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观测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8944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观测平台,包括抬升车辆,所述抬升车辆的顶部安装有承载平台,所述抬升车辆包括抬升车体,抬升车体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自锁万向轮;通过密切接触构件能够将抬升构件的竖直状态固定住,使其在后续的工作中不会倾斜,通过拼接构件,使人们能够在抬升构件呈绝对竖直状态后再安装承载平台,确保承载平台竖直朝上,有助于再一次减少抬升车辆受到的倾覆力,通过抬升构件能够对承载平台进行顶升,使承载平台竖直上下移动,抬升构件的伸长、承载平台的升高均不会增加抬升车辆受到的倾覆力,抬升车辆受到的倾覆力极小,极大的降低了该建筑观测平台倾覆的可能性,安全性能更高,提高了该该建筑观测平台的实用性。观测平台的实用性。观测平台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观测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观测平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观测平台。

技术介绍

[0002]BIM是指基于模型的信息化管理或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管理三维建筑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BIM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八大特点,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项目参与方置于同一平台上,共享同一建筑信息模型,建筑观测是BIM的重要应用之一,其目的在于获取建筑的各种数据,在建筑观测过程中需要使用建筑观测平台来实施具体的观测工作,现代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观测平台为了方便进行观测,通常会使用气缸进行升降。
[0003]现有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观测平台主要由行走机构、气缸、观测台等构成,其中气缸的底端固定在行走机构上,观测台固定在气缸的顶端,使用时,由气缸对观测台进行顶升,但是建筑观测平台工作区域的地面并不都是平整的,建筑观测平台在不平整的地面上会产生倾斜,倾斜状态下对观测台进行顶升会使其斜向上移动,致使建筑观测平台受到的翻转力增大,气缸伸的越长,翻转力越大,越容易倾覆,极容易倾覆而造成安全事故,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观测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观测平台主要由行走机构、气缸、观测台等构成,其中气缸的底端固定在行走机构上,观测台固定在气缸的顶端,使用时,由气缸对观测台进行顶升,但是建筑观测平台工作区域的地面并不都是平整的,建筑观测平台在不平整的地面上会产生倾斜,倾斜状态下对观测台进行顶升会使其斜向上移动,致使建筑观测平台受到的翻转力增大,气缸伸的越长,翻转力越大,越容易倾覆,极容易倾覆而造成安全事故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观测平台,它可以很好的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观测平台,包括抬升车辆,所述抬升车辆的顶部安装有承载平台,所述抬升车辆包括抬升车体,抬升车体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自锁万向轮,抬升车体的四个侧面上均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缸,电动伸缩缸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接触压面盘,抬升车体内腔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抬升车体内腔的左侧面上固定安装有智能控制处理器,抬升车体内腔的右侧面上固定安装有空气增压泵,空气增压泵上固定连通有高压气管,高压气管的管线上安装有电磁气阀,抬升车体的左侧面上固定连接有位于其顶
端的推送把手,推送把手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倾斜杆,倾斜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抬升车体的左侧面上,倾斜杆上固定安装有触控面板,抬升车体的顶面上设有容纳凹槽,触控面板与智能控制处理器电连接,检测导线、传导线均与触控面板电连接,智能控制处理器与蓄电池电连接,智能控制处理器与电动伸缩缸、空气增压泵、电磁气阀、抬升马达电连接。
[0007]优选的,还包括万向翻转构件,所述万向翻转构件包括固定插接柱,固定插接柱固定插接在容纳凹槽内腔的底面上,固定插接柱的内部开设有球面孔,球面孔的内部滑动嵌装有球面环,球面环的外表面上开设有限位小孔。
[0008]优选的,还包括密切接触构件,所述密切接触构件包括承压腔和通气支管,承压腔开设在固定插接柱的内部且位于球面孔的周围,承压腔的内壁通过牵拉弹簧传动连接有闭气活塞,闭气活塞与承压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承压腔的内壁上开设有固定通孔,固定通孔与球面孔连通,闭气活塞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穿插滑柱,穿插滑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滑柱,穿插滑柱、弹性滑柱均滑动插接在固定通孔的内部,弹性滑柱与球面环的表面接触且与限位小孔相适配,通气支管固定插接在固定插接柱的侧面上且与承压腔连通,通气支管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通气环管,通气环管套设在固定插接柱的外部,高压气管的一端与承压腔连通。
[0009]优选的,还包括抬升构件,所述抬升构件包括抬升管,抬升管固定插接在球面环的内部,抬升管的顶端与球面环的顶面齐平,抬升管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抬升马达,抬升马达上输出轴的顶端延伸至抬升管的内部并固定套接有驱动锥齿轮,抬升管内腔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定位块,定位块上活动插接有传动棒,传动棒的两个端部上均固定套接有传动锥齿轮,一个传动锥齿轮与驱动锥齿轮啮合,抬升管内腔的左右两侧面之间活动套接有旋转杆,旋转杆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与另一个传动锥齿轮啮合,旋转杆的外表面上设有位于从动锥齿轮左侧的正向螺纹,旋转杆的外表面上设有位于从动锥齿轮右侧的反向螺纹,正向螺纹、反向螺纹的外部均螺纹套接有下滑块,下滑块的顶面上活动连接有剪式升降支架,剪式升降支架的顶端上活动连接有上滑块,上滑块的内部活动插接有上滑杆,上滑杆的外部固定套接有固定短板,固定短板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对接平台。
