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油尺旁通支管的油底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9765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油尺旁通支管的油底壳装置。该油底壳装置包括油底壳(1)和油尺(2);油底壳的一侧开设有油尺管(11),油尺管的内管口与油底壳的内腔连通,外管口处在油底壳的外侧,油尺管的内管口位置低于发动机最大油位高度,油尺管的外管口位置高于发动机最大油位高度;油尺从油尺管的外管口处插入到油尺管中;在油底壳上开设有旁通支管(12),旁通支管的一端管口与油尺管连通,旁通支管的另一端管口与油底壳的内腔连通,旁通支管的两端管口位置均高于发动机最大油位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油底壳装置中设置的旁通支管能够保证油尺管内的机油高度不受油尺压入空气的影响而偏差,保障油尺能够准确测得油底壳内机油的高度。度。度。

Oil pan device with dipstick bypass bran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油尺旁通支管的油底壳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油底壳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油尺旁通支管的油底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保证发动机的正常稳定运行,在发动机的油底壳内加注有大量机油(润滑油),这些机油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减少零部件间的阻力,防止零部件间的相互磨损。油底壳内机油的高度是有一定要求的,机油的高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的话,则在发动机运转或者车辆爬坡时发动机搅油,加速润滑油老化,影响发动机功率,而太低的话,则会使机油泵吸不到油,导致发动机拉缸。为方便观测油底壳内机油的高度,通常在油底壳的一侧设置有油尺机构,该油尺机构能够方便地测量油底壳内机油的高度以供观测。
[0003]参见图1,图1中则示出了现有技术的油底壳装置,在油底壳1的侧面开设有一条倾斜的油尺管11,油尺管11的内管口与油底壳1的内腔连通,油尺管11的外管口则暴露在油底壳1的外侧,在油尺管11的外管口处插入有一根油尺2,该油尺2的下端插入至油底壳1的内腔中。当油底壳1的内腔注满机油3时,油尺管11内也会有机油3,并且油尺管11内机油3的高度与油底壳1内腔中机油3的高度应是一致的,用油尺2测量油尺管11内机油3的高度,则就可以得知油底壳1内腔中机油3的高度,拔出油尺2后观测其上油渍印记的位置则就知道油底壳1内腔中机油3的高度。
[0004]然而,由于油尺2的颈部与油尺管11之间的密封性较好,当将油尺2插入到油尺管11内时,油尺2的颈部会将一部分空气压入油尺管11中,如图1中箭头A所指示处,被压入的空气会进一步将油尺管11内的机油3往下压,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油尺管11内机油3的高度与油底壳1内腔中机油3的高度出现不一致的情况,通过油尺2测量得出的油尺管11内机油3的高度自然也就出现了偏差,驾车人员则无法准确知晓油尺管11内机油3的高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油尺旁通支管的油底壳装置,该油底壳装置中设置的旁通支管能够保证油尺管内的机油高度不受油尺压入空气的影响而发生偏差,保障油尺能够准确测得油底壳内机油的高度。
[0006]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具有油尺旁通支管的油底壳装置,包括油底壳和油尺;所述油底壳的一侧开设有油尺管,油尺管的两端管口分别为内管口和外管口,油尺管的内管口与油底壳的内腔连通,油尺管的外管口处在油底壳的外侧,油尺管的内管口位置低于发动机最大油位高度,油尺管的外管口位置高于发动机最大油位高度;所述油尺从油尺管的外管口处插入到油尺管中;在所述油底壳上还开设有旁通支管,所述旁通支管的一端管口与油尺管连通,旁通支管的另一端管口与油底壳的内腔连通,旁通支管的两端管口位置均高于发动机最大油位高度。
[0008]进一步地,所述旁通支管的两端管口中,与油底壳内腔连通的管口位置高于与油尺管连通的管口位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旁通支管的与油尺管连通的管口靠近发动机最大油位高度。
[0010]进一步地,在油尺管的外管口上固定安装有扣压件,所述扣压件的中部开设有夹持插孔,所述油尺由扣压件中部的夹持插孔插入到油尺管中。
[0011]本技术的油底壳装置相对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在于:在本技术的油底壳装置中,在油底壳的内腔与油尺管之间设置有一条贯通的旁通支管,该旁通支管处于发动机最大油位高度之上,当将油尺插入到油尺管内时,被油尺压入到油尺管中的空气会经由旁通支管进入到油底壳的内腔中,从而不会对油尺管内的机油造成向下的压力,油尺管内的机油高度则不会受压力影响而发生偏差,进而保障油尺能够准确测得油底壳内机油的高度。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现有技术的油底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具有油尺旁通支管的油底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图2中虚线方框处的放大图。
[0015]图中:1

