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加湿表冷混合布置的大风量空调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8754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涂装领域,提供了一种具有加湿表冷混合布置的大风量空调机组,包括:进风段和过滤段,加湿表冷混合段和出风段,所述进风段输出端与过滤段输入端连接,过滤段输出端与加湿表冷混合段输入端连接,加湿表冷混合段输出端与嵌入式风机出风段输入端连接,所述加湿表冷混合段包括:加湿分段、表冷分段和混合段外壳,所述加湿分段和表冷分段并排设置在混合段外壳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大风量空调机组传统的加湿段、表冷段分开单独布置的方式,实现了混合布置,采用可调节阻力板组件,保证了加湿和表冷区域进风量平衡,减少了大风量空调机组的占地面积,设备方便拆装,便于维护,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加湿表冷混合布置的大风量空调机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涂装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具有加湿表冷混合布置的大风量空调机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涂装是汽车车身制作的重要工序之一,随着轿车车身漆膜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喷漆室温度、湿度、洁净度及送风风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温度、湿度、洁净度则主要依靠送风空调机组的首端来保证。
[0003]如申请号:CN202120557527.X公开了属于通风
的一种具有消音和降温功能的大风量空调机组。该大风量空调机组主要包括空调机组外框架、新风段、过滤段、表冷段、消音装置和送风段构成;其中,进风口、出风口分别固定在空调机组外框架两端;在空调机组外框架内从左至右依次为新风段、过滤段、表冷段和送风段;保温消音层由保温棉和消音棉叠加组成,或者单由消音棉粘贴在空调机组外框架的内壁上组成。
[0004]如申请号:CN201610574900.6公开的一种新型净化空调机组,包括壳体、新风进风段、初效过滤段、中效过滤段、表冷段、第一中间段、加热段、风机段、第二中间段、消声段、亚高效过滤段和送风段,所述壳体底部设有新风进风段,所述新风进风段上方安装有初效过滤段,所述初效过滤段上方安装有中效过滤段,中效过滤段上方安装有表冷段,所述表冷段上方安装有第一中间段,所述壳体顶部设有送风段,送风段下方安装有亚高效过滤段,所述亚高效过滤段下方安装有消声段,消声段下方安装有第二中间段,所述第二中间段下方安装有风机段,风机段下方安装有加热段。
[0005]如申请号:CN201320806697.2公开的一种涂装喷漆线热轮空调,包括空调壳体,所述空调壳体内依次设有空调进风段、第一过滤段、表冷段、加热段、喷淋加湿段、风机段及第二过滤段,以及热轮装置,空调进风段包括将空调进风段分隔成循环风腔室和新鲜风腔室的空调隔断,所述循环风腔室包括循环风入口及循环风出口,所述新鲜风腔室包括新鲜风入口;所述热轮装置设置在循环风入口与循环风出口之间,且所述空调隔断穿过热轮装置的中间位置。
[0006]涂装车间采用的均为大风量组合式空调,占地面积大,造价较高,平均单台空调长16m,宽4.5m,高3.6m,重达20吨;现提出了将大风量空调机组传统的加湿段、表冷段分开单独布置的方式改为加湿段、表冷段混合布置的方式,会节省占地面积,但是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不利于设备的安装及维护;且无法控制加湿、表冷两个区间的进风量均衡,无法实现对温湿度的精准控制;甚至加湿、表冷混合处理后的空气不能进行充分混合,无法满足送风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传统大风量空调机组加湿段、表冷段分开单独布置带来的占地面积大、造价较高;将加湿段、表冷段并排布置后,不利于维护与安装、无法精准控制温湿度、处理空
气不能充分混合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加湿表冷混合布置的大风量空调机组,来解决该问题。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具有加湿表冷混合布置的大风量空调机组,包括:进风段和过滤段,加湿表冷混合段和出风段,所述进风段输出端与过滤段输入端连接,过滤段输出端与加湿表冷混合段输入端连接,加湿表冷混合段输出端与出风段输入端连接。
[0010]所述加湿表冷混合段包括:加湿分段、表冷分段和混合段外壳,所述加湿分段和表冷分段并排设置在混合段外壳内。
[0011]优选地,所述加湿分段包括:加湿系统和可调节阻力板组件,所述混合段外壳内左侧内设置有加湿系统,加湿系统前侧设置有安装在混合段外壳上的可调节阻力板组件。
