效应管Q1组成。
[0022]非门U1、U2的电源正负端分别为固体继电器的输入正负端。非门U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电阻R1的两端相连,非门U1的输出端与电容C1的一端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与非门U2的输入端相连。非门U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电阻R2的两端相连,非门U2的输出端与电容C2的一端相连,电容C2的另一端与非门U1的输入端相连。非门U1、U2的输出端为多谐振荡电路的两个输出端,二者逻辑相反。
[0023]隔离电容C3的一端与非门U1的输出端相连,隔离电容C4的一端与非门U2的一端相连。
[0024]二极管D1的阴极与电容C3的另一端相连,二极管D1的阳极与电容C4的另一端相连。二极管D2的阳极与二极管D1的阴极相连。二极管D2的阴极、电容C5的一端和稳压二极管D3的阴极相连。二极管D1的阳极、电容C5的另一端和稳压二极管D3的阳极相连。
[0025]稳压二极管D3的阴极端与电阻R3的一端和场效应管Q1的栅极相连。稳压二极管D3的阳极与电阻R3的另一端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隔离式微型固体继电器,其特征是,由多谐振荡电路、隔离电容、整流电路和输出场效应管电路组成;多谐振荡电路的2个输入端形成固体继电器的输入端;多谐振荡电路的2个输出端各经过1个隔离电容后连接整流电路的2个输入端,整流电路的2个输出端分别连接输出场效应管电路的2个输入端;输出场效应管电路的2个输出端形成固体继电器的输出端;多谐振荡电路将输入的电平控制信号转换为周期振荡信号,周期振荡信号通过隔离电容耦合到整流电路,整流电路将周期振荡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并输出到输出场效应管电路的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直流信号驱动输出场效应管电路的场效应管的漏极和源极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隔离式微型固体继电器,其特征是,多谐振荡电路的2个输出端的逻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容隔离式微型固体继电器,其特征是,多谐振荡电路由非门U1~U2、电阻R1~R2、以及电容C1~C2组成;非门U1和非门U2的电源正端相连后形成多谐振荡电路的输入正端,非门U1和非门U2的电源负端相连后形成多谐振荡电路的输入负端;非门U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电阻R1的两端相连,非门U1的输出端与电容C1的一端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与非门U2的输入端相连;非门U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电阻R2的两端相连,非门U2的输出端与电容C2的一端相连,电容C2的另一端与非门U1的输入端相连;非门U1的输出端形成多谐振荡电路的输出正端,非门U2的输出端形成多谐振荡电路的输出负端。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容隔离式微型固体继电器,其特征是,多谐振荡电路由施密特触发非门U1A~U1B、电阻R1、以及电容C1组成;施密特触发非门U1A和施密特触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艳艳,孙嘉隆,郭竟,海翔,陈时荣,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航天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