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棘轮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折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8806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向棘轮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折叠装置,涉及柔性屏技术领域,包括:棘爪轴块、弹性件、第一棘爪、第二棘爪、棘轮和换向组件;在棘爪轴块上对称地铰接有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且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分别用于与棘轮在正向转动状态和反向转动状态形成卡接,棘爪轴块上还设置有用于将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压向棘轮的弹性件;并且换向组件的换向挡板与棘轮同轴且相对转动设置,换向挡板设置在棘轮的径向外侧且位于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之间,换向挡板的两端分别用于使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从棘轮的棘齿上脱出。上述的双向棘轮机构能够应用于折叠装置,以实现折叠装置在任意角度任意时刻的折叠与展开功能。任意时刻的折叠与展开功能。任意时刻的折叠与展开功能。

Bidirectional ratchet mechanism and folding device using the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向棘轮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折叠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柔性屏
,尤其涉及一种双向棘轮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折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的屏占比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大屏且便携的通讯设备的需求不断提高,这催生了各种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其中又属柔性屏最引人注目。柔性屏相比于传统的屏幕,具有柔韧性强和可弯曲的特点,可以在扩大屏幕尺寸的同时缩小通讯设备体积,满足人们对于通讯设备的更高需求。
[0003]目前,市场上柔性屏大多采用外折屏和内折屏两种方式。一般情况下,内折屏向内翻转180
°
完成屏幕的折叠功能,比外折屏更能保护屏幕,因此广受青睐。而要实现内折屏折叠功能,除了柔性屏本身之外,实现折叠的连接组件,即折弯处的折叠铰链设计也是最大的技术难题。
[0004]现有的某些铰链技术在翻转屏幕的过程中,虽然屏幕能实现任意角度悬停,但是在实现功能的过程中,并不能实时反向调节,即屏幕如果在逆时针翻转过程中想要顺时针翻转,只能使屏幕逆时针翻转到最终状态,才能再顺时针翻转到所需角度,操作过程繁琐,不能给用户很好的折叠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双向棘轮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折叠装置。
[0006]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双向棘轮机构,包括:棘爪轴块、弹性件、第一棘爪、第二棘爪、棘轮和换向组件;
[0007]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关于棘爪轴块对称,第一棘爪的一端和第二棘爪的一端分别与棘爪轴块铰接,第一棘爪的另一端和第二棘爪的另一端分别用于与棘轮在正向转动状态和反向转动状态形成卡接;
[0008]弹性件设置在棘爪轴块上,用于在将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压向棘轮;
[0009]换向组件包括换向挡板,换向挡板与棘轮同轴且相对转动设置,换向挡板设置在棘轮的径向外侧且位于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之间,换向挡板的第一端用于使第一棘爪从棘轮的棘齿上脱出,换向挡板的第二端用于使第二棘爪从棘轮的棘齿上脱出。
[0010]可选的,还包括旋钮,旋钮与换向挡板连接。
[0011]可选的,换向组件还包括同轴部和连接部,同轴部转动套接在穿过棘轮的转轴上,连接部连接在同轴部和换向挡板之间。
[0012]可选的,旋钮上设置有定位凸起,定位凸起套接在同轴部外,且定位凸起上设置有用于与连接部周向定位配合的开槽。
[0013]可选的,换向挡板用于与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抵接的两端均为弧形结构,且换向
挡板的两端的弧形结构关于换向挡板的中心轴对称。
[0014]可选的,棘轮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换向挡板连接的同轴部和连接部。
[0015]可选的,还包括棘爪侧转动板,棘爪轴块设置在棘爪侧转动板上,棘爪侧转动板上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换向挡板上设有限位块;限位块设置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用于分别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形成限位配合。
[0016]可选的,棘轮所在的平面与棘爪侧转动板所在的平面垂直。
[0017]可选的,换向挡板使第一棘爪从棘轮的棘齿上脱出时,棘轮与第二棘爪卡接,用于阻挡棘轮的爪间段自第一棘爪向第二棘爪方向转动;换向挡板使第二棘爪从棘轮的棘齿上脱出时,棘轮与第一棘爪卡接,用于阻挡棘轮的爪间段自第二棘爪向第一棘爪方向转动。
[0018]本公开提供的一种折叠装置,包括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还包括上述的双向棘轮机构,第一转动部与棘爪轴块连接,第二转动部与棘轮连接。
