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扣合式油芯分离烟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88156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雾化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扣合式油芯分离烟弹,包括储油装置和雾化芯组件,所述储油装置和雾化芯组件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所述储油装置包括油仓底座,所述油仓底座下端面左右两侧均设有盲孔,所述盲孔的内壁设有卡孔;所述雾化芯组件包括雾化底座,所述雾化底座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塑性连接臂,所述塑性连接臂的顶部一侧设有端部倒圆的凸扣,所述塑性连接臂对应插入所述盲孔内,所述凸扣紧密抵扣于所述卡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雾化芯组件上的凸扣紧密抵扣于储油装置上的卡孔,扣合稳妥,不易掉落,并且凸扣的球面在用户更换储油装置时,球面的弧形走位便于用户稍微用力即可分离拆出,使用较为方便。使用较为方便。使用较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扣合式油芯分离烟弹


[0001]本技术涉及雾化片
,具体地说是一种扣合式油芯分离烟弹。

技术介绍

[0002]电子烟是由主机和雾化器(俗称烟弹)组成,通常将雾化器的底部插入主机的顶部连接导电,利用导热丝对烟油进行加热雾化产生烟雾供用户使用。
[0003]目前,雾化器(烟弹)还存在如下不足:(1)市面上的雾化器是一体结构,由于雾化器内的烟油用尽后则无法再次使用而丢弃,用户需购买并更换新的雾化器才能继续使用,造成企业加工成本和用户使用成本的双重推高,不利于雾化器的推广应用,也影响环保;(2)雾化器内的烟油在雾化管内长时间保留而未使用,存在烟油与雾化管内的吸油棉长时间浸泡,容易变质及不卫生,对用户的吸食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3)雾化器在雾化灼烧的过程中还不够充分,装配不稳,以及注油孔塞子细小,需要镊子夹取打开,操作麻烦。
[0004]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扣合式油芯分离烟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扣合式油芯分离烟弹。
[0006]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一种扣合式油芯分离烟弹,包括储油装置和雾化芯组件,所述储油装置和雾化芯组件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所述储油装置包括油仓底座,所述油仓底座下端面左右两侧均设有盲孔,所述盲孔的内壁设有卡孔;所述雾化芯组件包括雾化底座,所述雾化底座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塑性连接臂,所述塑性连接臂的顶部一侧设有端部倒圆的凸扣,所述塑性连接臂对应插入所述盲孔内,所述凸扣紧密抵扣于所述卡孔内。
[0008]优选地,所述储油装置还包括油仓壳体、气道筒管、油芯密封件、连体胶塞和烟嘴;所述油仓壳体套设在油仓底座上;所述气道筒管设置在油仓壳体内,所述气道筒管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油仓底座的中部和所述油仓壳体的顶部;所述油仓壳体顶端位于所述气道筒管两侧设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插设有长条形的连体胶塞;所述油仓壳体上部外侧套设有烟嘴;所述气道筒管的下部外侧壁设有贯穿的若干进油孔,所述气道筒管内位于进油孔位置套设有油芯密封件,所述烟嘴与气道筒管连通。
[0009]优选地,所述雾化芯组件还包括雾化芯架、雾化管、发热网芯、外包棉和内包棉;所述雾化芯架设置在雾化底座中部,所述雾化管设置在雾化芯架上部,所述内包棉设置在雾化管内,所述外包棉设置在雾化管内壁与内包棉之间,所述雾化管侧壁设有用于导入至所述外包棉的若干导油孔,所述发热网芯安装在内包棉内,所述雾化底座设有用于连通雾化管的通气孔;当储油装置和雾化芯组件卡扣连接时,雾化管插入气道筒管内顶推油芯密封件向上移动,油仓壳体内预先存储的烟油从进油孔、导油孔流入雾化管内进行雾化。
[0010]优选地,所述气道筒管的上端套设有若干密封圈,所述气道筒管与所述油仓壳体气密性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油仓壳体下部侧壁设有对称的若干方形孔,所述油仓底座侧壁设有对称的若干斜面扣,所述斜面扣与所述方形孔卡扣连接,所述油仓底座与油仓壳体之间套设有密封硅胶件。
[0012]优选地,所述油仓壳体为透明材质的油仓壳体。
[0013]优选地,所述发热网芯底部设有正负极的两个引脚,所述引脚的端部位于所述雾化底座的底面,所述雾化底座的底面嵌设有正负极的导电柱,所述引脚端部与导电柱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雾化管外侧壁上套有若干密封件。
[0015]优选地,所述雾化底座侧面设有一圈环形凹槽。
