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91305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5: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出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装置。出风机构包括:蜗壳,具有进风口、风道及至少两个出风口;风机,设置在蜗壳内;至少两个导风组件,与至少两个出风口对应设置,各导风组件设置在与其相对应的出风口处;分流结构,可转动地设置在蜗壳内且具有双侧出风位置和单侧出风位置,分流结构与基准面S之间呈预设夹角A设置;至少两个出风口分别位于基准面S的两侧;在分流结构处于双侧出风位置时,分流结构位于基准面S的右侧,预设夹角A大于等于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出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出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传统空调装置的风道出风口较为单一,存在冷风直吹用户、送风范围窄等问题。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使用双风道双贯流风机进行出风。
[0003]然而,上述出风方式虽然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但使用两个贯流风机、两个风道进行出风不仅增加了空调装置的加工成本,也增大了工作人员对空调装置的拆装难度,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双风道、双贯流风机空调装置加工成本高、装配效率低、结构复杂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出风机构,包括:蜗壳,具有进风口、风道及至少两个出风口,进风口通过风道与至少两个出风口连通;风机,可转动地设置在蜗壳内;至少两个导风组件,至少两个导风组件与至少两个出风口一一对应地设置,各导风组件设置在与其相对应的出风口处,以用于控制出风口的出风量或者出风速度;分流结构,可转动地设置在蜗壳内,分流结构具有双侧出风位置和单侧出风位置,分流结构与基准面S之间呈预设夹角A设置,由分流结构的转动轴线与风机的转动轴线形成基准面S;至少两个出风口分别位于基准面S的两侧;其中,在分流结构处于双侧出风位置时,分流结构位于基准面S的右侧,预设夹角A大于等于15
°
且小于30
°
>;在分流结构处于单侧出风位置时,预设夹角A大于等于30
°
且小于60
°

[0006]进一步地,至少两个出风口包括左侧出风口和右侧出风口,单侧出风位置包括左侧出风位置和右侧出风位置,在分流结构处于左侧出风位置时,分流结构位于基准面S的右侧,预设夹角A大于等于30
°
且小于等于60
°
;在分流结构处于右侧出风位置时,分流结构位于基准面S的左侧,预设夹角A大于等于30
°
且小于等于45
°

[0007]进一步地,分流结构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分流结构处于左侧出风位置时,分流结构转动至第一表面朝向基准面S设置;在分流结构处于右侧出风位置时,分流结构转动至第二表面朝向基准面S设置。
[0008]进一步地,分流结构为平板或弧形板。
[0009]进一步地,风机为贯流风机,贯流风机的外径D与叶片数ny之间满足:ny=a+(D

110)*b/10;34≤a≤36,3≤b≤5。
[0010]进一步地,风机为贯流风机,蜗壳的蜗舌位置角θ与贯流风机的外径D之间满足:θ=35

c(D

110)/10;2≤c≤5;其中,贯流风机的圆心P3与蜗舌圆角切点P7形成第一线段L1,贯流风机的圆心P3与蜗舌型线之间具有最短线段L,第一线段L1与最短线段L之间形成蜗舌
位置角θ。
[0011]进一步地,蜗壳包括:蜗壳本体,具有进风口;第一出风管体,与蜗壳本体连通,第一出风管体远离蜗壳本体的一端为左侧出风口;第二出风管体,与蜗壳本体连通,第二出风管体远离蜗壳本体的一端为右侧出风口;其中,第一出风管体的最小宽度w1与第二出风管体的最小宽度w2之间满足:1≤w2/w1≤2。
[0012]进一步地,第一出风管体的最小宽度w1与第二出风管体的最小宽度w2之间满足:w2/w1=1+d(D

110)/10;0.2≤d≤0.5。
[0013]进一步地,风机为贯流风机,分流结构的顶点P4与贯流风机的圆心P3之间具有最短距离L3,最短距离L3满足:2R≤L3≤3R,R为贯流风机的半径。
[0014]进一步地,第一出风管体具有风道上型线,风道上型线与蜗舌圆角之间具有切点P5,过切点P5做蜗舌圆角切线c;过蜗壳型线端点P2作蜗壳型线切线d,蜗舌圆角切线c与蜗壳型线切线d之间所呈夹角为风道扩压角β,风道扩压角β大于等于13
°
且小于等于20
°

