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臂衬套、控制臂组件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9577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臂衬套、控制臂组件和车辆,所述控制臂衬套包括:衬套内管;衬套外管,所述衬套外管设于所述衬套内管的外侧,所述衬套外管与所述衬套内管沿所述衬套内管的径向内外间隔设置;刚度调整件,所述刚度调整件设于所述衬套内管和所述衬套外管之间,所述刚度调整件沿轴向的一端形成有多个第一刚度调整槽,所述第一刚度调整槽用于调整所述控制臂衬套的轴向刚度。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控制臂衬套,通过在刚度调整件的轴端设置多个第一刚度调整槽,在控制臂衬套设于车辆的控制臂并且与传动轴相连后,行车过程中当传动轴发生轴向窜动时,第一刚度调整槽可以调整控制臂衬套在轴向方向上的刚度,进而提高车辆的平稳性。进而提高车辆的平稳性。进而提高车辆的平稳性。

Control arm bushing, control arm assembly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臂衬套、控制臂组件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控制臂衬套、控制臂组件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指出,控制臂衬套是车辆操稳和平顺性能的重要零部件,一般安装在控制臂本体与车架、副车架之间,具有一定的径向、轴向刚度,起到传递力、力矩,并衰减隔离路面振动的作用,对整车操作稳定性和平顺性具有重要影响,是十分关键的性能零部件。但是现有的控制臂衬套对轴向刚度的调整能力较弱,影响车辆的操作稳定性以及平顺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在于提出一种控制臂衬套,所述控制臂衬套可以调整轴向刚度从而提升车辆的操稳性能。
[000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控制臂衬套的控制臂组件。
[0005]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控制臂组件的车辆。
[0006]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控制臂衬套,包括:衬套内管;衬套外管,所述衬套外管设于所述衬套内管的外侧,所述衬套外管与所述衬套内管沿所述衬套内管的径向内外间隔设置;刚度调整件,所述刚度调整件设于所述衬套内管和所述衬套外管之间,所述刚度调整件沿轴向的一端形成有多个第一刚度调整槽,所述第一刚度调整槽用于调整所述控制臂衬套的轴向刚度。
[000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控制臂衬套,通过在刚度调整件的轴端设置多个第一刚度调整槽,使得在控制臂衬套设于车辆的控制臂并且与传动轴相连后,在行车过程中,当传动轴发生轴向窜动时,第一刚度调整槽可以随着传动轴的运动而发生相应的变形,以调整控制臂衬套在轴向方向上的刚度,进而满足整车悬架系统轴向位移需求,提高车辆的平稳性。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第一刚度调整槽沿所述衬套内管的径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一刚度调整槽沿所述衬套内管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
[0009]进一步地,在沿所述衬套内管的径向且从内向外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刚度调整槽的截面积保持不变或增大。
[0010]更进一步地,在沿所述衬套内管的径向且从内向外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刚度调整槽的截面积保持不变时,所述第一刚度调整槽沿所述衬套内管的周向的两个侧壁相互平行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刚度调整槽的中心线平行,所述中心线经过所述衬套内管的中心轴线;在沿所述衬套内管的径向且从内向外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刚度调整槽的截面积增大时,所述第一刚度调整槽沿所述衬套内管在周向的两个侧壁所在平面均经过所述衬套内管的中心轴线。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刚度调整件沿所述轴向的一端形成有沿所述衬套内管的周向延伸的第二刚度调整槽,所述第二刚度调整槽用于调整所述控制臂衬套的径向刚度,所
述第二刚度调整槽位于所述第一刚度调整槽的径向内侧并与所述第一刚度调整槽在径向方向上连通。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刚度调整槽沿所述衬套内管的轴向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刚度调整槽沿所述衬套内管的轴向的深度。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衬套内管的轴端和所述刚度调整件的轴端沿径向方向平齐且超出所述衬套外管的轴端。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臂形成有衬套安装孔,所述控制臂衬套适于设于所述衬套安装孔,所述衬套外管沿轴向的一端形成有沿所述衬套内管的径向向外延伸的限位翻边,在所述控制臂衬套设于所述衬套安装孔时,所述限位翻边与所述衬套安装孔轴端的周沿抵接。