[0012]优选地,所述可调节阻力板组件,包括:可调节阻力底板和移动调节板,所述移动调节板活动安装在可调节阻力底板外侧,所述可调节阻力底板上阵列设置有多组小孔,移动调节板上同样阵列设置有多组小孔,可调节阻力底板上的小孔与移动调节板上小孔位置相对应。
[0013]优选地,所述表冷分段包括:表冷盘管支架、可拆式检修门和表冷盘管,所述混合段外壳内右侧设置有表冷盘管支架,表冷盘管支架上设置有表冷盘管,表冷盘管右侧设置有安装在混合段外壳上的可拆式检修门,可通过可拆式检修门将表冷盘管取出。
[0014]优选地,所述可拆式检修门上设置有把手,可拆式检修门外边缘与混合段外壳间隙配合。
[0015]优选地,所述表冷盘管底部还设置有安装在表冷盘管支架上的滑动托辊。
[0016]优选地,所述加湿表冷混合段还包括:湿膜挡水板和外装式灯箱,所述湿膜挡水板设置在加湿分段和表冷分段后侧,外装式灯箱设置在混合段外壳右侧。
[0017]优选地,所述出风段包括:出风段机壳和嵌入式风机,所述出风段机壳出口下侧并排设置有多组嵌入式风机,出风段机壳入口正对嵌入式风机的工作部分。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大风量空调机组的加湿段和表冷段左右式布置的方式,表冷区布置在检修门一侧,解决了设备安装机维护不便捷、不安全的问题;采用可调节阻力板组件,实现对加湿区进风量的阻力调控,保持加湿进风阻力接近表冷盘管的阻力,起到了控制加湿、表冷两个区间的进风量均衡的作用;采用嵌入式风机结构,增加出风段空间,使加湿、表冷后的空气充分混合,满足了送风要求;采用可拆式检修门以及滑动托辊的配合实现表冷盘管的移除维护,解决了维护设备空间紧张的问题;对于大风量空调机组,采用加湿、表冷混合布置方式可以很好的降低设备成本,降低空调区域的占地面积,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提高行业竞争力。
附图说明
[0018]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轴侧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加湿表冷混合段的结构轴侧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加湿表冷混合段的正视图;
[0023]图5是本技术加湿表冷混合段的侧视图;
[0024]图6是本技术加湿表冷混合段的内部结构轴侧图;
[0025]图7是本技术湿膜挡水板的结构轴侧图;
[0026]图8是本技术可调节阻力板组件的结构轴侧图;
[0027]图9是本技术可调节阻力底板的结构轴侧图;
[0028]图10是本技术表冷盘管支架的结构轴侧图;
[0029]图11是本技术出风段的侧视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进风段;2、过滤段;3、加湿表冷混合段;4、出风段;31、加湿分段;32、表冷分段;33、混合段外壳;311、加湿系统;312、可调节阻力板组件;3121、可调节阻力底板;3122、移动调节板;321、表冷盘管支架;322、可拆式检修门;323、表冷盘管;3221、把手;3211、滑动托辊;34、湿膜挡水板;35、外装式灯箱;41、出风段机壳;42、嵌入式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加湿表冷混合布置的大风量空调机组,包括:进风段(1)和过滤段(2),加湿表冷混合段(3)和出风段(4),所述进风段(1)输出端与过滤段(2)输入端连接,过滤段(2)输出端与加湿表冷混合段(3)输入端连接,加湿表冷混合段(3)输出端与出风段(4)输入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表冷混合段(3)包括:加湿分段(31)、表冷分段(32)和混合段外壳(33),所述加湿分段(31)和表冷分段(32)并排设置在混合段外壳(3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加湿表冷混合布置的大风量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分段(31)包括:加湿系统(311)和可调节阻力板组件(312),所述混合段外壳(33)内左侧内设置有加湿系统(311),加湿系统(311)前侧设置有安装在混合段外壳(33)上的可调节阻力板组件(3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加湿表冷混合布置的大风量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阻力板组件(312),包括:可调节阻力底板(3121)和移动调节板(3122),所述移动调节板(3122)活动安装在可调节阻力底板(3121)外侧,所述可调节阻力底板(3121)上阵列设置有多组小孔,移动调节板(3122)上同样阵列设置有多组小孔,可调节阻力底板(3121)上的小孔与移动调节板(3122)上小孔位置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加湿表冷混合布置的大风量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雄孙锦绣侯佳蕾
申请(专利权)人:中汽天津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