[0015]进一步地,切点P5与左侧出风口端点P6之间形成第二线段L4,第二线段L4满足:L4=105+e(D

110)/10;6≤e≤15。
[0016]进一步地,导风组件包括:扫风叶片;导风板,位于扫风叶片的下游处。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装置,包括换热器、壳体及出风机构,换热器和出风机构均设置在壳体内;其中,出风机构为上述的出风机构。
[0018]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出风机构具有一个风道、一个风机和至少两个出风口,进而实现了单风道双出风口的出风方式。这样,在空调装置运行过程中,通过导风组件控制出风口的出风量或者出风速度,通过调整分流结构的出风位置对出风机构的送风距离进行调整,即使用一个风道、一个风机实现多种出风方式,在分流结构处于双侧出风位置时,位于基准面S两侧的至少两个出风口均可用于出风,实现双侧出风;在分流结构处于单侧出风位置时,位于同一侧的至少一个出风口用于出风,实现单侧出风。与现有技术中双风道双贯流风机相比,本申请中的出风机构减少了风道和风机数量,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双风道、双贯流风机空调装置加工成本高、装配效率低、结构复杂的问题,降低了空调装置的加工成本。同时,空调装置的多种出风方式能够满足用户的不同出风需求,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出风机构的实施例的分流结构处于双侧出风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示出了图1中的出风机构的B处放大示意图;
[0022]图3示出了图1中的出风机构的分流结构处于右侧出风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示出了图1中的出风机构的分流结构处于左侧出风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示出了图1中的出风机构的分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6]10、蜗壳;11、风道;12、出风口;121、左侧出风口;122、右侧出风口;13、蜗舌型线;
14、蜗壳本体;15、第一出风管体;16、第二出风管体;20、风机;30、导风组件;31、扫风叶片;32、导风板;40、分流结构;41、第一表面;42、第二表面;50、换热器;60、壳体;70、电辅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8]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风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蜗壳(10),具有进风口、风道(11)及至少两个出风口(12),所述进风口通过所述风道(11)与至少两个所述出风口(12)连通;风机(2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蜗壳(10)内;至少两个导风组件(30),至少两个所述导风组件(30)与至少两个所述出风口(12)一一对应地设置,各所述导风组件(30)设置在与其相对应的所述出风口(12)处,以用于控制所述出风口(12)的出风量或者出风速度;分流结构(4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蜗壳(10)内,所述分流结构(40)具有双侧出风位置和单侧出风位置,所述分流结构(40)与基准面S之间呈预设夹角A设置,由所述分流结构(40)的转动轴线与所述风机(20)的转动轴线形成所述基准面S;至少两个所述出风口(12)分别位于所述基准面S的两侧;其中,在所述分流结构(40)处于所述双侧出风位置时,所述分流结构(40)位于所述基准面S的右侧,所述预设夹角A大于等于15
°
且小于30
°
;在所述分流结构(40)处于所述单侧出风位置时,所述预设夹角A大于等于30
°
且小于6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机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出风口(12)包括左侧出风口(121)和右侧出风口(122),所述单侧出风位置包括左侧出风位置和右侧出风位置,在所述分流结构(40)处于所述左侧出风位置时,所述分流结构(40)位于所述基准面S的右侧,所述预设夹角A大于等于30
°
且小于等于60
°
;在所述分流结构(40)处于所述右侧出风位置时,所述分流结构(40)位于所述基准面S的左侧,所述预设夹角A大于等于30
°
且小于等于45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结构(4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41)和第二表面(42),在所述分流结构(40)处于所述左侧出风位置时,所述分流结构(40)转动至所述第一表面(41)朝向所述基准面S设置;在所述分流结构(40)处于所述右侧出风位置时,所述分流结构(40)转动至所述第二表面(42)朝向所述基准面S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结构(40)为平板或弧形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20)为贯流风机,所述贯流风机的外径D与叶片数n
y
之间满足:n
y
=a+(D

110)*b/10;34≤a≤36,3≤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于曹骆妍钟万权罗文君高玉平丘晓宏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