油底壳、11

油尺管、12

旁通支管、13

过渡接头、14

扣压件、2

油尺、3

机油。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参见图2和图3,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具有油尺旁通支管的油底壳装置,该油底壳装置能够防止被油尺压入到油尺管中的空气对油尺管11内的机油3高度造成影响。
[0018]参见图2和图3,本实施方式的油底壳装置包括油底壳1和油尺2。
[0019]所述油底壳1的内腔中注有机油3,机油3的高度处在发动机最大油位高度处。油底壳1的一侧开设有一条倾斜的油尺管11,该油尺管11是一条直管路,油尺管11的两端管口分别为内管口和外管口;油尺管11的内管口与油底壳1的内腔连通,油尺管11的外管口则暴露在油底壳1的外侧,即,与外部的大气连通,并且,油尺管11的内管口位置低于发动机最大油位高度,油尺管11的外管口位置高于发动机最大油位高度。
[0020]所述油尺2从油尺管11的外管口处插入到油尺管11中,油尺2的下端穿过油尺管11的内管口进入油底壳1的内腔中。
[0021]为了使油尺2能稳固地插入在油尺管11中,在油尺管11的外管口处设置有过渡接头13和扣压件14,所述过渡接头13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过渡接头13的一端与油尺管11的外管口螺纹连接,过渡接头13的另一端与扣压件14螺纹连接,即,扣压件14通过过渡接头13安装在油尺管11的外管口上。所述扣压件14的中部开设有夹持插孔,所述油尺2由扣压件14中部的夹持插孔插入到油尺管11中,并且能被夹持插孔稳固夹持住。此外,在油尺2颈部两侧还设置有凸出部,以便夹持插孔能夹持住油尺2的颈部。
[0022]为了防止由油尺2压入的空气将油尺管11中的机油3往下压,在所述油底壳1上还开设有一条旁通支管12,该旁通支管12开设在油尺管11的旁侧,旁通支管12的一端管口与
油尺管11连通,旁通支管12的另一端管口与油底壳1的内腔连通,并且,旁通支管12的两端管口位置均高于发动机最大油位高度。当将油尺2插入到油尺管11内时,油尺2的颈部还是会将一部分空气压入油尺管11中,但是,被压入到油尺管11中的空气会经由旁通支管12进入到油底壳1的内腔中,因此不会对油尺管11内的机油3高度造成影响。
[0023]需要说明的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旁通支管12的与油尺管11连通的管口应尽量远离发动机最大油位高度,这样一来,有利于将油尺2压入到油尺管11中的空气全部排出。
[0024]进一步优化地,旁通支管12的两端管口中,与油底壳1的内腔连通的管口位置应高于与油尺管11连通的管口位置,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旁通支管12一侧始终连接大气,保持大气连通。
[0025]本实施方式的油底壳装置,其优点在于:在本实施方式的油底壳装置中,在油底壳1的内腔与油尺管11之间设置有一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油尺旁通支管的油底壳装置,包括油底壳(1)和油尺(2);所述油底壳(1)的一侧开设有油尺管(11),油尺管(11)的两端管口分别为内管口和外管口,油尺管(11)的内管口与油底壳(1)的内腔连通,油尺管(11)的外管口处在油底壳(1)的外侧,油尺管(11)的内管口位置低于发动机最大油位高度,油尺管(11)的外管口位置高于发动机最大油位高度;所述油尺(2)从油尺管(11)的外管口处插入到油尺管(11)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底壳(1)上还开设有旁通支管(12),所述旁通支管(12)的一端管口与油尺管(11)连通,旁通支管(12)的另一端管口与油底壳(1)的内腔连通,旁通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方莉怡陈龙飞张康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动力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