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手箱用控制模块及车载扶手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9150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5:3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涉及扶手箱用控制模块,具有底板;底板上设有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滑动组件、止动块、电磁开关、以及止动板,止动块上设有第一锯齿部,止动板上设有第二锯齿部,电磁开关通过对止动板的驱动、以及止动板上第二锯齿部和止动块上的第一锯齿部的配合控制止动块的启停。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车载扶手箱,包括连接底座、箱体、扶手箱用控制模块、以及扶手板,扶手板包括扶手部以及连接部,各个连接部均与扶手部一体成型,扶手部位于箱体的上方,各个连接部均与对应的安装板固定连接,扶手板通过驱动电机对输送带的驱动进行往复移动,并通过止动块和止动板的配合进行止位。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扶手板的精准的往复运动,结构巧妙,高效使用。高效使用。高效使用。

Control module for armrest box and on-board armrest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扶手箱用控制模块及车载扶手箱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扶手箱用控制模块及车载扶手箱。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扶手箱是一种安装在两个座椅中间的汽车配件,隶属于汽车内饰系统。其人性化的设计初衷是为了使汽车驾驶员在长时间驾驶时能够放置手臂,从而能够使手臂得到有效的休息不至于酸麻、僵硬。但是现有的扶手箱均是固定连接在车体上,而驾驶员在进行放置手臂时,有些手扶箱的位置过于靠前或者靠后或者偏上或者偏下,那么驾驶员则需要根据扶手箱的位置来调节手臂的位置,这样的放置方式既不方便驾驶员及时的进行放置休息,又达不到释放手臂压力的效果,十分不便。
[0003]专利技术专利内容
[0004]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扶手箱用控制系统,能够精准的控制手扶箱上的手扶板的前后移动,从而适配使用者的使用习惯,结构巧妙,便捷使用。
[0005]实现本专利技术专利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专利具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可控制扶手箱上的扶手板移动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固定在底板上的驱动电机、由驱动电机驱动且可与扶手板连接的滑动组件、固定在滑动组件上的止动块、固定在底板上的电磁开关、以及固定在电磁开关的伸缩端的止动板,所述止动板的延伸方向与止动块的移动方向平行设置,止动板的移动方向与止动块的移动方向垂直设置,所述止动块上设有第一锯齿部,止动板上设有可与第一锯齿部对应配合的第二锯齿部,第一锯齿部的延伸方向和第二锯齿部的延伸方向均与止动块的滑动方向平行设置,电磁开关通过对止动板的驱动、以及止动板上第二锯齿部和止动块上的第一锯齿部的配合控制止动块的启停。
[0006]进一步的,上述滑动组件包括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的第一带轮、转动设置在底板上的第二带轮、套设在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上的输送带、固定在输送带上的安装板、固定在底板上的第一滑轨、以及固定在止动块上且可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第一滑轨的延伸方向与止动板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第一滑轨的两侧设有可防止第一滑块滑出的第一限位块,安装板的一端固定在止动块上,安装板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滑块上,第一锯齿部位于止动块上远离第一滑块的一端,止动块通过驱动电机对第一带轮的驱动、输送带与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的配合、以及第一滑块和第一滑轨的配合滑动设置在底板上。
[0007]进一步的,上述底板上固定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滑轨,各个第二滑轨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滑轨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止动板的底部设有与各个第二滑轨对应的第二滑块,止动板通过电磁开关的驱动、以及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的配合滑动连接在底板上。
[0008]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目的是
[0009]实现本专利技术专利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专利包括可与车体连接的连接底座、固定在底座上且可放置物品的箱体、相对设置在箱体两侧的扶手箱用控制模块、以及由两个扶手箱用控制模块驱动滑动设置在连接底座上的扶手板,所述扶手板包括可承托手肘的扶手部以及设置在扶手部两侧的连接部,各个连接部均与扶手部一体成型,所述扶手部位
于箱体的上方,各个连接部均与对应的安装板固定连接,扶手板通过驱动电机对输送带的驱动进行往复移动,并通过止动块和止动板的配合进行止位。
[0010]进一步的,上述箱体上远离扶手部的一端设有杯座,杯座上还设有可将杯座封闭的盖板,所述箱体上还设有控制盖板滑动的调节组件,所述箱体上设有相对设置的侧杆,侧杆位于杯座和盖板的两侧,各个侧杆上相对的面上均设有限位滑槽,盖板的两侧设有可在限位滑槽内滑动的侧边滑块,盖板通过调节组件的驱动、以及侧边滑块和限位滑槽的配合滑动控制杯座的开合。
[0011]进一步的,上述侧杆包括水平设置的直杆部、以及与直杆部一体成型的弧杆部,直杆部的一端固定在箱体上,弧杆部的一端与直杆部一体成型,弧杆部的另一端与调节组件连接,所述限位滑槽包括设置在直杆部的直线滑槽以及设置在弧杆部的弧形滑槽,直线滑槽和弧形滑槽连通设置,盖板上的侧边滑块通过调节组件的驱动在直线滑槽和弧形滑槽内往复滑动。
[0012]进一步的,相对设置的侧杆之间设有连接板,各个侧杆均固定在连接板上,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连接板固定连接的侧板、固定在侧板上的侧边电机、由侧边电机驱动滑动设置在侧板上的推杆、固定在推杆两侧且可在推杆的推动下进行升降滑动的倍速链条、以及可将各个倍速链条与盖板连接的限位连杆,所述侧板上设有与各个倍速链条对应且可供倍速链条限位滑动的限位滑轨,限位连杆的延伸方向与推杆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限位连杆的两端穿过两侧的倍速链条后转动连接在盖板的两侧,限位连杆通过侧边电机对推杆的驱动、以及倍速链条与限位滑轨的配合推动盖板滑动。
