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生产用茶沫分离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转杆,所述壳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壳体、支撑柱、传动箱、转杆、第一电机、传动辊、传送带、挡板、箱体、过滤板、第二电机、转动轴、搅拌杆、漏料斗、过滤箱、滤水板、接水箱、支腿、底板、第一水泵、排水管、集水箱、第二水泵、出水管和分水管的配合,使茶沫分离装置可以通过高效的过滤机构进行过滤分离,以此提高了茶叶茶沫的分离效率,非常符合当前茶叶加工工作的需求。工作的需求。工作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生产用茶沫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茶叶生产
,具体为一种茶叶生产用茶沫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茶叶,俗称茶,一般包括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槚、茗和荈,茶叶成分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和泛酸,特别有益于健康,茶叶制成的茶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叶采摘后,会经过杀青、揉捻、烘干等一系列工序加工才能成为适合我们饮用的茶叶,其中,揉捻和烘干作为茶叶加工中必不可少的两道工序,对茶叶的成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茶叶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将茶叶加工产生的茶沫分离出去,以提高茶叶的质量,现有技术中,茶叶茶沫分离的时候,需要人工来回通过筛网依次将漂浮在生产池顶部的茶沫进行过滤分离,因此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会降低生产效率,为此,这里推出一种茶叶生产用茶沫分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生产用茶沫分离装置,具备分离效率高的优点,解决了人工分离茶沫效率低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生产用茶沫分离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转杆,所述壳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辊,所述传动辊的表面套设有传送带,所述传动箱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箱体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贯穿至箱体的内腔,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壳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漏料斗,所述壳体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滤水板,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接水箱,所述接水箱的顶部与壳体的底部连通,所述壳体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支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左侧通过水管与接水箱的右侧连通,所述第一水泵的右侧连通有排水管,所述壳体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集水箱,所述排水管远离第一水泵的一端与集水箱的右侧连通,所述过滤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底部通过水管与集水箱的右侧连通,所述过滤箱的底部通过水管与集水箱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二水泵的右侧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远离第二水泵的一端贯穿至箱体的内腔,所述箱体右侧的底部连通有分水管,所述分水管远离箱体的一端与过滤箱的顶部连通。
[0005]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板,防滑板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
[0006]优选的,所述壳体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操作面板,所述壳体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接线盒。
[0007]优选的,所述壳体正面的左侧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透明玻璃。
[0008]优选的,所述壳体正面右侧的顶部开设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铭牌。
[0009]优选的,所述过滤箱正面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材质为不锈钢。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1、本技术通过壳体、支撑柱、传动箱、转杆、第一电机、传动辊、传送带、挡板、箱体、过滤板、第二电机、转动轴、搅拌杆、漏料斗、过滤箱、滤水板、接水箱、支腿、底板、第一水泵、排水管、集水箱、第二水泵、出水管和分水管的配合,使茶沫分离装置可以通过高效的过滤机构进行过滤分离,以此提高了茶叶茶沫的分离效率,非常符合当前茶叶加工工作的需求。
[0012]2、本技术通过设置操作面板和接线盒,使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输入信号指令的方式对茶沫分离装置进行操作,通过设置观察窗,便于工作人员对壳体内腔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观察,通过设置收容槽和铭牌,可以将茶沫分离装置的产品信息标注其上。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结构主视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壳体的侧视示意图。
[0016]图中:1、壳体;2、支撑柱;3、传动箱;4、转杆;5、第一电机;6、传动辊;7、传送带;8、挡板;9、箱体;10、过滤板;11、第二电机;12、转动轴;13、搅拌杆;14、漏料斗;15、过滤箱;16、滤水板;17、接水箱;18、支腿;19、底板;20、第一水泵;21、排水管;22、集水箱;23、第二水泵;24、出水管;25、分水管;26、操作面板;27、观察窗;28、收容槽;29、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本技术的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0019]请参阅图1
‑
3,一种茶叶生产用茶沫分离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支撑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箱3,传动箱3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转杆4,壳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与转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转杆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辊6,传动辊6的表面套设有传送带7,传动箱3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8,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9,箱体9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滤板10,箱体9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1,第二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2,转动轴12远离第二电机11的一端贯穿至箱体9的内腔,转动轴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
13,壳体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漏料斗14,壳体1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箱15,过滤箱15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滤水板16,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接水箱17,接水箱17的顶部与壳体1的底部连通,壳体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腿18,支腿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19,底板19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20,第一水泵20的左侧通过水管与接水箱17的右侧连通,第一水泵20的右侧连通有排水管21,壳体1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集水箱22,排水管21远离第一水泵20的一端与集水箱22的右侧连通,过滤箱1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23,第二水泵23的底部通过水管与集水箱22的右侧连通,过滤箱15的底部通过水管与集水箱22的顶部连通,第二水泵23的右侧连通有出水管24,出水管24远离第二水泵23的一端贯穿至箱体9的内腔,箱体9右侧的底部连通有分水管25,分水管25远离箱体9的一端与过滤箱15的顶部连通,底板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板,防滑板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壳体1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操作面板26,壳体1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接线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生产用茶沫分离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箱(3),所述传动箱(3)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转杆(4),所述壳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与转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杆(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辊(6),所述传动辊(6)的表面套设有传送带(7),所述传动箱(3)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8),所述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9),所述箱体(9)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滤板(10),所述箱体(9)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1),所述第二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2),所述转动轴(12)远离第二电机(11)的一端贯穿至箱体(9)的内腔,所述转动轴(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3),所述壳体(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漏料斗(14),所述壳体(1)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箱(15),所述过滤箱(15)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滤水板(16),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接水箱(17),所述接水箱(17)的顶部与壳体(1)的底部连通,所述壳体(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腿(18),所述支腿(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19),所述底板(19)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20),所述第一水泵(20)的左侧通过水管与接水箱(17)的右侧连通,所述第一水泵(20)的右侧连通有排水管(21),所述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灵健,
申请(专利权)人:信阳市昌东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