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密炼机添加微量液体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8820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4:46
一种用于密炼机添加微量液体的装置,包括导流装置、密封装置和漏斗;导流装置包括导流管、封盖;导流管的下端连设于密炼机的侧壁,并与密炼机的工作腔连通;密封装置包括连接杆、柱状橡胶塞和手柄;柱状橡胶塞连设于连接杆的下端,手柄连设于连接杆的上端;漏斗包括管体、喇叭状滴液口;导流装置具有加液和密封两个状态;在加液状态下,漏斗插入导流管中;在密封状态下,密封装置设于导流装置的导流管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导流装置、密封装置和漏斗,精确了微量液体的添加量及配比,保证了产品的质量,避免了操作者被烫伤的风险以及减少有害气体的挥发量,保护了环境。保护了环境。保护了环境。

A device for adding trace liquid to internal mix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密炼机添加微量液体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密炼机添加微量液体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密炼机是一种在温度和压力的密闭状态下,间隙性地对聚合物材料进行塑炼和混炼的机械,主要用于橡胶的塑炼和混炼。
[0003]密炼机在进行橡胶的塑炼和混炼过程中,会涉及到微量液体的添加,传统的添加方式是在炼胶过程中通过开启密炼机上方的顶栓,然后将微量液体从上方直接倾倒至密炼室的工作腔内。
[0004]这种现有的添加方式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0005]一、开启顶栓后,密炼机上方开口较大,直接倾倒微量液体容易造成液体的飞溅,导致实际投入量小于原料需求量,进而导致原料配比失调,原料混合不均匀,最终影响产品性能;
[0006]二、由于在微量液体的添加过程中密炼机处于打开状态,而密炼机的工作腔内为高温环境,因此操作者的手臂容易被胶料或金属壁灼伤,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密炼机工作腔内正在混炼的高分子材料挥发的有毒气体容易挥发到空气中,还会损害人体健康,造成环境污染;
[0007]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便成为本技术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密炼机添加微量液体的装置。
[000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0]一种用于密炼机添加微量液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装置、密封装置和漏斗;
[0011]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导流管、封盖;所述导流管的下端连设于密炼机的侧壁,并与密炼机的工作腔连通,导流管的上端通过一封盖密封;
[0012]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连接杆、柱状橡胶塞和手柄;所述柱状橡胶塞连设于所述连接杆的下端,所述手柄连设于所述连接杆的上端;
[0013]所述漏斗包括管体、喇叭状滴液口;所述管体的上端与所述喇叭状滴液口连通设置,管体的下端作为插入端;
[0014]所述导流装置具有加液和密封两个状态;
[0015]在所述加液状态下,所述漏斗的喇叭状滴液口露出于导流管的上端,所述漏斗管体的插入端插入所述导流装置的导流管中;
[0016]在所述密封状态下,所述密封装置设于所述导流装置的导流管中,密封装置的柱
状橡胶塞对导流管的下端密封,密封装置的手柄位于导流管上端的封盖中。
[0017]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0018]1.上述方案中,所述导流管安装在密炼机侧壁高度的2/3

4/5处,且导流管的轴线与密炼机侧壁的夹角为45
°‑
60
°
,这个安装高度避免了腔室内的料喷上来堵塞导流管,角度太低不利于液体向腔内移动,容易残留在导流管内壁,角度太高液体的流速太快,容易导致腔内液体飞溅。
[0019]2.上述方案中,所述封盖的下端通过螺纹与导流管上端的内壁配合,该封盖的上端露出于导流管的上端开口;所述封盖中形成可容置所述手柄的腔室。
[0020]3.上述方案中,所述漏斗管体的外径小于导流管的内径,管体的长度小于导流管的长度;所述喇叭状滴液口的大口径端的直径大于导流管的内径。
[0021]4.上述方案中,所述密封装置还包括第一夹紧片和第二夹紧片;所述柱状橡胶塞夹紧于所述第一夹紧片和第二夹紧片之间,且柱状橡胶塞外径与所述导流管的内径相匹配;其中,所述第一夹紧片和第二夹紧片的直径小于所述柱状橡胶塞的直径,并与所述连接杆过盈配合,过盈配合使第一夹紧片和第二夹紧片固定在连接杆上,这样就可以使中间的柱状橡胶塞固定在连接杆上,密封装置在导流管中移动时,柱状橡胶塞不会松动。