[0013]进一步的,上述侧板上固定设有相对设置的轴承座,相对设置的轴承座之间设有丝杆,丝杆的两端转动连接在轴承座上,侧边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杆固定连接,推杆的底部固定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上设有螺孔,推杆通过侧边电机对丝杆的驱动、以及底杆与螺孔的螺纹配合滑动设置在侧板上。
[0014]进一步的,上述连接板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且与弧形滑槽平行设置的弧形滑轨,各个弧形滑轨均与限位滑轨平顺连接,各个倍速链条通过侧边电机的驱动从限位滑轨滑动至弧形滑轨。
[0015]本专利技术专利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底板上设置用于控制扶手板精准移动的控制组件,驱动电机用于控制滑动组件的运作,电磁开关通过断电来将止动块上的第一锯齿部和止动板上的第二锯齿部进行啮合,从而将止动块止住,电磁开关通过断电后止动块和止动板分离,扶手板可以根据驾驶者的需求进行精准且实时的进行扶手板前后位置的调节,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扶手箱的位置固定,无法根据驾驶者的需求进行调节的问题,巧妙的结构能够根据驾驶员的需求进行最舒适的位置的调节,具有较好的可调节性和适用性,高效实用。
[0016](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滑动组件设置成驱动电机带动输送带进行运作,止动块上的第一滑块和底板上的第一滑轨的配合,一方面可以对止动块进行移动导向,另一方面也是保证了止动块移动的顺畅度和稳定性,便捷实用。
[0017](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止动板的底部设置两个第二滑块,通过第二滑块和第二滑轨的配合,在对止动板移动导向的同时也保证了止动板移动的稳定性和顺畅度。
[0018](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连接底座来与车体连接,通过箱体来存放一些杂志,通过设置
控制模块来对扶手板进行控制,通过将扶手板设置成扶手部和连接部的配合,既保证了扶手板的整体移动时的稳定性,同时也扶手部上带有弧形扶面,符合人体工程学,可以让放置在扶手部的手肘更加舒适,同时也控制模块可以根据精准的对扶手板的位置进行精准的调节,从而做到扶手板来适应驾驶员的位置,而不是驾驶员适应扶手板的位置,进而保证了驾驶员的舒适度,高效实用。
[0019](5)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杯座上设置盖板,并通过调节组件来控制杯座的开合,在各个侧杆上设置限位滑槽,盖板两端的侧边滑块通过与限位滑槽的配合,一方面可以对盖板的移动进行限位和导向,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盖板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20](6)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扶手箱用控制模块,具有底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上设有可控制扶手箱上的扶手板(4)移动的控制组件(2),所述控制组件(2)包括固定在底板(11)上的驱动电机(21)、由驱动电机(21)驱动且可与扶手板(4)连接的滑动组件(26)、固定在滑动组件(26)上的止动块(24)、固定在底板(11)上的电磁开关(22)、以及固定在电磁开关(22)的伸缩端的止动板(23),所述止动板(23)的延伸方向与止动块(24)的移动方向平行设置,止动板(23)的移动方向与止动块(24)的移动方向垂直设置,所述止动块(24)上设有第一锯齿部(241),止动板(23)上设有可与第一锯齿部(241)对应配合的第二锯齿部(231),第一锯齿部(241)的延伸方向和第二锯齿部(231)的延伸方向均与止动块(24)的滑动方向平行设置,电磁开关(22)通过对止动板(23)的驱动、以及止动板(23)上第二锯齿部(231)和止动块(24)上的第一锯齿部(241)的配合控制止动块(24)的启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箱用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26)包括固定在驱动电机(21)的输出端的第一带轮(261)、转动设置在底板(11)上的第二带轮(263)、套设在第一带轮(261)和第二带轮(263)上的输送带(262)、固定在输送带(262)上的安装板(264)、固定在底板(11)上的第一滑轨(266)、以及固定在止动块(24)上且可与第一滑轨(266)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265),第一滑轨(266)的延伸方向与止动板(23)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第一滑轨(266)的两侧设有可防止第一滑块(265)滑出的第一限位块,安装板(264)的一端固定在止动块(24)上,安装板(264)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滑块(265)上,第一锯齿部(241)位于止动块(24)上远离第一滑块(265)的一端,止动块(24)通过驱动电机(21)对第一带轮(261)的驱动、输送带(262)与第一带轮(261)和第二带轮(263)的配合、以及第一滑块(265)和第一滑轨(266)的配合滑动设置在底板(1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手箱用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上固定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滑轨(25),各个第二滑轨(25)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滑轨(266)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止动板(23)的底部设有与各个第二滑轨(25)对应的第二滑块(27),止动板(23)通过电磁开关(22)的驱动、以及第二滑块(27)与第二滑轨(25)的配合滑动连接在底板(11)上。4.车载扶手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与车体连接的连接底座(1)、固定在底座上且可放置物品的箱体(3)、相对设置在箱体(3)两侧的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箱用控制模块、以及由两个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箱用控制模块驱动滑动设置在连接底座(1)上的扶手板(4),所述扶手板(4)包括可承托手肘的扶手部(41)以及设置在扶手部(41)两侧的连接部(42),各个连接部(42)均与扶手部(41)一体成型,所述扶手部(41)位于箱体(3)的上方,各个连接部(42)均与对应的安装板(26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东旭朱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