[0015]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控制臂组件,包括:控制臂本体,所述控制臂本体上形成有衬套安装孔;控制臂衬套,所述控制臂衬套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控制臂衬套,所述控制臂衬套适于设于所述衬套安装孔。
[001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控制臂组件,通过设置上述实施例的控制臂衬套,有利于提升整车的操稳平顺性能以及安全性。
[0017]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的车辆,包括: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控制臂组件。
[001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实施例的控制臂组件,可以提升操稳平顺性和安全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0019]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控制臂衬套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控制臂衬套100:
[0023]衬套内管1,衬套外管2,限位翻边21,
[0024]刚度调整件3,第一刚度调整槽31,第二刚度调整槽32。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控制臂衬套100。
[0027]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控制臂衬套100,包括:衬套内管1、衬套外管2和刚度调整件3。
[0028]具体而言,衬套内管1可以形成为两端敞开的圆管,衬套外管2设于衬套内管1的外侧,衬套外管2与衬套内管1沿衬套内管1的径向内外间隔设置,并且衬套内管1和衬套外管2
同轴设置。刚度调整件3设于衬套内管1和衬套外管2之间,例如,刚度调整件3 可以是硫化橡胶件,刚度调整件3沿轴向的一端形成有多个第一刚度调整槽31,第一刚度调整槽31可以用于调整控制臂衬套100的轴向刚度,如此,在控制臂衬套100设在车辆的控制臂并且与传动轴相连后,在传动轴发生轴向窜动时,第一刚度调整槽31可以随着传动轴的运动而发生相应的变形,调整控制臂衬套100在轴向方向上的刚度,防止控制臂衬套 100被破坏,进而满足整车悬架系统轴向位移需求,提高车辆的平稳性。
[002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控制臂衬套100,通过在刚度调整件3的轴端设置多个第一刚度调整槽31,使得在控制臂衬套100设于车辆的控制臂并且与传动轴相连后,在行车过程中,当传动轴发生轴向窜动时,第一刚度调整槽31可以随着传动轴的运动而发生相应的变形,以调整控制臂衬套100在轴向方向上的刚度,防止控制臂衬套100被破坏,更好地满足整车悬架系统轴向位移需求,提高车辆的平稳性。
[0030]在一些实施例,刚度调整件3为硫化橡胶件,如此,使得刚度调整件3自身具有较高的刚度和弹性,从而有利于阻隔车辆的振动,从而操稳性能。
[003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1,每个第一刚度调整槽31可以沿衬套内管1 的径向方向延伸,多个第一刚度调整槽31可以沿衬套内管1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如此,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在传动轴发生沿轴向的窜动时,第一刚度调整槽31可以调整控制臂衬套100在轴向上的刚度,以满足整车悬架系统轴向位移需求,进而提高车辆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臂衬套,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套内管;衬套外管,所述衬套外管设于所述衬套内管的外侧,所述衬套外管与所述衬套内管沿所述衬套内管的径向内外间隔设置;刚度调整件,刚度调整件设于所述衬套内管和所述衬套外管之间,所述刚度调整件沿轴向的一端形成有多个第一刚度调整槽,所述第一刚度调整槽用于调整所述控制臂衬套的轴向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臂衬套,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刚度调整槽沿所述衬套内管的径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一刚度调整槽沿所述衬套内管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臂衬套,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衬套内管的径向且从内向外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刚度调整槽的截面积保持不变或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臂衬套,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衬套内管的径向且从内向外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刚度调整槽的截面积保持不变时,所述第一刚度调整槽沿所述衬套内管的周向的两个侧壁相互平行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刚度调整槽的中心线平行,所述中心线经过所述衬套内管的中心轴线;在沿所述衬套内管的径向且从内向外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刚度调整槽的截面积增大时,所述第一刚度调整槽沿所述衬套内管在周向的两个侧壁所在平面均经过所述衬套内管的中心轴线。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