[0010]优选的,还包括拼接构件,所述拼接构件包括环形凹槽和拼接环,环形凹槽开设在对接平台的侧面上,拼接环固定连接在承载平台的底面上,对接平台活动插接在拼接环的内部并与承载平台的底面接触连接,拼接环的内部开设有缓冲腔,缓冲腔的内壁通过压缩弹簧传动连接有施力推板,施力推板与缓冲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施力推板的另一面上固定连接有拼接插销,拼接插销的另一端延伸至拼接环的外部并滑动插接在环形凹槽的内部,施力推板的右侧面上固定连接有牵引线,拼接环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旋转圆环,旋转圆环的内表面上开设有固定环槽,牵引线的端部延伸至固定环槽的内部并固定连接在其内壁上。
[0011]优选的,还包括粗调定型构件,所述粗调定型构件包括粗调筒,粗调筒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粗调筒均固定连接在抬升车体的内壁上且位于其四个转角处,粗调筒的内部滑动插接有导向滑柱,导向滑柱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伸出杆,伸出杆的右侧面上开设有承接孔,伸出杆的底端延伸至抬升车体的外部并活动连接有地面接触板,地面接触板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刺入齿,粗调筒的外部活动套接有矩形框,矩形框活动插接在抬升车体的侧面上,矩形框内腔的右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插接杆,插接杆活动插接在粗调筒的侧面上并活动插接在承接孔的内部,矩形框的右侧面上固定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
和固定竖板,复位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在矩形框的右侧面上,复位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在固定竖板的左侧面上,固定竖板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抬升车体内腔的底面上。
[0012]优选的,还包括超范围检测构件,所述超范围检测构件包括绝缘块,绝缘块固定连接在推送把手的底面上,绝缘块的内部开设有锥形腔,锥形腔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锥形导电壳,绝缘块的顶面上固定插接有检测导线,检测导线的底端延伸至锥形导电壳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导电球,锥形导电壳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传导线,传导线的另一端延伸至绝缘块的外部。
[0013]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超范围检测构件能够实时检测抬升车辆的倾斜度,辅助人们判定地面倾斜度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观测平台,包括抬升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车辆(1)的顶部安装有承载平台(2),所述抬升车辆(1)包括抬升车体(101),抬升车体(101)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自锁万向轮(102),抬升车体(101)的四个侧面上均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缸(103),电动伸缩缸(103)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接触压面盘(104),抬升车体(101)内腔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蓄电池(105),抬升车体(101)内腔的左侧面上固定安装有智能控制处理器(106),抬升车体(101)内腔的右侧面上固定安装有空气增压泵(107),空气增压泵(107)上固定连通有高压气管(108),高压气管(108)的管线上安装有电磁气阀(109),抬升车体(101)的左侧面上固定连接有位于其顶端的推送把手(110),推送把手(1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倾斜杆(111),倾斜杆(1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抬升车体(101)的左侧面上,倾斜杆(111)上固定安装有触控面板(112),抬升车体(101)的顶面上设有容纳凹槽(1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观测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万向翻转构件(3),所述万向翻转构件(3)包括固定插接柱(31),固定插接柱(31)固定插接在容纳凹槽(113)内腔的底面上,固定插接柱(31)的内部开设有球面孔(32),球面孔(32)的内部滑动嵌装有球面环(33),球面环(33)的外表面上开设有限位小孔(3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观测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切接触构件(4),所述密切接触构件(4)包括承压腔(41)和通气支管(47),承压腔(41)开设在固定插接柱(31)的内部且位于球面孔(32)的周围,承压腔(41)的内壁通过牵拉弹簧(42)传动连接有闭气活塞(43),闭气活塞(43)与承压腔(41)的内壁滑动连接,承压腔(41)的内壁上开设有固定通孔(44),固定通孔(44)与球面孔(32)连通,闭气活塞(43)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穿插滑柱(45),穿插滑柱(4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滑柱(46),穿插滑柱(45)、弹性滑柱(46)均滑动插接在固定通孔(44)的内部,弹性滑柱(46)与球面环(33)的表面接触且与限位小孔(34)相适配,通气支管(47)固定插接在固定插接柱(31)的侧面上且与承压腔(41)连通,通气支管(47)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通气环管(48),通气环管(48)套设在固定插接柱(31)的外部,高压气管(108)的一端与承压腔(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古发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