[0016]优选地,所述雾化底座的底面安装有磁铁。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1)本技术雾化芯组件与储油装置之间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即利用雾化芯组件上的凸扣紧密抵扣于储油装置上的卡孔,扣合稳妥,不易掉落,并且凸扣的球面在用户更换储油装置时,球面的弧形走位便于用户稍微用力即可分离拆出,使用较为方便。
[0019](2)本技术的烟弹设计成雾化芯组件与储油装置分离的结构。一方面,在雾化芯组件还没有插入储油装置内之前,储油装置内存储的烟油始终密封在里面,不会与外部空气接触,且烟油不会浸泡到雾化芯组件内的内包棉和外包棉而变质,确保储油装置内存储的烟油能够长时间保存以待用户使用,保证烟弹的使用卫生;另一方面,用户将雾化芯组件插入储油装置内,烟油会通过进油孔导入外包棉和内包棉,即可进行雾化使用,且使用完的储油装置,仅需更换成本低的塑料结构的储油装置,使得用户更换的使用成本降低;再一方面,可保留成本较高的重要部件的雾化芯组件,即一个雾化芯组件可与多个储油装置的搭配,使企业生产制造的成本大大降低。
[0020](3)本技术采用长条形的连体胶塞插入注油孔,便于注油时打开,避免传统的用镊子夹取微小米粒型的胶塞的不方便,注油操作非常简单。
[0021](4)本技术雾化管侧壁设置多个导油孔,从多个方向导入注油,较为均衡的分配了发热网丝在多个方向的充分燃烧,避免局部未燃烧而产生干烧现象,损坏雾化芯组件。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一种扣合式油芯分离烟弹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一种扣合式油芯分离烟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一种扣合式油芯分离烟弹的剖面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一种扣合式油芯分离烟弹中的储油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技术一种扣合式油芯分离烟弹中的雾化芯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7]其中:1、储油装置;101、油芯密封件;102、连体胶塞;103、烟嘴;104、注油孔;105、密封圈;106、密封硅胶件;2、雾化芯组件;201、雾化芯架;202、雾化管;203、发热网芯;204、外包棉;205、内包棉;206、导油孔;207、引脚;208、密封件;3、油仓壳体;301、方形孔;4、气道筒管;401、进油孔;5、油仓底座;501、盲孔;502、卡孔;503、斜面扣;6、雾化底座;601、连接臂;602、凸扣;603、通气孔;604、导电柱;605、磁铁;606、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0030]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扣合式油芯分离烟弹,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油装置和雾化芯组件,所述储油装置和雾化芯组件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所述储油装置包括油仓底座,所述油仓底座下端面左右两侧均设有盲孔,所述盲孔的内壁设有卡孔;所述雾化芯组件包括雾化底座,所述雾化底座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塑性连接臂,所述塑性连接臂的顶部一侧设有端部倒圆的凸扣,所述塑性连接臂对应插入所述盲孔内,所述凸扣紧密抵扣于所述卡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扣合式油芯分离烟弹,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装置还包括油仓壳体、气道筒管、油芯密封件、连体胶塞和烟嘴;所述油仓壳体套设在油仓底座上;所述气道筒管设置在油仓壳体内,所述气道筒管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油仓底座的中部和所述油仓壳体的顶部;所述油仓壳体顶端位于所述气道筒管两侧设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插设有长条形的连体胶塞;所述油仓壳体上部外侧套设有烟嘴;所述气道筒管的下部外侧壁设有贯穿的若干进油孔,所述气道筒管内位于进油孔位置套设有油芯密封件,所述烟嘴与气道筒管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扣合式油芯分离烟弹,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组件还包括雾化芯架、雾化管、发热网芯、外包棉和内包棉;所述雾化芯架设置在雾化底座中部,所述雾化管设置在雾化芯架上部,所述内包棉设置在雾化管内,所述外包棉设置在雾化管内壁与内包棉之间,所述雾化管侧壁设有用于导入至所述外包棉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健罗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梵活生命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