[0019]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20]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双向棘轮机构,在棘爪轴块上对称地铰接有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且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分别用于与棘轮在正向转动状态和反向转动状态形成卡接,棘爪轴块上还设置有用于将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压向棘轮的弹性件;并且换向组件的换向挡板与棘轮同轴且相对转动设置,换向挡板设置在棘轮的径向外侧且位于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之间,换向挡板的两端分别用于使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从棘轮的棘齿上脱出。上述的双向棘轮机构能够应用于折叠装置,以实现折叠装置在任意角度任意时刻的折叠与展开功能,该机构结构简单,组装难度小,生产成本低,并且可以通过棘爪和棘齿的形状调节阻尼感,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0021]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双向棘轮机构与棘爪侧转动板配合示意图;
[0024]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双向棘轮机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旋钮示意图;
[0026]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折叠装置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0027]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折叠装置的展平状态示意图。
[0028]其中,1、棘爪轴块;2、弹性件;31、第一棘爪;32、第二棘爪;4、棘轮;51、换向挡板;52、连接部;6、棘爪侧转动板;71、第一限位部;72、第二限位部;8、旋钮;91、第一转动部;92、第二转动部;10、外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
以相互组合。
[003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1]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向棘轮机构,包括:棘爪轴块1、弹性件2、第一棘爪31、第二棘爪32、棘轮4和换向组件;
[0032]第一棘爪31和第二棘爪32关于棘爪轴块1对称,第一棘爪31的一端和第二棘爪32的一端分别与棘爪轴块1铰接,第一棘爪31的另一端和第二棘爪32的另一端分别用于与棘轮4在正向转动状态和反向转动状态形成卡接;
[0033]弹性件2设置在棘爪轴块1上,用于在将第一棘爪31和第二棘爪32压向棘轮4;
[0034]换向组件包括换向挡板51,换向挡板51与棘轮4同轴且相对转动设置,换向挡板51设置在棘轮4的径向外侧且位于第一棘爪31和第二棘爪32之间,换向挡板51的第一端用于使第一棘爪31从棘轮4的棘齿上脱出,换向挡板51的第二端用于使第二棘爪32从棘轮4的棘齿上脱出。
[0035]具体地,上述的弹性件2可以是两片端部分别与第一棘爪31和第二棘爪32背向棘轮4的一侧抵接的弹性片,在上述的棘爪轴块1中,分别设置有用于与第一棘爪31和第二棘爪32配合的第一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棘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棘爪轴块(1)、弹性件(2)、第一棘爪(31)、第二棘爪(32)、棘轮(4)和换向组件;所述第一棘爪(31)和所述第二棘爪(32)关于所述棘爪轴块(1)对称,所述第一棘爪(3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棘爪(3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棘爪轴块(1)铰接,所述第一棘爪(3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棘爪(32)的另一端分别用于与所述棘轮(4)在正向转动状态和反向转动状态形成卡接;所述弹性件(2)设置在所述棘爪轴块(1)上,用于在将所述第一棘爪(31)和所述第二棘爪(32)压向所述棘轮(4);换向组件包括换向挡板(51),所述换向挡板(51)与所述棘轮(4)同轴且相对转动设置,所述换向挡板(51)设置在所述棘轮(4)的径向外侧且位于所述第一棘爪(31)和所述第二棘爪(32)之间,所述换向挡板(51)的第一端用于使所述第一棘爪(31)从所述棘轮(4)的棘齿上脱出,所述换向挡板(51)的第二端用于使所述第二棘爪(32)从所述棘轮(4)的棘齿上脱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棘轮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钮(8),所述旋钮(8)与所述换向挡板(5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棘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换向组件还包括同轴部和连接部(52),所述同轴部转动套接在穿过所述棘轮(4)的转轴上,所述连接部(52)连接在所述同轴部和所述换向挡板(51)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棘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8)上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套接在所述同轴部外,且所述定位凸起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连接部(52)周向定位配合的开槽。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棘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挡板(51)用于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力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