[002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0023]一种用于密炼机添加微量液体的装置,包括导流装置、密封装置和漏斗;导流装置包括导流管、封盖;导流管的下端连设于密炼机的侧壁,并与密炼机的工作腔连通,导流管的上端通过一封盖密封;密封装置包括连接杆、柱状橡胶塞和手柄;柱状橡胶塞连设于连接杆的下端,手柄连设于连接杆的上端;漏斗包括管体、喇叭状滴液口;管体的上端与喇叭状滴液口连通设置,管体的下端作为插入端;
[0024]导流装置具有加液和密封两个状态;在加液状态下,漏斗的喇叭状滴液口露出于导流管的上端,漏斗管体的插入端插入导流装置的导流管中;在密封状态下,密封装置设于导流装置的导流管中,密封装置的柱状橡胶塞对导流管的下端密封,密封装置的手柄位于导流管上端的封盖中。
[0025]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0026]1.由于本技术采用了在密炼机侧壁设通孔来安装导流装置的方案,在添加微量液体时不再需要开启密炼机上顶栓,避免了操作者在添加微量液体时手臂被胶料或金属壁灼伤的风险。
[0027]2.由于本技术采用了在密炼机侧壁设通孔来安装导流装置的方案,添加方式不再粗犷,不仅节约了原材料,精确了微量液体的添加量及配比,也使原料混合更加均匀,最终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0028]3.由于本技术采用了还增加了密封装置的方案,一方面,通过柱状橡胶塞刮净导流管内壁上残余的微量液体,更加精准了微量液体的添加量;另一方面,保证了在密炼机工作时,有害气体不向外挥发,从而保护了环境。
[0029]4.由于本技术不仅有封盖用来密封,还有密封装置用来密封,双重密封进一步保证了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0030]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导流装置示意图;
[0031]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漏斗示意图;
[0032]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密封装置示意图;
[0033]附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加液状态示意图;
[0034]附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密封状态示意图。
[0035]以上附图中:1.密炼机;2.导流装置;3.导流管;4.封盖;5.密封装置;6.柱状橡胶塞;7.第一夹紧片;8.第二夹紧片;9.连接杆;10.手柄;11.漏斗;12.管体;13.喇叭状滴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37]实施例:以下将以图式及详细叙述对本案进行清楚说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案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案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案的精神与范围。
[0038]本文的用语只为描述特定实施例,而无意为本案的限制。单数形式如“一”、“这”、“此”、“本”以及“该”,如本文所用,同样也包含复数形式。
[0039]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案,其仅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
[0040]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0041]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词(terms),除有特别注明外,通常具有每个用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密炼机添加微量液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装置(2)和密封装置(5)和漏斗(11);所述导流装置(2)包括导流管(3)、封盖(4);所述导流管(3)的下端连设于密炼机(1)的侧壁,并与密炼机(1)的工作腔连通,导流管(3)的上端通过一封盖(4)密封;所述密封装置(5)包括连接杆(9)、柱状橡胶塞(6)和手柄(10);所述柱状橡胶塞(6)连设于所述连接杆(9)的下端,所述手柄(10)连设于所述连接杆(9)的上端;所述漏斗(11)包括管体(12)、喇叭状滴液口(13);所述管体(12)的上端与所述喇叭状滴液口(13)连通设置,管体(12)的下端作为插入端;所述导流装置(2)具有加液和密封两个状态;在所述加液状态下,所述漏斗(11)的喇叭状滴液口(13)露出于导流管(3)的上端,所述漏斗(11)管体(12)的插入端插入所述导流装置(2)的导流管(3)中;在所述密封状态下,所述密封装置(5)设于所述导流装置(2)的导流管(3)中,密封装置(5)的柱状橡胶塞(6)对导流管(3)的下端密封,密封装置(5)的手柄(10)位于导流管(3)上端的封盖(4)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密炼机添加微量液体的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猛王小军顾伟陆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三角洲江苏塑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